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7 毫秒
1.
聂桂丽 《考试周刊》2013,(82):151-151
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对广大教师的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实施探究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利用情感教育,开放性学习,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个人潜能。  相似文献   

3.
1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日常教学中,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渗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想象,勇于展开讨论。首先,要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氛围、建立民主的课堂气氛,创造一个自然、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这种氛围里,学  相似文献   

4.
王兆年 《考试周刊》2013,(85):59-59
新课程教学理念十分重视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个性学习兴趣;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穷尽一切方法开发学生个性学习潜能:还要注重体验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个性学习效率,进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实现“有效激发个性”这一根本目标。下面我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对如何巧妙运用策略,有效激发个性作探索,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仁。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给学生以自由思考、自由想象的时空。而且,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改革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韩艳 《辽宁教育》2007,(11):34-34
营造创新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 要始终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核心。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学生形成了学习和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受到束缚。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新兴趣;其次,要营造创新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再者,要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注重创新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伟 《考试周刊》2012,(89):51-51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注重引导,加强沟通;将“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给学生搭建一个适合探究的平台,使学生“乐学”、“会学”、“还想学”。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发展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小学是基础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为了使学生创造性地掌握知识 ,就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 ,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应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  相似文献   

10.
强化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必须优化课程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作用,树立“开放“教学观念,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努力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1.
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创设丰富的历史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活泼、让人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释放学生自我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共同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体育老师必须更新歉学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设置课堂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利用类比联想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拓展探究空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化学的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渐更新教学理念,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5.
面对21世纪的人才竞争,体育教学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创新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人格,提高审美能力,把“要我学”的被动选择变成“我要学”的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16.
黄海燕 《教师》2010,(34):65-65
在化学启蒙教育中,怎样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兴趣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和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注重兴趣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营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锤炼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疑、制造“悬念”,为学生提供乐于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的教学情境,是调节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悬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美术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素,具有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潜能开发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契机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营造兴趣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育家乌斯基明确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索真理的欲望。”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19.
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是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重视阅读教学,营造创新氛围;开放作文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自然科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上,启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并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   人的创造才能的形成,一方面靠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还受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应改变长期以来只重视知识目标的倾向,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目标,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多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一开课,老师做了一个“热胀喷泉”的小实验,学生对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