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两小儿辩日》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其实,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时大呢?这是视觉的差误、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背衬的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  相似文献   

2.
《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两个小孩子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和观察来推测太阳距离人的远近,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一个孩子以离得远的东西看起来显得小,而离得近的东西看起来显得大的原理,推测太阳早晨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离得远的东西显得清冷、离得近会感到很热,来推测太阳早晨离人远而中午离人近。那时由于受到科学水平的限制,就连博学多识的孔圣人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而受到了两小儿的嘲笑。  相似文献   

3.
《列子·汤问》里有一则寓言故事叫《两小儿辩目》,故事讲的是两个小孩在路上争辩不休.一个说太阳早晨离人近一些.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要比中午的大.远小近大:另一个则说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要比早晨热.近热远凉。最后他们让路过的孔子来评判.可结果“孔子不能决”。  相似文献   

4.
杨关所 《云南教育》2008,(11):39-40
教材分析:《两小儿辩日》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一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也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二篇文言文。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认为早晨太阳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人类要认识自然、  相似文献   

5.
[片 段] 师:咱们请三位同学分角色读一读第二节到第四节。同学们边听边想,两个小孩儿争论的问题是什么?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分角色读文。) 生:他们争论的问题是:一个认为早晨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中午的时候离人近。各自的理由是:日初出  相似文献   

6.
李丽萍 《云南教育》2002,(34):35-36
《两小儿辩日》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最后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人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一个却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早晨离人远。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正确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了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科学道理。教学难点:把文言文译成白话文。一、简介文言文的特…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语文课本《列子·汤问》一课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孔子东游列国的时候,途中遇见两个小孩争吵不休,便下车询问原故。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到了中午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则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比中午时离人的距离要远一些。  相似文献   

8.
当你有兴观察朝阳,你可看到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时,就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红彤彤的太阳悬在高空就像个盘或盂。由此,你可得出: “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就大;中午的太阳离人远就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九义教材第十一册《两小儿辩日》一文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他们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0.
《两小儿辩日》一文中涉及了两种自然现象“日初出大如车盖”、“日初出沧沧凉凉”和“及日中则如盘盂”、“及日中如探汤”。到底是早晨时太阳离地球远,还是中午时太阳离地球远,你能用所学过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吗?平时我们观察一个物体出现近大远小图2的现象是由于视角不同而形成的,如图1所示,AB与CD的大小一致,观察者MN眼的位置是M,此时AB和CD相对于M的视角∠CMD>∠AMB,所以,在视觉上AB就小于CD,也就是说,一个物体相对于眼的视角大,则这个物体看起来就大,视角小则物体看起来就显得小。弄清近大远小的原理后,再来分析为什么我们觉得…  相似文献   

11.
2003年第10期《小学教学研究》中郑昌军老师的一篇文章,文中所讨论的问题是关于《两小儿辩日》中太阳究竟是“初出时去人近”还是“日中时离人近”?郑老师通过画图的形式告诉我们说早晨人所接受的是阳光斜射,而中午所接受的是阳光直射,图中斜线的距离比直线的距离长,故中午太阳离人更近。文中所画的图确实能清楚地表示出“日出”和“日中”太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书《列子》上记栽着这样一个故事:喜秋时的孔子,东游中遇到两个儿童在争论太阳离地球的远近。一个说:太阳初升时离我们近,中午时离我们远,因为初升时的太阳大,中午的太阳小。自然是近的大远的小了。另一个却不同意,说:早晨太阳初升,天气清凉,中午太阳在头顶,天气更熟。自然是远的清凉,近的炎热了。他们知道孔子是大学问家,请孔子来解答。结果孔子也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相似文献   

13.
贵刊2003年第10期在“问题·争鸣”栏目刊登了郑昌军老师的《〈两小儿辩日〉答案之我见》的文章。该文对教学参考书中的答案提出质疑,这是很可贵的。但是,对于郑老师的结论,我们有不同的看法。郑老师根据对地球自转和地球上某点在不同时刻面对太阳的情况进行的分析,得出结论:相对于早晨来讲,中午太阳离人更近。这种说法,表面看似有理,但没有注意到太阳离地球是非常遥远的这一情况。正是由于太阳离地球非常遥远,地球上的人在早晨、中午同太阳的距离的差别就显得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计,以至于无所谓远近之分了。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郾2千米。地球…  相似文献   

14.
太阳在收缩?     
古书《列子》里记载了一个有名的故事,说孔子有一天听见两个小孩在辩论。一个小孩认为早晚的太阳离地近一点,因为它大一点。另外一个小孩则坚持说中午的太阳近一点,因为它热一点。孔子没有近代科学常识,自然也不晓得哪个小孩说得对。 其实,早晨刚升起来和傍晚将要落下地平线的太阳,由于大气折射的缘故,看起来要扁一些。因为,视角直径会产生错觉。另外,早晚太阳在地平  相似文献   

15.
小儿辩日     
孔子到东方游说,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子在争论,就走上前去问道":你们为什么争论呢?"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比较近,而到了中午,太阳就离我们远了。他却跟我反着说。"孔子很有兴趣地问道:"你们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两小儿辩日>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争辩太阳是在早晨还是中午离人较近的问题,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断.本文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要讲好本课,不仅要讲清文学方面的知识,还要讲明天体运动方面的知识,这对语文教师来说绝非一件易事.若用Flash软件制成课件,便可较好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中,什么时候太阳离地球最近□李文绪/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二千多年前,“两童辨日”难倒过圣人——孔子。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太阳在中午离地球近还是早晚离地球近。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论据,早晚近者认为早晚的太阳看起来比正午大,即近者大、远者小;中午近者认为正...  相似文献   

18.
《两小儿辩日》是个中国式的智慧故事。对于两小儿争辩的“太阳是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这一问题.孔子莫衷一是.因而沦为连小儿都讥笑“孰为汝多知乎”的角色。故事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百家争鸣时期,为宣传自己学派的主张,各学派难免互相攻击。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儒家宣扬其学识渊博,于是道家阵营的列子对这个声名显赫的“学术异己”不免要做一番嘲讽。但他没有想到,这百言文字,却折射出一代伟大教育家的智慧光芒,给如今的教育留下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1998,(Z1)
编辑同志: 每时每刻都照耀着地球的太阳,早晚看起来,像一只巨大的红色车轮,非常美丽。可当它放光明的时候却只有了一只盘子那么大。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查阅了不少的书籍资料,说法都一样。在《十万个为什么》中是这样解释的:由于早晚太阳高度小,可以和地面上的景物进行比较,中午太阳高度大了,和地面上的各种物体都比较不上了。因此看起来是早晚大,中午小。这就是“比较说法”或“参照说法”。 这样的说法令我疑虑重重。通过实验,更是证明这种说法毫无道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第一册上有一篇《两小儿辩日》的课文,说的是春秋时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孩在争辩早晨与正午的太阳离我们的远近。一个以近大远小为理由,认为早晨的太阳离我们近,正午离我们远;一个以近热远凉为理由,看法恰好相反。他俩请孔子决断,孔子也回答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