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适晚年回顾他一生学术研究成果的时候曾说.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是他“留学归国之后,整个四十年成熟的生命里学术研究的主要兴趣之所在”。作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胡适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他在哲学、文学、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重要建树和深远影响,而其中影响和贡献最大的还是在新文学和文学史方面,特别是他“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思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2.
刘延陵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代白话诗人,在新诗创作、外国诗歌及其理论译介、青年诗人培养等方面均做出积极的贡献。他的诗作处处洋溢着人格独立、个性解放的"五四"时代精神,除此之外又有很多超越"五四"时代的诗学旨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在创作实践及生活等方面所秉承的自由精神,这种创新的自由精神贯穿在其诗歌创作及文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对于"五四"启蒙初期的诗人来说,这一主张无疑是伟大的、值得钦佩的。  相似文献   

3.
俞平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作家,他在文学研究和创作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也是世界闻名的红学家。近年来,俞平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引起了文艺理论界的重视,对俞的文学创作成就,也给予了重新定位和认可。然而,对俞平伯这位新文化运动时期,活跃在文坛上的干将,人们对他在五四时期的新诗创作和对新诗理论的贡献却知之甚少。笔者认为,俞平伯先生是一位  相似文献   

4.
作为"五四"文学革命先驱者之一的胡适,在新文学的理论建设和批评实践上具有开拓之功.特别是其新诗理论与批评,其影响和贡献并不亚于他的白话诗创作.他为中国现代诗歌理论与批评提供了极富启发性和借鉴意义的课题与范式,是留给后人的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茅盾是我国无产阶级伟大的文化战士和文学巨匠。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宝库创造了许多艺术珍品,更为新文学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茅盾是从一个“为人生、为社会、为大众”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共产主义者的。他的文学理论建树,经历过一段曲折的道路,从自然主义经现实主义,逐步演变、发展到革命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6.
武侠小说与文学史的结合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历经多种叙述模式的演变,充分反映了文学史学的诸多理论问题。武侠小说的文学史叙述模式大致有“史料考证”、“平民文学”、“旧派小说”、“雅俗互动”辱叙述模式,这些叙述模式的历史演变表现了“文学革命”的“态度的非同一性”和“文学史t写”的历史继承性。胡适、鲁迅与周作人的观点的非同一性表现了文学史理论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文学史重写”的不断变迁体现了文学史理论的创新性和突破性,文学史写作实践中存在着“超稳定结构”。这种文学史理论与文学史书写实践之间的偏离,形成了文学史学的矛盾规律。  相似文献   

7.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得以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的重要内容。周恩来亲身参加了两次国共合作,参与和领导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出版说明)。周恩来同毛泽东等一样,是中国较早和最深刻认识这个问题的主要代表者之一。他不仅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大师,而且在这方面有着独到的理论建树。本文就他对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论贡献作一初步探讨,以纪念他的90诞辰。第一、较早和明确地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与新月诗人一样,艾青对于现代新诗的诗美建构贡献巨大。他以诗的散文美建设为契机,为新诗带来亲切、自然、生动、新鲜的口语美的个性化语言;也带来错落有致、交互变化样态的具有真正的非格律化倾向与自由化倾向的自由诗旨趣的诗的散文美。他的绘画经历及其艺术家主体修养,使他给新诗带来色彩的美、意象的美、意境的美,把古典诗歌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造机趣赋予了新诗,从而使他的新诗达至文字的画的境界。在这些诗美探索的基点与高点上,艾青创作出了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和《我爱这土地》等具有了精工品格的自由体诗,把胡适、郭沫若以来的自由体推向了成熟,达到了至今难以企及的高峰。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新诗理论建设上,鲁迅毫无疑问占有重要地位。他对新诗的主张虽然只是散见于其他的文章里,但却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包括诗歌的起源、内容、形式等,他的诗论精辟、透彻、深刻地揭示了诗歌内在的本质规律,不只具有历史价值。还具有现实价值。 诗歌起源于劳动。鲁迅的诗论建立在他的  相似文献   

