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冻圈是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之一,其存在和变化对大气、水资源和水循环、生态系统、陆地和海洋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地球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从冰冻圈形成和变化机理与过程,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到冰冻圈变化的影响和适应,以及区域和全球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等的集成,发展成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冰冻圈科学。冰冻圈科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与"未来地球""地球委员会"等倡导的方向相一致,具有国际前瞻性。  相似文献   

2.
地球是一个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形成的地球圈层,这些层圈构成了地球巨系统。由于人类既是这些圈层长期演化的产物,又对这些圈层产生重要影响,人类社会已成为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圈。地球巨系统还与太阳系,甚至宇宙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换,因而它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全球变化研究就是通过对地球巨系统各个要素变化的研究,对各要素相互关系的研究,以及对这个巨系统与其环境即太阳系、宇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的隆起,改变了地球行星风系,改变了亚洲气候,也改变了中国的生存环境。青藏高原岩石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智慧圈与大气圈六大圈层的多圈层相互作用(图1),是引起所有改变的驱动器。青藏高原的多圈层相互作用形成了亚洲10多条大江大河的“水塔”,造福亚洲人民;同时也造成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影响人类生存。青藏高原碰撞隆升以后的多圈层相互作用,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聚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环境问题与整治对策石忆邵,彭珂珊自然环境是一个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的历史自然地域综合体,是人类和生物界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必然作用于环境,导致环境的变化。侵入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物质数量过大,...  相似文献   

5.
冰冻圈与全球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冰冻圈的定义与分布并详细地讨论了冰冻圈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的相互作用,本文最后还对冰冻圈今后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矿床是地壳、地幔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及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其所赋存的地质单元所包含的其它环节相比,矿床往往是较晚演化发育的产物,这种成矿滞后性构成了我国成矿历史演化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动态     
《科学中国人》2022,(20):6-7
<正>“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正式开放运行10月1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成为全国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高度集聚区域之一——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正式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一被形象地称为“将地球搬进实验室”的大科学装置,主要研究地球系统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各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1 顺应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形成纵横交错的资助体系地球科学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我们目前唯一生存环境-地球的基础科学.地球科学通过对塑造地球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地球深部内层和日地空间等)的过程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加深对地球系统的认识,并应用这种认识去解决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供给、环境优化和灾害减轻等重大问题.一种基于行星地球的科学议程为人们所共识,包括对地球行星的结构、能量和动力、生态、新陈代谢等基本领域的研究.旨在对地球系统组成及其相互作用的变化的认识,并对未来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自然环境由阳光、空气、水、土壤和各种生物构成。人们又常常把自然环境分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海洋中的生物资源海洋拥有地球上80%以上的生物资源。其中,动物18万种,植物2万多种。生物圈的范围从地壳表面或海洋深12千米处到大气对流层10千米高处都能找到生命。在生物圈里有2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3万多种微生物。还有60亿人口在其中。什么是环境污染开始人们认为环境问题仅仅是环境污染,即人类活动排放的有害物质在自然环境中某一系统或区城积聚,其积聚量达到危及或潜在危及人类和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从未来土壤学看环境与生态优先研究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土壤学已由原来仅研究土壤本身向土壤圈及其与各圈层之间关系的方向扩展。土壤圈是地球上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交界面上的一个圈层,它处于四个圈层的中心,既是地球各圈层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枢纽,又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的作用在于通过土壤圈与其它圈层物质交换影响全球变化,通过人为活动对土壤圈的强烈作用,对人类生存与环境起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物地球化学即研究大气圈、水圈、地圈、生物圈以及人类圈之间的生物地球化学平衡对于人类自身具有生死攸关的重大意义。地壳中的各种岩石在大气和水的长期作用下不断地形成了土壤。地球表层的土壤在包括雨水、河水、地下水的水圈的侵蚀和冲刷作用下不仅破坏了表层中包括生物圈在内的各种生态平衡,并经由河流等各种途径把土  相似文献   

12.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是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为主,辅以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人卫激光测距(SLR)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等空间技术,结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观测技术,对地球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变化进行实时监测的国家地球科学综合观测网络。  相似文献   

13.
青藏大冰盖自1989年首次为学界所知以后,研究人员于 1992、1993、1995、和 1996年连续进行实地调查、考察与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认为,青藏大冰盖的形成与消亡不但对气球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而且对第四纪矿产资源的形成、寻找与评价,对认识全球“泛大冰盖”的形成和第四纪大冰期的出现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天文古生态学是天文学和古生态学远缘杂交的产物,它运用天文学的理论、方法和观测资料来从事古生态学研究,它主要探讨天文环境因素与古生物之相互关系,特别着重研究天文因素的古生态效应,例如:(1)古生物生长节律性与地球自转的关系(“古生物钟”);(2)起新星爆发与古树木年轮的关系;(3)宇宙环境变化对古生物演化的影响;(4)古生物灭绝的天文原因;等等。由于“空间圈”、“宇宙圈”概念的提出,建立了由“宇宙圈”、“空间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组成的地球环境大系统,进入将地球与宇宙空间结合起来研究的新阶段,必将引起地球科学(包括古生态学)的又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5.
一、重大意义地球系统科学是80年代以来国际地学界提出的一项重大的地球科学基础研究学科。这一学科的中心学术思想是:要真正理解发生于地球表层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全球性重大变化并把握和预测今后几十年、几百年以致更长时间尺度上的全球重大变化发展趋势,必须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即把地球表层环境和生态系统看作由陆地圈、水圈、冰雪圈、大气圈和  相似文献   

16.
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建立地球系统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1.1 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地球系统科学是将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视作一个互相作用的大系统,研究其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借以了解现状和过去,预见将来。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以及所应采取的对策是全部工作的重心,温室气体增暖及平流层臭氧空洞更是当前重心中的焦点。1992年《联合国21世纪议程》(以下简称《联合国议程》)第35章《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指出“在制订长期的发展战略时……作为改进这些战略的科学基础的第一步,必须更好地了解形成地球系统的一部分陆地、海洋、大气及其相互联结的水、养料和生物地球化学系统循环和能量流”。可以认为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性乃由于可持续发展在人类前途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周学思 《科教文汇》2012,(3):121-122
自然环境,通俗地说,是指未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环境。自然环境按环境要素,又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和生物环境等,主要就是指地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人工环境,通俗地说,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加工改造所形成的环境,或人为创造的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区别,主要在于人工环境对自然物质的形态做了较大的改变,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面貌。社会环境是指由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环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社会治安、邻里关系等。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以上涉及的物理世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人类世界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程,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并向更高级的境界前进。但是,人类在向自然界获取巨大利益的同时,并不是没有付出代价的。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与环境构成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以人类的活动为中心,由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了人以外的自然环境,并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了一个多元结构的综合平  相似文献   

19.
余闻 《科学中国人》1997,(11):56-57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20世纪末,人类终于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段来实验复制生物圈一号——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 根据科学推测,在生物出现之前,地球上只有岩石圈、水圈和气圈。经过漫长的演化,在太阳的作用下,地球上发生了化学和物理变化,开始形成生物,它能够在环境中聚集能量和生产更多的自身物。这一物质和  相似文献   

20.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物质(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之间流动的根本理论,对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指导作用。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对大气温室效应的时空尺度较大,农业碳达峰、碳中和值得关注和重视,以服务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总体战略。文章基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视角和农业碳达峰、碳中和释义,分析了农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从农业碳达峰面临挑战、农业碳中和面临挑战、农业碳中和潜力分析、农业碳中和误区及生物圈减排的重要性等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从农业碳达峰、农业碳中和与科技创新3个方面提出我国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