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大江 《武当》2000,(11):41-41
本刊自今年以来,连续不断接到北京田克延先生的电话,就因为1999年《武当》第一期刊登了云南黄鑫《八卦掌基本知识》一文,其中援引了康戈武先生十几年前(1984年)于北京市武协八卦掌研究会会刊发表的一篇《八卦掌源流之研究》,说到“田回之八卦掌学于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解佩启先生的大弟子史俊杰”,触及了“阴阳八卦掌”的源流历史和其父田回先生的声誉,田克延先生表示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家的权益——他要把黄鑫、康戈武、解佩启等——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2.
孙剑云,孙禄堂之女,1914年6月6日生于北京。自幼习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 孙剑云9岁随父亲—著名武术家、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习武,深得家传。孙剑云曾考入北平国立艺术师专习工笔画,善山水、仕女,被誉为当时北平四小名画家之一,堪称文武兼备的武术家。  相似文献   

3.
阿辉 《精武》2008,(9):12-13
学识丰富,精力充沛的廖国存先生是香港八卦掌的重要人物之一。精英意识和实干精神使他获得了令人尊重和重视的武术生涯。他为八卦掌在香港的“诞生”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李继晟 《武当》2006,(10):51-51
董海川坟墓原在北京东直门外的五里沟小牛房村之南不远处。墓地是他的众弟子买的一块农田。墓冢是用青砖砌成的一个馒头形状。墓前立有四座石碑。一为董公逝世的翌年春(1883年),一为1904年,均由其弟子尹福所倡议,以众门人的名义建立的。1929年河北省国术馆成立时,由傅作义先生首倡,并带头捐资,与八卦掌门人一起又立了两座碑。博作义是八卦掌的爱好者和赞助者,又是能走转八卦掌,而长期坚持锻炼者。解放前,他任过绥远省主席。解放后,他一直任水利部长。  相似文献   

5.
杨勇, 1962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大学本科毕业,曾任大连陆军学院侦察训练大队武术教官,现任大连陆军学院通信训练大队中校队长,为中国武当三丰自然派传人、中国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大连武当拳法研究会秘书长。 他18岁拜武术名家张奇学艺,先后得到刘荣廷、刘焕军、万籁声等武术名师真传,精于武当剑术,习练了铁砂掌、铁臂功等绝技,通晓形意拳、八卦掌,多次为国内外友人和外军代表团表演中华武当功夫和八卦掌,获得很高荣誉。 1991年首届武当武术大赛他获八卦掌武当剑最高荣誉奖,1998年获武当武术大赛最…  相似文献   

6.
贾树森 《中华武术》2005,(10):16-17
八卦掌养生功法又名九九功,由两套(每套九节动作)构成。此功法是笔者于1992-1993年在八卦掌训练的基础上感悟所年在八卦掌训练的基础上感悟所得,经十年实践,在众多国内外的学员和患者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今介绍给读者,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健康和快乐,有兴趣者可试练30天,必有意想不到的收效。  相似文献   

7.
李继晟 《精武》2007,(3):56-56
拜寿亭先生为师时,我正值青年。斗转星移,时光已经过去了六十年。1947年,刚从四川自流井迁回沈阳不久的东北大学校长臧启芳在一次早会上宣布:为了寻求一个更好的读书环境,决定马上迁校至北平。我作为东大先修班的一名学生,当然也即将离开沈阳。行前,已教授我近十年的恩师、八卦掌第二代传人宋长荣的弟子杨万清先生一再叮嘱:抵达北平后,一定要去找程寿亭先生继续学习。东北大学的学生分批到达北平,分散住在很多地方。我拿着万清翁的介绍信,去找程寿亭。多番辛苦之后,终于在瓷器口东端的一家煤油店找到了他的快婿李姓乘龙。我清楚地记得,正式拜帖投入寿亭门墙之下时,正是满街瓜香、暑气炎炎的夏天。  相似文献   

8.
光侠 《武当》2011,(7):24-25
清代末期,我国著名的八卦掌大师董海川先师,是当时八卦掌的主要传人。关于他的生卒年月,众说纷纭。近十年来,至少有八种以上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我于1974年从师学习刘凤春刘氏八卦掌。八卦掌为内家拳之一,练习内家拳有这么一种说法:形意拳的手,八卦掌的脚,太极拳的腰。八卦掌的脚的关键是走圈,为了保证八卦掌走圈练习正确、无误,少走弯路,给练习者一个明确的练习方法、规范的动作要求和严格的训练标准是十分重要的。我记得年轻时从师学习八卦掌时,如果在练习上有一点未能达到师傅的要求,师傅会说“挨打了”,并马上告诉我为什么挨打,并纠正我的错误。师傅经常说:差之分毫,谬以千里。  相似文献   

