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公布了1998年在敦煌小方盘城出土的5枚木简,对其内容进行了考述,并对汉简涉及的"出入关刺"、"关守侯"、"匈奴译"等问题作了考证和补遗。  相似文献   

2.
"葆"是西北汉简所见的一种身份特征,肩水金关所出汉简中尤为多见。在新近公布的《肩水金关汉简(壹)》中,有18枚简牍涉及到了"葆"的现象。总体来看,肩水金关汉简中的"葆",包括吏对民的担保、吏对官奴的担保、民对民的担保以及家庭成员间的担保,因为被担保人员身份的独特,还有专门以"葆"为限定的身份特征。肩水金关汉简中的"葆",主要是一种为通关而进行的担保以及由此产生的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3.
银雀山汉简兵书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对历史学、考古学和古代兵学有着巨大贡献。汉简兵书的出土,直接为研究历史提供了大量新的资料,对于辨别史料的真伪,追溯古籍的源流意义重大。对汉简兵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有益于研究春秋战国时代历史状况,并复原其文化原貌,从而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在我国河西地区发现了大量汉简,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众多方面,其中大部分为屯戍史料,这为我们研究汉代西北屯戊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根据《居延汉简》《居延新简》和《敦煌汉简》中的兵器管理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主要对汉代边塞戍卒的武器装备种类、来源和管理制度进行深入探讨,以勾勒出汉代西北边塞戍卒兵器装备及管理运行体制的概貌。  相似文献   

5.
张家山汉简为研究西汉初年的继承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西汉初年的继承分为户籍继承、财产继承和爵位继承,把张家山汉简反映出来的西汉继承制度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考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肩水金关汉简(肆)》公布了2000余枚简牍,惜多残断。论文在结合简牍纹路、茬口、宽度、字体等特征的基础上,对该批材料进一步缀合复原,并提出十一则缀合意见,希望能对该批材料的整理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银雀山汉简〔贰〕》第二、三部份中副词的使用情况比较丰富,共有38个,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使用面貌。其中,时间频率副词和肯定否定副词出现的个数较多;否定副词"不"出现的次数高达282次,可见"不"当时在否定副词中占了主要地位;"方"、"尤""、纯"3个副词不常见于其它汉简材料,这为我们研究上古汉语副词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8.
<银雀山汉简[贰]>第二、三部份中副词的使用情况比较丰富,共有38个,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使用面貌.其中,时间频率副词和肯定否定副词出现的个数较多;否定副词"不"出现的次数高达282次,可见"不"当时在否定副词中占了主要地位;"方"、"尤"、"纯"3个副词不常见于其它汉简材料,这为我们研究上古汉语副词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9.
一般所说的鼓是一种乐器,在古代又有比较独特的用法,近18000枚悬泉汉简简牍文书为我们提供了此类信息.悬泉汉简中与"鼓"相关资料的整理,不仅可以复原汉代的"鼓令",而且可获得一些未曾知道的信息.在悬泉置的日常生活中鼓用于接待,以敲鼓次数的多少告诉接待单位做相应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敦煌悬泉汉简中保存的近百枚关于羌人活动和羌汉关系的资料大多为传世献所未载,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西汉中后期中央和地方所置专门管理羌人事务的官吏的状况,神奇年间羌人叛乱及西汉政府所采取的镇压措施;西汉政府对降羌的管理;西汉政府官吏对降羌的压迫与奴役等情况.两汉时期羌乱是一个重要的边疆问题,敦煌悬泉汉简的出土对于认识研究西汉中后期羌乱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