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广西农业科学院韦本辉研究团队发明的粉垄农耕新方法,获得旱地作物粉垄栽培方法(专利号:ZL201010125942.4)、水稻粉垄栽培方法(专利号:ZL2011101461707)等3项国家发明专利,完成的“农耕新方法粉垄及其应用研究”项目,通过了广西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的成果鉴定,被认定具有“原创性”和适于各种农作物应用。对于该粉垄深旋耕技术,袁隆平院士给予肯定并写了推荐信,蒋亦元院士题了词,国家农业部门专家领导到广西作了调研,进行现场考察。美国专家现场考察后认为“可全球推广,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2.
广西农业科学院韦本辉研究员,在他的著作《农耕革命--中国粉垄技术》的序中,有这样一段话“近几十年来,中国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业增产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年复一年盲目地过量施用,至今平均每亩化肥使用量已是世界平均值的2倍、欧美国家的4倍了;加之,养殖业的饲料中添加激素等化学添加剂,使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化学农业’国家,国人健康水平已存在下降风险,不孕不育率在升高”。并认为“如果长此以往,土壤和环境继续将被污染恶化,粮食和食品的质量会持续下降,中华民族未来的安全,将面临风险。”  相似文献   

3.
玉米实行大垄双行覆膜种植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可在旱作区大面积示范推广。介绍了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他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三十多年,在世界上率先研究提出具有农耕革命性意义的"粉垄"并在我国广西、甘肃等8个省试验12个作物增产10-30%;选育出淮山药桂淮系列品种,以及木薯、马铃薯、红薯等品种并推出创新性的栽培技术;取得科技成果20项,已获奖1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中国木薯栽培技术与产业发展》、《广西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等专著7部,在《中国农业科学》等发表论文80多篇;作为项目第二主持人1998年从台湾批量引进甘蔗新品种"新台糖22号"已增益3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5.
研发背景 粉垄栽培由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韦本辉及课题组研发。采用专用粉垄机,通过旋磨深松土壤,一次性完成犁、耙、起垄、开沟的新耕作方法。该方法在玉米、甘蔗、大豆等11种旱地作物栽培试验中,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粉垄耕作模式结合浅埋滴灌脱碱排碱措施对通辽苏打盐碱土理化性质及玉米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探索苏打盐碱耕地科学的耕作模式,笔者设置了粉垄耕作试验,以旋耕为对照,对播种前、苗期、收获后3个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及pH、EC、总盐指标变化和玉米农艺性状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粉垄耕作处理在20 cm~40 cm、40 cm~60 cm、60 cm~80 cm、80 cm~100 cm土层间,土壤含水率相比播种前分别增加了3.89%、11.11%、14.39%、15.53%;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5.51%、3.7%、6.45%、9.39%。降低了0~5 cm、5 cm~10 cm、10 cm~20 cm、20 cm~40 cm土层间的土壤EC值及pH值。收获后0~5 cm、5 cm~10 cm、10 cm~20 cm、40 cm~60 cm、60 cm~80 cm、80 cm~100 cm全盐量较对照降低了28.1%、14.1%、1.6%、8.7%、17.1%、15.3%。亩产达到878.6 kg,较对照增产29.5%。综合研究区土壤、自然条件现状,可采用粉垄耕作模式,提高土壤含水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诠释学、“新三论”、心理学等学科方法在情报学科中的应用,为情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审计作为一种技术创新管理新方法和手段,在中国处于研究和应用的起步阶段,本文讨论了近年来欧美等国在技术创新审计应用和推广实践研究的进展情况,通过对美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和埃及等国的技术创新审计应用实践案例比较,分析了目前技术创新审计实践可操作性特点,提出了中国推广技术创新审计应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我国发展的基础,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在农耕水平上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很多落后的农工技术在我国偏远地区还在使用,因此农耕水平始终无法快速发展的制约条件就是普及困难,因此在我国农村生产技术断档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基层技术推广难度大,对此一系列的推广难题本文重点介绍了一些方法和提出了一些农耕技术推广意见,希望对我国农耕事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应用与推广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必须提高水分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保持适宜的固、气、液态三相比,才能获取玉米的高产。  相似文献   

11.
李楠  田敏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8):185-186
空气泡沫驱综合了空气驱油和泡沫驱油的双重优势,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提高采收率新方法,阐述了空气泡沫驱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注空气/空气泡沫提高采收率机理及其安全性,空气泡沫驱可用于中高渗油藏的调驱或驱油,效果较好。指出对注空气泡沫提高采收率技术在相关油田的应用与推广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全民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国家决定实施“中国人个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重点项目。“国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体检中心示范与应用研究”作为“中国人个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的子课题,其主要研究工作为整理、分析体检中心应用效果,以此为基础开展国人个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示范应用和成果推广工作。该研究作为“国人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体检中心示范与应用研究”的一部分,旨在建立适合国人的体检信息管理与应用模式的网上支付模型。  相似文献   

13.
海峰 《华夏星火》2011,(7):22-22
近日,农业部在吉林长春召开“全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工作会议”,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超级稻发展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拓展一期应用范围、深化二期研究推广、努力实现三期目标”的发展思路,创新育种方法,加快品种选育,促进技术配套,强化示范推广,扩大面积,主攻单产.  相似文献   

14.
"PDCA"循环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的一种新方法——“PDCA”循环,并介绍了这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方法。还以倒说明了“PDCA”循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地质事业备受重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蓬勃开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地质学会组织的“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比更加注重成果的创新性与实效性。2012年度的候选项目实力普遍较强,大多是各系统、各部门推荐的科研、生产等领域的年度地质重大科技进展与找矿成果,能够在全行业推广地质找矿新思路新方法、推出典型案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等方面发挥较强的引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黑龙江是大豆的主要生产区,一直实行"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栽培技术,并积极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使东北成为我国商品大豆与出口大豆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标准得到了前所未有地提升,特别是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农业耕种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呈现向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的明显态势。鉴于垄作耕种有助于农作物的根系生长、保墒和灌溉等优势,我国薯芋类作物种植模式以高垄种植为主。因此,整形、起垄和开沟等作业方式,仍是薯芋类作物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市面上大多的起垄开沟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在安装后缺少连接加固的机构,  相似文献   

18.
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黑龙江是大豆的主要生产区,一直实行"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栽培技术,并积极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使东北成为我国商品大豆与出口大豆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19.
武秀英 《中国科技信息》2006,(6):114-114,110
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应用与推广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必须提高水分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保持适宜的固、气、液态三相比,才能获取玉米的高产。  相似文献   

20.
凌学江 《今日科苑》2012,(20):17-18
中国深松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既增加了产量,又培肥土壤,用地养地相结合,实现了农耕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理论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的黑龙江深松耕法研究中提出的虚实并存效应原理。这一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发展“提效增速”,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