10.
笔者童年时代,随家父尹式八卦掌第四代传人孙宝泰(今年诞辰95周年)习练尹式八卦掌,经他老人家口授身传,结合拜读有关理论专著,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学习札记部分整理如下,供初学者参考,意在使尹式八卦掌在传播中少走弯路,健康迅速地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郑志鸿 《武当》2001,(1):62-64
尉剑锋原名尉绣芳,1917年2月生于山东省营县,1923年随父亲到丹东市(原安东市),1925年8岁时拜八卦掌名家赵彦荣、赵锡亭为师,经过十年苦练,深得武术精华。18岁艺成。1935年在丹东市自设武馆,教授武术,广收门徒。  相似文献   

12.
燕侠 《中华武术》2002,(1):36-37
在北京市大兴区,张全亮先生是出了名的武术书记。他身为大兴建筑工程总公司党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有着出色的政绩、业绩。同时,张全亮先生痴爱武术,刻苦钻研,在太极拳和八卦掌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是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常委、大兴区武术气功协会主席,并获国家武术段位制七段称号。  相似文献   

13.
3月18日,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在京举行了八卦掌普及套路“转掌八势”教练员培训班结业典礼。亚武联主席徐才、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山为60名成绩合格者,颁发了转掌八势教练证书。这个套路是为适应八卦掌普及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八卦掌技法特点、健身延年机制和八卦掌的运动规律,研究编制而成。全套内容虽仅八势32个动作,却包括了八卦掌的代表性动作。突出了八卦掌的技法特征和运动风格。据悉,该  相似文献   

14.
史计栋先生逸事史计栋先生(1835~1908年)是河北省冀县小寨村人。尹福拜董海川为师学八卦掌之后,史六经尹先生介绍,也拜在董海川门下学习八卦掌,刻苦用功。当时,天坛是禁地,他早晚越墙进去练拳,长期如此,故功夫精纯。有的年轻人到他那里去练,他看到就教。对于那种只说不练的,他便生气,非但不予  相似文献   

15.
刘敬儒是八卦掌名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卦掌代表性传承人。笔者采访了昌沧先生,请他谈一下他眼中的刘敬儒先生。(一)刘敬儒1936年出生。1937年,日本鬼子就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他一生下来,就处在祖国危难时期。他读书非常用功,学习成绩非常好。他好阅读:除了学好课内的,课外的包括古今中外的名著,也读得不少,而且特喜欢读武侠小说。所以,人家当时就说他是一个"武侠迷"。  相似文献   

16.
武宣 《中华武术》2000,(1):62-62
董海川先生生于清嘉庆4年10月13 日。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氏,自幼习武,为探求武术真谛,他云游四方,走遍大江南北,历尽千辛万苦,寻师访友学武理,习武技,创编了中国武术“八卦掌”这一门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是中国民间传统武术文化中著名的内家拳法,成为中华武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从董海川先师首传八卦掌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了,八卦掌以其鲜明的风格特点和卓绝的掌法享誉武林,并日益受到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喜爱。发展弘扬八卦掌这一传统武术技法,首先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下功夫,要虚心向名师学习,经过苦练,…  相似文献   

17.
八卦掌是一种健身术,也是自卫术,更是一种神奇的医疗艺术。 史式八卦掌是史计栋先生传流下来的。他是董海川先师的第三位入室弟子,又是他的干女婿,董公暮年由史迎养至家,供其衣食生活费用,死则为之营丧葬。 史式八卦掌第一掌是手法的训练。第二掌是步法的训练。八卦掌的主要战术是游击战术和运动战术,变化多端。对步法的训练,要求特别严格。第三掌是身法的训练。身腰是联系上肢与下肢的枢纽,身法配合恰  相似文献   

18.
唐俊文 《武当》2012,(6):34-36
史式八卦掌是盛行于江苏省溧阳市,由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弟子史计栋爱徒杨荣本传授。杨荣本,清末入太和殿当侍卫,"9.18"事变后参加游击队抗战,后到今江苏宜兴龙池山澄光寺修行。1933年,溧阳的狄兆龙、王荣昌、彭袭明等慕名前往,拜他为师,狄兆龙后来  相似文献   

19.
梦想成真     
张峻峰 《中华武术》2001,(10):29-29
自从看了电影《少林林》,我便喜爱上了武术,心中也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大侠。从此《中华武术》等和武术有关的杂志和武侠小说占据了我所有的课余时间。没想到有一天机会真的来了…… 1987年的某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东城武术馆招生的广告,二话没说就跑到武术馆报了名,由于经常看武术杂志,了解到八卦掌是一种很厉害的拳术,所以就学起了八卦掌。武术馆的老师介绍八卦掌  相似文献   

20.
李同喜 《武当》2005,(4):26-27
八卦掌中的八大掌,是属先天八卦掌法。主要通过转圈换式的运动,强健身体,培元固本,掌握以掌为法,以走为用之能。后天八卦连环掌更强化其八卦掌之体用功能,将健身技击合为一体、训练和提高人体各部分的攻防能力,更直接简练的体现其八卦掌的技击要意。后天掌式有形有意,动作简明,顺中求巧,其趣无穷,其效无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