10.
新诗自诞生始,已出现诸多派别,它们各自在新诗的探索、建设和不断发展完善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关于新诗各个方面的研究都相应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报刊编辑角度对新诗流派渊源的研究还没有。作为报刊编辑对新诗流派形成产生影响的代表性例证,施蛰存在编辑大型文学期刊《现代》的过程中,对现代派诗歌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森鸥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学的奠基人之一、浪漫主义学的先驱。他在小说、诗歌、戏剧、学评论、学翻译、美学理论等诸多领域的建树,为推动日本近代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代表作品《舞姬》,以其自由的空气和对自我觉醒的呼唤而成为日本浪漫主义的源流。  相似文献   

12.
晚清文人林纾"力延古文之一线",坚守传统文化及古文论之精髓,创作实践与理论成果极其丰富,堪称古文大家。然而其古文理论的光芒被"林译小说"所遮掩,研究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以《春觉斋论文》为主要探究对象,分析林纾古文理论的传承与变革之处,从而阐明他在古文论的建构以及发展创新方面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苏南语言学家裘廷梁、吴稚晖、陈衡哲、赵元任、钱玄同、刘半农、庄适等为改变国家教育的落后面貌,积极提倡和响应白话文运动,他们主要开办白话文报刊、撰写白话科普作品和白话小说、编写白话文教材、开办白话文学校,最后督促政府颁布"国文"改"国语"的语文政策。苏南语言学家的所作所为影响了民国时期国家的语文政策,为国家的语文改革和语文教育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李绵同志是一位革命老干部、老教育家。他从事教育工作50多个春秋,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形成了丰实的教育思想。尤其对发展高等师范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建树。这些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以“五四”为开端的中国新文学运动中,郭沫若的名字和他的诗集《女神》联在一起。当1919年他开始新诗创作,并且陆续在《学灯》杂志上得到发表的时候,他的诗立即赢得了世界读者。日本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厨川白村说他的诗具有真正的近代情调;也是著名诗人的闻一多说他的诗表现了“二十世纪的精神”;中国现代诗派的著名作家施蜇存说“郭沫若先生的功绩是在建设了新诗的精神”;早于郭沫若《女神》,结集出版了《尝试集》的胡话,与郭沫若第一次见面时自愧弗如地说:“要我们郭先生才是真正的新,我的要算旧了”。1921年9月,郭沫若结集所作新诗为《女神》出版,他立即成了国内青年狂热崇拜的对象。《女神》所表现出来的对于旧的彻底破坏,对于新的大  相似文献   

16.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他以鲜明的个性与众不同、朴实无华的创作风格造就了他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主要探微老舍的编辑风格以及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为大家展示老舍飞扬与落寞的一生为中国文坛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财富。  相似文献   

17.
金代的西京大同,名士辈出,已成为我国北方的文化中心。在文学方面,西京人李纯甫为一代宗师,文坛盟主,建树颇多,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李纯甫的生平事迹作了简要介绍,对其在文学史的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蒲风是“中国诗歌会”的中坚分子和代表诗人。他为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概括地说来:第一,他自觉以诗歌为武器配合现实斗争,反映了农民的痛苦斗争,开拓了诗歌题材的新领域;第二,他有意识地提倡诗歌大众化,促进了诗歌与群众的结合,为探索新诗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可贵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刘大夏是明中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抚平内乱、治理黄河、整顿军队等方面有着显著政绩,50余年的仕宦经历和执政方法多从其奏疏、散文内容中可见。从政治、结构、艺术三方面对刘大夏的散文创作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作品承载了他治理国家的政治理念,并以清晰的逻辑顺序和严密的论证为特点。刘大夏对语言的精炼运用和形式的设计,使他的散文在明代文学作品中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20.
艾青为中国现代自由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总结自身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诗批评,始终坚持现实主义方向,同时又不断探寻新诗自身创作及文本规律,关注时代大众的接受意识,代表了中国现实主义诗学发展的一个高度。艾青的新诗理论以“大众的精神教育工具”说为基准,是一个由诗人“苦役”说、新诗“散文美”和读者接受反“晦涩”三根支柱支撑的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