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丰 《东南传播》2013,(8):88-97
《巴黎最后的探戈》有人说是色情片,其实不然,它是一部商业很成功的经典艺术片,曾获戛纳电影奖,英国影视学院最佳改编奖等,是一部在泛黄色调的影像中描述着炽烈、悲伤而疯狂的情爱故事的影片,电影诗人贝尔托鲁奇在电影这一寓言体中运用视听思维去思考人的孤独、索取、逃避、挣扎、无常的命题,本文通过对影片的开端部分逐一镜头的影像分析,从视觉冲击到心理震憾,在贝式特有视听语言中对原始与文明、生命与死亡、性与情、沉沦与升华的理解和诠释,这部片子早期尽管被误入"禁片"的歧途却至今熠熠生辉,我们姑且不要片面对影片的道德性和性倾向作出评价,只对影像所构筑起人物的孤单、无法逃脱的寂寞、死亡与重生的感觉,从电影的视听思维里让人们在观影过程中自然而漓淋尽致的获得感受和那一分精彩的视听语言带来的快感,而这份快感感受正是来自于贝尔托鲁奇的诗画视听思维。  相似文献   

2.
万鹏 《出版广角》2016,(23):66-68
科学地运用视听语言来满足受众心理一直是电影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灾难片作为一种成熟的类型电影,不仅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更是通过影像引发观众的想象力,其逼真的画面让观众在获得感官刺激的同时也得到情感上的宣泄,最终引导观众在影片中重新审视和探索生命的价值.本文着重从人类经验的角度阐述灾难片的亚类型,并从5个方面分析观众观看灾难片的心理.  相似文献   

3.
张婷 《东南传播》2023,(3):56-58
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纯真年代》改编自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的小说《纯真年代》。本文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剖析导演如何将故事的时空特性视觉化,总结影片的整体方案并对其在各角度如何继承和发展了好莱坞的传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不知是文学的魅力不可阻挡,还是好莱坞的编剧们江郎才尽,美国的好莱坞近年来兴起了一股将畅销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热潮。 目前,好莱坞电影中有80%取材于小说,多部最成功的影片都是畅销小说的改编之作,如根据迈克尔·克莱顿的小说《侏罗纪公园》改编的影片,根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的作品历来被影视导演所青睐,她的作品多次被改变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本文将以张爱玲小说《半生缘》与许鞍华导演的同名电影《半生缘》为例,结合小说作为语言艺术和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特点,通过探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与环境描写三个方面,分析小说与影视改编的区别与联系,为创作者在今后的创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灵囡 《青年记者》2016,(29):52-53
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从来不是一个新鲜做法,自电影诞生之日起,向文学尤其是小说领域寻求拍摄素材和故事范本,一直是电影人的常用手法.借由大银幕影像的直观、直白和海量传播,不少文学作品得以重返抑或爆红于大众视野,文字与影像相拥双赢.在网络文学成为影视剧最大题材库的今日,由作家出版社主导,导演郑大圣推进,根据茅盾先生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改编的系列电影《蚀》之《春风桃李》《章台秋柳》《怀朴抱素》《江枫渔火》《霜天晓角》成为现代文学经典影像化创作的可贵尝试.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影像表意的特点,通过对影片视听语言具体运用的分析对电影《无人地带》进行分析,以此表征在电影艺术中表现手段和表现内容的同等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观众对电影内涵接受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肖潇  李航  韩冰 《出版广角》2016,(21):91-93
电影《刺客聂隐娘》的故事来自唐传奇《聂隐娘》,其改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原小说中的历史写实元素进一步细化,大幅删减原作中的志怪元素,从而在电影文本中建构独特的唐代历史影像;二是改编了原小说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在电影中,聂隐娘摆脱了刺客游侠的形象,被赋予普通人的身份,更贴近当代审美.  相似文献   

9.
余目 《新闻世界》2012,(3):127-128
《发条橙》是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1971年创作的一部电影,它改编于英国作家安东尼博金斯的同名小说。这里主要分析的是《发条橙》中混合着表现主义风格的摄影与灯光艺术,以及电影风格化的,充满变化与律动感的影像节奏。这些也是整部影片艺术风格分析的精华与重点。  相似文献   

