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我们实在是太熟悉了,一个教师一生中要上12000多节课。我们天天打交道的课堂,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有人会说: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或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这些说法并不错,但是在回答课堂本质这一问题时,  相似文献   

2.
"高效课堂"的本质意义是就在我们的一节课的时间内,顺利的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并能让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习的三维目标,即在知识与技能上达到充分认知,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有所提高,过程与方法达到灵活应用。这样我们就实现了高效课堂。历史课的教学也是如此。我们教师要通过上课,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去熟练的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富有激情的去应用所学内容去解答一些问题,真正的让老师与学生体会到什么是高效课堂,使我们的课堂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就如何实现高效课堂,和同仁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海雁 《科教文汇》2009,(7):143-143
1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课堂也变得越来越充满活力,异彩纷呈。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创设情境,课堂极具观赏性。但是,认真审视一下当前的课堂教学,我们感到,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缺乏深入的理解,重现象不重本质。下面截选的是“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的两个不同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从英语的学科性质来看,还是就教育的本质来看,我们都必须将英语教学当作追求理解的文化课堂,因为这种英语课堂,是学生感知英语语言之美的窗口,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舞台。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在一遍遍被赋予更新的含义。有效教学是教育之旅中一个关键的成因。也是最朴实的教学本质。本文从三方面阐述有效课堂。一、课堂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身上。二、课堂的有效性离不开辅助工具的使用。三、课堂的有效性一定会落实在教师的理念上。  相似文献   

6.
了解科学本质是各国科学教学改革的共同目标,但如何在课堂中传达科学本质却缺乏行之有效的模式。文章将在孟克与奥斯本的融合模式下探讨如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设计传达科学本质的教学模式,并且以牛顿第一定律一节的教学为例,给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据此使学生获得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周宽群 《知识窗》2013,(12):69-69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我们对语文学科本质认识的不正确、不全面,造成了语文教育中的文化缺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语文教学应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只有真正做到二者的统一,才能不断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一、明确学科本质,体现内涵课堂从学科的本质上看,语文的内涵就是语言文化,语文不仅负载着文化、呈现着文化,而且传递着文化。教师只有站在文化的层面上思考语文教学,才能清醒地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打造有内涵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8.
教育原理告诉我们:“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然而一直以来,中小学生的学校教育似乎偏离了教育的意义。清楚什么是教育,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认清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责、找准前进的方向大有裨益。而作为一名教师,掌握好课堂就是对教育意义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9.
有效教学是教学本质应达到的要求,是体现教师和学生劳动成果的关键指标。文章从有效课堂的内涵入题,然后主要从把握主要策略,构建有效课堂的核心深入探讨高中数学有效课堂建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志勇 《知识窗》2012,(7X):1-1
<正>当全国刮起一阵又一阵"杜郎口旋风"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杜郎口中学,目的是寻找一个真实完整的杜郎口中学。为此,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通过听课、座谈、观察、问卷调查、与校长访谈等各种方式了解这所学校的改革。的确,杜郎口中学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迈步较大,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了。崔校长带领广大师生一刻也没有停息探索的脚步,它一天一天规范起来,一天一天健康起来,一天一天逼近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黄潮海 《知识窗》2012,(4X):78-78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是主体意识的本质特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地理课堂沉闷、乏味,缺乏灵性和生命力,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等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的教学内容是由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组成的,将数学与生活联系是教师上课时都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此过程中,数学课堂还是需要回归它的本质。通过对数学化思想的解读,结合教学案例分析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数学化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领会到数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课堂管理是教师课堂教授,学生课堂学习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创客教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区别于以往课堂一般的授课模式,是讲究灵活、开放、合作、体验、创新的一门以活动实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模式,这样的课堂就对我们平时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照顾小学创客教学的特殊性,提高有效性,我们必须着重关注创客教学的课堂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文化是课堂的养分。然而在传统的社会课中,沉浸其中的是一种“记忆型文化”,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构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文化——在体验中丰富课堂文化,在互动中凸现课堂文化,在规范中促进课堂文化,最终在成长中共享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把课堂看作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以生态学的一般理论来研究语言教学的问题,阐述生态课堂的内涵、本质,并提出构建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大学英语课堂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生态课堂的构建提供新的视角,拓宽课堂教学研究的内容,丰富教学论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活力课堂是一种全方位激发活力,全过程优化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最大限度实现师生共同价值取向的教学理论体系。科学课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要努力体现科学的本质,让科学课具有浓浓的科学味。  相似文献   

17.
助学课堂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主要强调的是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学的作用在于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助学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助学课堂,以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正处于可塑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利用助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学生学习、求知、自我发展的殿堂,是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舞台。科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教师"教"会了学生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在于学生是否真正去发现生活中的奥秘,是否去探究现象的本质以及是否发挥发散思维寻求最优解决方法。因此,科学课堂以探究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应深深地植入广大科学教师的思想与行为之中,使我们的科学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主宰。  相似文献   

19.
隐喻方法的重要性使我们想到以隐喻的独特视角来观察已有的技术本质研究。采用隐喻方式来解读技术的本质普遍存在于技术哲学研究之中。技术本质的隐喻理解给我们提供了探讨技术本质的广阔的语境。“过程论”的技术本质研究表现为一种理性隐喻方法 ,沿着这种方法所指出的路径 ,我们有可能深化对于技术本质的理解。由对于生产过程的技术现象的宏观分析转入消费和商品审美过程的技术现象的微观分析 ,使我们给出了技术本质的微观解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观逐渐进入教师认知领域,评价课堂有效教学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一些实质性的转变.课堂有效教学离不开对现代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把握,本文试作一阐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