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奥运会期间,我看到一家报纸记者访问我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的一篇谈话,主要内容是对奥运会第一天赛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奖牌得失谈了一些观感,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说,如果王义夫开始少打一个8环,林莉早一点加速,26日中国代表团的金牌榜上就会多几枚金牌。但是如果这些‘如果’成立的话,体育竞赛就失去了魅力。”这些“如果”是否能成立呢?林莉的教练张雄作了回答。他说:“太可惜了,如果林莉转身后就加速冲剌,结果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两位体育权威各持一说,究竟孰是孰非姑且不论,笔者只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谈点读后感。这两篇报道是同一位记者写的,又登在同天同  相似文献   

2.
跳出窠臼报纸上天天有体育新闻,内容是相同的,但标题各有不同。体育版的编辑要赢得读者,首先要做好标题,词语要翻新,力戒雷同。譬如,比赛第一名,可以说“夺得冠军”;也可以说“夺杯”、“夺标”、“夺魁”、“夺金牌”;还可说“折桂(冠)”、“称王”、“称雄”、“独占鳌头”、“位居榜首”等等。第25届奥运会期间,《中国青年报》有这样一条标题:王义夫举枪夺榜眼林启升力举挂银牌勇林莉弄潮获亚军  相似文献   

3.
人人都会做梦。体育记者,总是梦想能采访奥运会。当我踏上赴巴塞罗那的旅途时,已做了近八年的体育记者。在登上飞机前,总编室让我留下一句话,我说:“奥运会是个大舞台,唱戏的不仅仅是运动员,激烈的新闻竞争对记者也是一种挑战。”这句话第二天登在报上,我没看到.回来看读者来信,他们说我是“自断后路”,作“悬崖一搏”。其实,我当时没想到还有后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想方设法能让本报的奥运报道出彩。怕只怕孤身作战,力有不逮。他们为何视而不见? 在巴塞罗那,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7月20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村举行升旗仪式,中国记者蜂拥而至,纷纷捕获这些“庞然大物”。然而在众多的记者中,我却发现了作为香港某电视台评论员的江加良,他谨慎小心地躲在人群里,后被其  相似文献   

4.
“高薪养廉”之说也感染了我们新闻工作者。有一篇文章阐述了这样的观点:要根治有偿新闻,也需要“高薪的方法”,“就是对新闻采编人员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认为“如果新闻采编人员薪水太低,生活过于清苦,就不容易抵挡金钱的引诱力而搞有偿新闻”。 按照作者的意思,是否可以这样说,新闻界所以出现一些搞有偿新闻一类的腐败现象,是由于工资太低,人们生活贫困所致,如果大家都拿了高工资,就可以“养廉”,就不会出现有偿新闻了。 真是这样吗?如果此说成立,那李效时、孙树兴、蔡原江这些原新闻工作者所以大搞有偿新闻,甚至接受贿赂而犯罪的原因,就是工资低而不是道德问题了?相反,有些工资未必有这些人高的记者、编辑、总编为什么却能清廉如水泥?可见,“高薪养廉”说,只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5.
体育舆论导向说吕智凡“如何搞好新时期体育报道”笔谈本刊与大连日报合办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神枪手”许海峰为中国人摘得首枚奥运会金牌起,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体育作为一个标志,必将越来越发挥其全方位的作用。从“友谊...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时,整个国家会坐下来,就象是一起在读一本书……麦凯就是带领人们读书的最出色的教师。”慕尼黑奥运会一举成名吉姆·麦凯是当代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美国广播公司电视部体育节目主持人。他在一九七二年慕尼黑奥运会的体育报道工作中一举成名,一次偶然的机会,为他带来了事业上转折的契机。众所周知,那年的奥运会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闭幕的“十运会”,是我国2008年奥运会前最后一次全国性的体育运动会,从某种意义说,也是各媒体的一次竞赛,是我们面对2008年奥运体育转播的一次预演。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相似文献   

8.
罗晋 《记者摇篮》2009,(2):12-13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我国竞技体育创造了新的辉煌。与此同时,我国媒体的体育报道可以说达到了,“空前”,也很可能是“绝后”的高度。在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及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所做的北京奥运会新闻宣传工作总结中明确提也:“奥运会赛时的新闻宣传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一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对化消费需求的日益提高,体育新闻报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各大媒体都加速网罗专业人才,充实扩大体育记的队伍。四年一届的奥运会、足球世界杯、亚运会和全运会,每一次都为体育记“大扩容”火上浇油,据统计,报道雅典奥运会的世界各国记总数超过两万人,其中中国记就超过千人,是派出记最多的一届世界大赛。  相似文献   

