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荆冬青 《中华武术》2001,(12):33-33
一、在各个环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加快发展自身的主动性。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导向功能。其中,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提供更多的思考探索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车际社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大力提价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已迫切需要,具有多学科渗透性的体育学科理所当然担负起这个重任。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渗透环保意识呢?  相似文献   

3.
甘宏兵 《新体育》2024,(2):25-27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引导其良好自觉参与运动的意识和习惯。篮球作为一项全民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不仅可以掌握基本体育技能,还能增强团结意识和竞争意识。教师要结合初中生身体素质及体育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实践中探索篮球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战术意识的思路和方法,进而保证教学效果和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创新精神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和关注。高校足球班的教学应围绕着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创新意识来进行 ,在教学方法、手段、内容等方面 ,既要区别于体育院校 ,又要考虑体育改革的要求 ,在练习中减少单个技术的练习环节 ,把技术练习融入到 3至 4人的战术组合的程序教学中进行。这种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也培养了学生的战术意识 ,使学生在组合练习中提高了传、控球的能力 ,同时掌握了练习方法并在练习中有创新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做指导 ,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方法。1 培养…  相似文献   

5.
马学兵 《精武》2012,(26):36-36,38
通过对篮球技战术意识的解读,结合自身经验与理论分析,提出了要培养学生技战术意识,需要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学校篮球技战术培养理念,重视学生理论教学提高对篮球的认识,创设一个轻松地课堂氛围,教师也要有良好的篮球技战术意识素养等。  相似文献   

6.
对于初中篮球教学工作而言,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要重视篮球学习合作团队的建立,培养初中生的团队默契与合作意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团队合作关系的协调,还要将多媒体信息手段的作用发挥出来,运用比赛来代替练习,从而对团队合作技术进行着重分析,以此来推动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篮球训练中有关提升以及培养团队意识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通过篮球训练来实现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体态语言是人体姿势或姿态的一种表达,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体育教学与一般的文化课教学不同,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卓越的口才,而且要具备精湛的体态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体育新课程标准实行以来,体育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传授学生终身体育技能的重任,教师驾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一味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寻求获得高分的有效方法,而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导致许多学生高分低能。作为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必将为他们的终身发展留下后患,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必须把英语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在英语教育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那么地理教学应如何加强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知的能力。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认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和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指导,主要是指导课前预习、根据课本回答问题、指导完成练习作业、指导课后复习、指…  相似文献   

10.
高校速滑课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为了更好地完成北方高校速滑课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采用文献查询等方法,探讨出速滑课教学能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为学生们竞争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石,竞争是速滑课教学的特征之一和速滑课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等在北方高校速滑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可行性,并总结出正确引导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课堂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利于发展学生竞争意识的教学氛围、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发展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途径和方法,从而使速滑课教学真正实现“身心并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迎接激烈的社会竞争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努力。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 ,因为创新素质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心理趋向。创新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 ,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兴趣 ,确立自己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所授内容设疑、提…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目前“控制”的教师行为与现代教育实践活动的不适应和对自主课堂的解析,说明要想创建自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必须改变其教育教学观念,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同时学校也要为教师提供适宜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是每个体育教学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难题。传统体育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僵化,缺乏创造力,已不能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新课程标准,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呢?反思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总结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形体训练课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生了解身体结构发育,形成良好体态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高雅气质和美的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重视基本姿态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形体表现力、音乐感和创编能力; 在形式上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已成为教育职能的核心,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改变"应试"教育为全面素质教育,体育课堂教学要与创新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从身体肌能型教学观转变为生理、心理、品质、素质并重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全面推开,倡导民主、探究、互动教学的方式,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力的培养愈来愈重要。由于问题意识是创新与创造的原动力,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广大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教学活动中善于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情感,乐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相似文献   

18.
理顺体育素质教育中的几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要处理好各种关系。1 发挥主体作用,不忘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是取得学习良好效果的决定因素。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能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求发展;但同时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示范、讲解和言行都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起着决定作用。教师要根据客观规律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正是…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改革逐年推进、不断深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倡导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分层次开展体育运动。然而,初中生缺乏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集体意识淡薄、受挫能力不足,这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该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团队精神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对策,旨在为广大同仁提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教学意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教师的教学意识关系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是搞好体操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