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世纪。人们热切期盼着创新教育能使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以适应新世纪的挑战。为此 ,我们向自然学科的老师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要鼓励儿童敢于向老师提问题。没有疑问 ,就没有新见解。以书本为“经典” ,以老师的说教为“准绳” ,也就无需创新。不会提出疑点 ,说明缺乏积极思维 ;没有用心去分析、比较、综合与归纳所遇到的事物 ,说明缺乏想象力和判断力。所以 ,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向老师提问题 ,特别是提不同见解。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 ,这就是创造意识萌发的标志。而现在更多见到的是 ,…  相似文献   

2.
中学物理新课标确定通过物理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勇于有根据地怀疑,指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因为质疑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实际就是缺乏质疑能力。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就显得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就不会有创新的行动和能力,他也就没有竞争力。未来的竞争是思想、知识、意识、创新的竞争。为此,作为普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开展以“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模式、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目标的创新教育,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要使大学生成长为创新型人才,首先就要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本文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回顾人类的文明史,乃是一部人类创造的历史。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一个国家缺乏创新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未来的新世纪,没有创造能力,就只能跟在别人背后前行,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旁观者。创新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我们应努力做好创新的启蒙教育,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的创新欲望、创新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特征是具有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要素有三个方面,即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精神是基础,创新能力是中心,创新思维是关键.缺乏创新意识,就不会有创新的行动;未形成实际的能力,不会产生有价值的创造;不经过大量的创新思维训练,所谓的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必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抓住创新思维这一关键.  相似文献   

6.
创造是一个民族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条件,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人才素质与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总书记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造,就没有科学的发明与突破;没有创新,文学艺术就会僵死;没有创造,人类社会就不会前进,历史就不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类已跨入新世纪、基础教育的地位更显重要,如果没有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基础,没有高素质及创新意识人才的源源不断的培养,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就会缺乏后劲,就会失去竞争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创新的时代。对于人类整体来说,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当今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对于个人来说,没有创新也就不会有个人价值的实现。可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是担负着传播人类文明重任的当代编辑人应该永恒信守的不变理念。编辑的创新意识体现在整个编辑活动过程中。因此,学报编辑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融创新意识于编辑工作的始终,这样才能无愧地完成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当代编辑人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9.
谦虚谨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几何时,我们都把能成为一个谦谦君子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然而一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现在的社会己成为一个充满了竞争的社会。竞争表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知识上、能力上、体力上、思想境界上等等,不去竞争,将被淘汰;不会竞争,将无法生存;缺乏竞争力的人,将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其实孩子生来就带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一些很小的孩子就会互相比较:比漂亮、比力气、比个子……可孩子慢慢长大,反而会越来越缺乏这种朴素的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少数教师还过分地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自己讲,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形成一言堂;少数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品质,不会学习.正因为如此,更有必要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个课题.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存在的侧重于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动学习、不会融会贯通、学习过程中缺乏竞争意识等主要问题,提出基于PBL+竞争机制的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习题模式、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变革,改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学、创新、竞争、协作意识,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发现这种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意识是创造意识的基础,没有竞争意识就没有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缺乏竞争意识的民族、国家或团体就没有生机;缺乏竞争意识的人必将庸碌无为。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所以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一、爱国主义是树立正确竞争意识的前提为谁去竞争?为了什么而竞争?这是树立正确竞争意识的首要问题。如果一个人只讲个人奋斗、个人利益,而不讲国家利益、社会贡献,那么他的竞争意识愈强,可能对国家和集体的危害愈大。所以,每个大学生必须在先有…  相似文献   

13.
创造是一个民族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条件,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是一个国家人才素质与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总书记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造,就没有科学的发明与突破;没有创新,文学艺术就会僵死;没有创造,人类社会就不会前进,历史就不会发展。培养创造力要从小抓起,特别是基础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和发散思维。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写作,有助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4.
周胜雷 《新疆教育》2012,(11):88-90
创新是教学的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人类就不会进步。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从学生时代就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新时期的教师就要担当起这样的使命,做学生创新意识的启蒙、成全学生走创新之路,为学生创新护航。  相似文献   

15.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对于学校来说尤其如此,但是随着"一费制"的实施,随着学校奖金的减少,随着受社会上兼职现象的影响,原本竞争力就不强的教师出现了不愿再竞争的心理,不但阻碍了教师的发展,更是阻碍了学校的发展,所以学校应该想方设法激发教师的内在竞争意识,培养教师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蔡钟琛 《考试周刊》2009,(41):79-79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历史,如果没有昨天的创新,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同样,如果没有今天的创新,同样也不可能迎来明天的腾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我们教育肩负的一项历史使命。当今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经济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高考一定要追求公平,没有公平,就不会有自由的竞争,没有自由的竞争,就不会有效率;在招生层面上,高考会离开事实判断,基于价值判断,照顾弱势群体,超越考试公平,追求社会公正;高考要兼顾品德,但明显是以能力为重的;不能夸大高考改革的能量,不能靠高考改革来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对于学校来说尤其如此,但是随着“一费制”的实施,随着学校奖金的减少,随着受社会上兼职现象的影响,原本竞争力就不强的教师出现了不愿再竞争的心理,不但阻碍了教师的发展,更是阻碍了学校的发展,所以学校应该想方设法激发教师的内在竞争意识,培养教师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解题能力较差是不少中学生中存在的现象,具体表现形式有:方法都会,不会做题;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上课都会,作业较差;改错认真,不会新题;只会做题,不会反思,等等.具体表现是:对问题的材料缺乏认真分析;解决问题前,没有制定方案和计划;缺乏必要的认  相似文献   

20.
求新是高校学报生命力所在,要办好高校学报只有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创新,高校学报就失去了学术理论刊物的价值;反之,如果高校学报能够有所创新,敢于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那么高校学报就一定会充满生机活力,对读者有很大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