10.
咬文嚼字     
语句中,词和词的组合,有多种关系,其中一种,是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一个句子中,如果有一个以上的修饰语时,则应十分注意这些修饰语次序的排列,否则,容易造成误听。今年5月25日,香港某电台的一句广播语说“中美洲国家严防两基地人员潜入。”乍一听,顿生疑窦:不就只有本·拉登训练恐怖分子那一个基地吗,怎么跑出“两个”来了?听完下文才释然,说的就是本·拉登那一个基地的两名恐怖分子。如果改写成:“中美洲国家严防基地两恐怖分子潜入”,意思就比较清楚了。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人物语言是新闻人物内心世界的直观反映,是人物性格和思想境界的直接表现。要写好新闻人物,一定要在新闻人物语言上下功夫。鲁迅说:“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他还说:“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老舍说:“你要描写一个好人,就必须热爱他,钻到他心里去,和他同感受,同呼吸,然后你就能够替他说话了。这样写出的语言,才是真实的,生动的。”这些都说明作者在人物语言表达上应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一些优秀新闻作品,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正是通过  相似文献   

12.
宋代欧阳修在翰林院供职时,曾与同事在闲游中看到一匹脱缰之马踩死了一只狗,便提议各人都把此事记载下来。一人说:“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另一人说:“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道之而毙。”欧阳修说:“如果让你们撰修史书,恐怕一万卷也写不完。”于是他只说了六个字:“迪马杀犬于道”。由此,我联想到了一则不足十字的“最佳体育报道”。 在法国里昂举行过一次体育报道竞赛,内容是报道当地一场足球比赛。参加报道竞赛的职业记者和业余新闻爱好者约1100名,而头奖却被一个名叫纽隆的无名之辈夺得,得了1.5万元美金。 纽隆是一个刚满21岁的银行职员,这是他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刘艺萍 《视听界》2006,(2):100-100
十运会,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前最后一次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其特殊意义、特殊地位、受关注程度已大大超出了赛会本身。对于体育电视媒体而言,更是把十运会视为奥运会的练兵、实力的展示和媒体的盛会,是体育传媒跳出狭隘的传统体育范畴,在节目探索和实践中拓宽体育范畴、深挖体育内涵、呈现“大体育”概念的绝佳机会。十运会赛场内的竞争异常激烈,而媒体间的打拼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江苏体育休闲频道2004年5月才刚刚成立,年轻,是其劣势也是优势,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透过十运会来看我们省内惟一的体育频道——江苏体育休闲频…  相似文献   

14.
万卿  陈芳  李长春 《大观周刊》2012,(48):231-231
世界上增长最有活力的市场就是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在成功举办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同时,更加激起了体育用品的又一轮“消费热”,这些又更加地证明了我国的体育市场真实的具有巨大的潜力。众所周知,江西省是一个高校聚集的地区,而在此地拥有十分浓厚运动娱乐的气氛,以及上天所赋予的处于得天独厚的市场机遇。因此更好地了解江西省高校体育市场的现状,有利于更好地发展江西省高校体育市场。  相似文献   

15.
从受众理论出发提高我国体育解说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宁 《新闻爱好者》2010,(3):122-123
北京奥运会的解说,是对我国体育解说水平的一次综合检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国体育解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后奥运时代的来临,我国观众对体育解说的水平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受众更多的需求,本文针对以往我国体育解说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总结北京奥运会体育解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受众理论的“五W”传播模式,对如何持续提高我国体育解说水平进行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悉尼奥运会过去一个多月后,一位朋友问我,如果下届奥运会还让你去,你去不去 ?我脱口而出:去 !的确,奥运会太吸引人了。作为一名特派记者,能有这样一个机遇是非常幸运的,收获很大,也有不少体会。  首先,省级党报在体育报道中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读者阅读兴趣趋于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媒体发现了体育报道的潜力和作用,以及体育版面突出的市场效益,纷纷在这方面做起文章。就拿悉尼奥运会说,除了新疆、西藏等少数几家之外,正式派记者参与奥运报道的省级党报达到二十几家。河南日报编委会对本…  相似文献   

17.
我省游泳运动员林莉在第25届奥运会上大放异彩,以2分11秒65的成绩打破了由德国选手保持了11年之久的女子200米混合泳的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 7月31日晨,女子200米混合泳决战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林莉两度落后,又两度超出。她先以28秒27的成绩游完  相似文献   

18.
刚刚过去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世界空前体育盛会,是全球最大派对,是一场饕餮盛宴。北京成功了,奥运成功了,每一个参与者也都用自己的方式成功的在这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作了一个记号。  相似文献   

19.
37万字的《李元伟篮球风云路》,是一份难得的一位体育制度中官员改革探索的心路历程。他把其视为是“对中国篮球发展尽的最后一份力”。而如果每一个官员在离职之后,都能扪心说,“我尽了最大的努力”,那中国体育的变化远不止此  相似文献   

20.
飞花拾零     
中国不申办2004年奥运会的原因一些权威人士在谈到云南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时说,“九五”期间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搞经济建设上,中央考虑不申办2004年奥运n会.权威人士说,我们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败了.萨马兰奇多次动员我们申办2004年奥运会,当时中央作了两点分析:第一,我们申办2000年奥运会没有成功是政治上的原因,一票之差;第二,在国内广泛地宣传发动起来,就能够争取到奥运会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