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网络时代出现种种伦理危机,导致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冷漠和虚伪,以及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等.为此,高校德育工作要大力创新,认清自身工作的优势和劣势,培养合格的网络道德主体,构建与传统德育模式相适应的新型网络伦理教育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教育与引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网络扩展生活场域的同时也改变着生活方式,生活网络化倾向普遍显现.网络使生活获得改造又诱发了新的生活问题,特别是对传统伦理造成无形的冲击.网络时空给予大学生道德教育新挑战和新机遇,适应网络背景下的教育新环境,需要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进行全面创新.构建网络道德社区,是基于大学生网络生活与网络道德实践于一体的创新尝试,旨在发挥网络元素在道德教育中的促进作用,拓展道德元素在网络生态中的伦理张力,通过虚拟社区的道德实践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观,推动大学生网络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不仅仅在物质方面,同时也在人的良好精神风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网络伦理精神在网络社会中孕育而生.在道德转型过程中,作为社会新道德的探索者,青年大学生总是走的最前列.网络社会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精神.高校作为教育的前沿阵地,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行为得不到法律行为的制约以后,道德约束又十分有限,在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真空就造成无限制道德行为的真空地带,网络伦理秩序失范就成为一种必然,突出表现为大学生网络行为与道德出现不可控性、依赖性、反道德性、道德相对主义及道德冲突等特征.以积极心态和策略来应对大学生网络伦理秩序失范,重新构筑四个"三位一体"教育模式,这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应对网络化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应对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互联网络已经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网络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无政府性、异质性,以及隐藏在互联网络中的某些不良因素,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带来了许多影响和冲击。网络及其网络化给青年学生带来开放、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同时网络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又产生了消极影响:价值观产生倾斜,盲目地西化,社会生活中价值取中紊乱和道德判断力削弱,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道德意识、伦理观念混乱等等。为此,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认真加以分析,井而找出应对措施,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信息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都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特点,甚至与传统价值观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偏离。高校应在加强网络道德、爱国和信念教育,加大网络信息监管,提高大学生信息选择和鉴别能力三个方面下功夫;从理想信念、政治信仰、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四个方面引导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高网络信息影响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价值取向的矛盾性和网络道德失范.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和现实伦理困境是造成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法规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规范、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促使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校园文化受到网络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明显,网络化大数据时代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数据,形成网络自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自觉规避网络不健康信息,形成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常态,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的开放性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人际交往、人格;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教育的时空限制、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复杂化、心理问题多样化、“网络道德”等问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实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化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自我调节、培育新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我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的现状,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阐述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归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建设的措施.旨在探讨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问题,规范大学生网络伦理观念及网络行为,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有道德的“网络一代”.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大学生已置身于网络信息环境之中,由于深受网络化的影响,大学生在世界观方面,奉行“技术至上”主义;在人生观方面,“个性”主义膨胀,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习惯于无信任的生活状态;在价值观和道德现方面,表现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导向多元化。这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应建构网络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系统工程。其一,健全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领导体制;其二,建立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校园网络体系;其三,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平台,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其四,搞好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其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网上信息的引导和监控,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网络信息对当代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阵地,成为高校亟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诚信行为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然而互联网所具有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以及高校道德教育的不到位,引发了较多的大学生诚信缺失事件,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伦理观念和高校德育工作。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网络诚信现状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网络诚信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网络诚信根源,在借鉴国内外道德文化建设先进理念的基础上,从加强诚信道德的教育,培育网络诚信文化;强化网络行为监控,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加强社会引导,优化诚信教育环境等三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网络诚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魏宏山 《文教资料》2010,(17):206-207
在当今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一把"双刃剑"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相结合,培养大学生遵守、维护网络道德的意识和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网络道德伦理是社会道德伦理的延伸。针对层出不穷的青少年网络道德伦理问题,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急切需要从传统的“供给驱动”教育模式向现代的“需求驱动”教育转型,即以需求驱动网络德育,从而更加切实可行地进行和加强网络道德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诸多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大学生进行消费伦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消除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形成科学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而且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人生观和消费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发展。消费伦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消费道德"教育、"消费知识"教育、"感恩"教育以及"绿色消费"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袁秀娟  王长坤  陈涛 《文教资料》2008,(21):212-213
"仁爱"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道德遗产:大学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利用儒家"仁爱"思想来影响、熏陶、教育当代大学生,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构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责任伦理教育意义重大.针对大学生进行责任伦理的教育要着眼于不同层面的关注.文章从重建大学校园文化,营造全新育人环境;实践中注重整合中外责任伦理资源,加强道德认知教育;制定责任伦理教育的中长期规划,搭建责任伦理教育体系;探索教学做相统一的育人模式,创设责任伦理教育评价新机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树立全人教育新理念五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实施大学生责任伦理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络伦理危机与"数字化生存"方式结伴而生,主要表现在网上聊天语言失范、网络交友心理失衡、崇拜黑客、沉溺游戏、学术伦理丧失等方面.网络技术的虚拟性、道德相对主义盛行、商业网站利欲驱动等是其产生的内外部根源.大学生自身应养成良好网络道德,培养高尚的人文操守,教育部门应担负起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职责,同时,信息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管,互联网行业自身也要行为自律.  相似文献   

20.
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文化在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网络化的文化归属感增强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在交流和实践中促使大学生提高信息能力;通过扮演引导者、规范者的角色提升大学生的信息道德和情感。高等学校可以通过突出参与者的自律、加强对网络的监督等手段来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