10.
赵慕妍 《今传媒》2016,(4):94-95
由于叙事元素相似,文学作品经常被改编为电影.但改编后的电影与文学作品相比在叙事上还会有差别.文学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被誉为"最难镜像化的小说",但是李安运用巧妙的叙事技巧对其加工,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口碑和票房.通过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情节设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时在叙事方面的规则和技巧,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蛇》是一部改编自李碧华的小说,由香港鬼才导演徐克执导的经典奇幻影视作品。原作小说通过清冷诡谲、犀利敏锐的笔触刻画了人性,而徐克导演以男性视角对原著小说进行了角色特征平衡处理,在保持浓郁的个人电影风格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其对于所处时代人性与欲望的思考以及先锋式的改编。通过老练细腻的影视语言表现了角色丰富而强烈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心理影片特质,更添人文主义情怀色彩。本文从人物心理人格视角出发,解读影片中关于人性与情爱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萌 《东南传播》2021,(11):80-84
《野火》是经由日本战后派作家大冈升平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的反战电影.作为日本战争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影片之一,《野火》再现了二战末期菲律宾战场上的极端环境,让观众真切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影片中聚焦于特殊个体的叙事手法是引发观众拥有实感的关键所在,但在这背后为其提供故事框架和故事情节的文学原著却常常被观众忽略.本文将立足于大冈升平的文学原著《野火》进行深入的文本细读与文本分析,旨在为影片的解读与研究提供更开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吕颖 《出版广角》2015,(14):90-91
电影能够通过视听语言直接展现影片的情感内涵和表达主题,这是电影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温莎·麦克凯创作的动画电影是美国动画电影界的重要代表,其影片风格对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温莎·麦克凯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魅力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武瑾 《今传媒》2014,(4):78-79
2012年公映的电影《白鹿原》在上映之前,它的宣传团队就打出了《白鹿原》是"最难拍的中国电影"的口号。作家陈忠实的史诗巨著《白鹿原》通过描写陕西白鹿原上白家与鹿家两大家族的情感纷争,展现了中国旧社会北方农民的群像,具有强烈的民族内涵。其中人物众多,性格各有千秋,关系复杂,要将其改编为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难度的确不容小觑,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电影《白鹿原》在对原著小说改编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来探析长篇小说改编电影中如何塑造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黄懋 《东南传播》2022,(2):69-72
近年来的“科幻文艺片”指称涉及类型片的“现代主义策略”问题,它往往处于类型电影研究的边界,而借助吉尔·德勒兹关于“现代电影”的根本性思考可以进一步揭示“策略”背后的美学依据。战后兴起的现代电影曾借用科幻片的样式,试图在类型框架内开展“时间-影像”的电影实验,其关键是将题材内容与电影经验中的“时间”问题化,由自在的变成自为的。所谓“科幻文艺片”正是延续了这一美学策略与传统,通过对“纯视听情境”“回忆-影像”与“时间绵延”进行科幻式的想象与呈现,将叙事结构、风格样式、影像形式与题材内容统一在时间问题中,为科幻类型电影与艺术电影的融合创造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武瑾 《报刊之友》2014,(4):78-79
2012年公映的电影《白鹿原》在上映之前,它的宣传团队就打出了《白鹿原》是“最难拍的中国电影”的口号。作家陈忠实的史诗巨著《白鹿原》通过描写陕西白鹿原上白家与鹿家两大家族的情感纷争,展现了中国旧社会北方农民的群像,具有强烈的民族内涵。其中人物众多,性格各有千秋,关系复杂,要将其改编为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难度的确不容小觑,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电影《白鹿原》在对原著小说改编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来探析长篇小说改编电影中如何塑造人物性格,展现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世界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代表作之一,《发条橙子》(A Clockwork Orange)以矛盾性的视听影像,精心雕琢的形式,杂糅成一道暴力、色情而又荒诞的视觉盛宴,音乐与内容的悖论是影片的灵魂,而怪诞的现代主义风格又是影片的标签,视听话语之间的张力留给影片丰富的诠释空间,对影片不同层面的深入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加理解这位伟大的电影"作者"。  相似文献   

18.
常静  秦明超 《今传媒》2016,(4):96-97
文学与电影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复杂而又重要的关系.文学(尤其是小说)为电影提供充实的素材.电影必须从间接的"祖宗",从具有数千年悠久传统的文学、戏剧和造型艺术那里寻找资源,来构成电影表现形式.第五代导演霍建起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电影《暖》寻找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往昔.在霍建起的影像下经过导演的改编,一切的残酷似乎变得柔和温情起来.  相似文献   

19.
张丹旭 《今传媒》2012,(4):88-89
《林家铺子》是"十七年"的优秀电影之一,它是一部根据著名小说改编,影片赋以典型性的由一个小百货商店折射出了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细腻的人物刻画更是为影片增光添彩,成为了现实主义的经典,屹立在高峰之上。文章通过对影片的研究,分析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对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电影作品《白雪公主与猎人》在延续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叙事结构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了颠覆性的影视改编.该作品将白雪公主与王后作为女性欲望与理性的两个不同面向,在父权社会干预下由分离到合而为一的历程经由视听语言进行阐释,影片由两性之间权力冲突入手,提出解决方案即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融合,从而探寻人的本质存在的优化路径,其巧妙的叙事结构为影视改编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