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敏卿 《兰台世界》2005,(10):60-62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展军队谱写的一曲英雄乐章,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战争奇迹,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作为当年参与指挥红军长征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周恩来的长征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历史活动加以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张敏卿 《兰台世界》2005,(11):60-62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谱写的一曲英雄乐章,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战争奇迹.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作为当年参与指挥红军长征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周恩来在长征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历史活动加以总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艰苦卓绝的长征壮举光耀史册,长征在“雪山草地”因经历空前残酷的征途而举世闻名。长征中所凝聚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品质成为新时代倡导和弘扬的光辉典范,成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历史的车轮沉着稳健地驶入二十一世纪,史无前例的红军长征已经胜利了七十周年。传承长征精神、服务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是档案部门的神圣使命,这对于档案资源的深度挖掘,服务于建设生态阿坝、富强阿坝、魅力阿坝、和谐阿坝,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为了实现一个伟大的理想——新中国的诞生。红军将士们创造出了举世罕见的人间奇迹:天上随时有飞机投弹扫射.地上有10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脚下是经年积雪的雪山和吞噬生命的草地.还有难以忍受的饥饿和无尽无止的疾病,他们以平均日行军70余华里的速度完成了人类军事历史上史无前列的伟大创举——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代优秀中华儿女也用生命和热血铸成了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长征精神。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本刊由此期开始连续推出有关纪念章以飧读。[编按]  相似文献   

5.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以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突破敌人层层堵截,战胜重重艰难险阻,以无数英雄红军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部壮丽的史诗,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的火种,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强大精神力量。70年过去了,长征这块用红军的血与肉铸就的革命基石和历史丰碑,永远铺垫在共和国的大厦里,永远矗立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6.
魂系长征     
《视听界》1993,(Z2)
(出《红军不怕远征难》歌曲,混) 男:本世纪三十年代,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桩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长征,这曾被美国作家斯诺和索尔兹伯里喻为“人类伟大史诗”、“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的伟大历史事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自从盘古开天  相似文献   

7.
江小惠 《新闻知识》2006,(11):10-1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丰碑。长征中的报刊宣传,也创造了报刊史上的奇迹。在红军转战的万水千山,在戎马倥偬的战斗岁月,党和红军各部队,办了一批油印的报刊。这些报刊及时宣传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报道红军的作战行动和胜利,指导部队建设和群众工作,简洁明了,快捷高效,生动活泼,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我们的报刊宣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正确鲜明的宣传导向红军长征中,党中央、中革军委十分注意报刊宣传工作,尽管条件极为艰苦,战斗十分频繁,红军军事领导机关和各部队仍主办了一批油印报刊。主要有:红军军事委员会主办的《红…  相似文献   

8.
半个多世纪前,在那场本世纪无与伦比的、人类最悲壮的跋涉——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途中,走着一位叫陈靖的热血青年。五十多年后,这位已近古稀之年的红军战士,重新踏上了的长征之路。一个从历史的硝烟中走过来的人,为什么又向历史走去?  相似文献   

9.
郭慧 《新闻传播》2006,(11):8-9,16
1934年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万里长征,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像一块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战史专家和艺术家。探究长征胜利的原因,人们最常说起的就是毛泽东同志高超的军事才能、各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努力和集革命英雄主义、革命集体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为一体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10.
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围剿",保存有生力量,实现北上抗日,怀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举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英雄史诗。长征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丰碑上。云南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省份之一,是中央红军和红二、红六军团两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也是红军取得战略转移决定性胜利的重要地区。红军远征而来,又远征而去,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云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两路红军长征经过云南当时的33个县境,攻克21座县城。云南各族人民以各种方式无私帮助红军,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红军长征两次经过云南,震撼了祖国西南边疆的这块红土地,促进了云南各族人民的政治觉醒,指明了云南革命的前进道路,为灾难深重的云南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对云南革命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伟大的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红军将士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弘扬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云南省档案馆从馆藏档案中,精选了4组红军长征经过云南时,蒋介石和民国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围堵红军的来往密电予以公布。这组密电,从一个侧面展现出红军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防死守和围追堵截,机智灵活地巧妙利用国民党中央与云南省地方之间的矛盾,避实就虚,巧妙周旋,打破围堵,甩开追击,使蒋介石、龙云首尾难顾,追剿计划彻底失败,最后胜利渡过金沙江。这一组历史档案,充分印证了毛泽东同志"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豪迈宣言。  相似文献   

11.
宗帅 《兰台世界》2012,(4):44-45
红军长征,特别是中央红军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作为"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早已载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史册。关于长征这一决策的作出以及为此所做的相关准备,学界一直给予关注和研究。到目前为止,关于长征的准备工作除了遵义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  相似文献   

12.
李卫星 《军事记者》2006,(12):11-11
黑格尔说:“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在长征这一历史题材中,属于今天和未来的,就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面展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回首长征,缅怀红军创建的宏伟业绩,追思和弘扬长征精神,就是为了十分珍惜和充分运用这座精神宝库,获得一种现实力量,让我们在新长征的征途上脚步走得更远、更稳健、更自信。对长征的理论宣传是整个军报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不同于其它宣传的特殊性和规律。如果说报纸的新闻宣传和文艺作品,主要是…  相似文献   

13.
一群来自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在评选一千年间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件重要事件时,不约而同地认为:公元1000年至公元2000年间,中国的三个事件被世界认为具有巨大影响,并入选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百件重要事件,其中一件就是始于1934年的长征。长征的影响是深远的,长征的精神是我们中国人不能忘却的。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许多地市报都开展了富有创意的活动.如江苏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的“薪火相传长征路”接力采访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传媒》2016,(15):21-24
我有幸参加中国记协组织的“重温长征史,重走长征路”全国新闻单位夜班编辑四川行活动,感到收获很大。硝烟虽已远去,但长征精神丰富深刻的内涵,需要我们学习、继承和弘扬,尤其在新的历史时期,长征精神对我们当下的实践工作有很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曾经有过两次大的失败,一次是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长征路上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关系到党和红军的命运,如:毛泽东进入中央常委,张国焘分裂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历史上、情感上的重要路线,在以色列有一条从北到南的路线,在美国有一条当年华盛顿率领军队  相似文献   

16.
从今年8月起,江西《赣南日报》立足赣南作为长征出发地及其在中国红色革命中的独特历史地位,立足赣南人民对长征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立足新时期赣南广大干部群众弘扬长征精神迈步新的长征的伟大实践,来构思选题,推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型专题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7.
孙健伟 《北京档案》2016,(10):45-48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是一幅波澜壮阔、无坚不摧的历史画面,是一种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自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至今,已整整80年,回顾过去,由得感慨万千。虽然长征已经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却有着永恒不变的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今年10月,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本期“档案文化”栏目特别策划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通过品读尘封档案中的长征,追忆长征途中的点点滴滴,与广大读者一起重走长征路。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历尽坎坷,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数次围追阻截。艰难辗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后。终于到达陕北与红二方面军胜利会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示伟大的长征精神。市档案馆于近期在全市开展了征集老红军战士长征档案资料活动。  相似文献   

19.
199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江西电视台纪录片室也在这一年成立,首先决定拍一部反映长征的电视纪录片。当时四面八方传来不少信息,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省级台及地市台,甚至境外的宣传媒体,都在准备拍长征片。长征的出发地瑞金、于都等老区采访者蜂涌而至,应接不暇。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标新立异”呢?切口要小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是一个沉甸甸的大题材,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很难去宏观全面地展示,那么我们就必须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法来表现这个主题。在办公室的一次闲谈中,李军说起…  相似文献   

20.
长征,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动每个人的两条铁腿,纵横十一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壮丽跋涉.多少座崇山峻岭,多少道激流险滩,多少个风雨如磐的日夜……对红军战士是一场生与死的挑战.由于身体和生理等原因,女战士们要战胜这些艰难险阻.得付出更多的辛劳和血汗.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年曾有8000多名妇女参加了举世瞩目的长征,顺利到达延安的只有1000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