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珂 《传媒观察》2008,(5):18-19
随着报业市场的竞争加剧,特刊日益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的一大利器。作为表现形式和包装的特刊版面,也日益受到特刊策划者们的重视,强视觉冲击、主题震撼、新潮、大气等版面理念逐渐成为各家报纸对特刊版面风格定位的共识。然而,同样是在这些新理念指导下,也有一些报纸的特刊版面却经常给人一种如骨梗在喉的感觉,究其原因,就是报纸过于强调视觉的感受,忽视了对版面和谐审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每逢大事件、大节日,报纸会出特刊,以示庆祝或纪念。特别是每年年末,都是报纸密集做特刊的时候。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每年做特刊难免会落入俗套,很难做出新意,但温州晚报的2012年年末特刊却做出了不一样的“年味”。  相似文献   

3.
1990年,足球牵动了地球。而我国传播媒介以空前的热情关注体育活动该是1982年。这一年,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国人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世界杯足球锦标赛。以后是洛杉矶奥运会、墨西哥世界杯、汉城奥运会、罗马世界杯……轰动世界的体育盛会,得到了改革中的报纸的特别关注,一些报纸纷纷推出特殊武器——“世界杯特刊”、“奥运特刊”、“亚运特刊”——特刊复苏了。 B 据零售报纸的人讲,登有世界杯足球赛特刊的这几期报纸,卖得特别快,也特别多。报纸特刊的成功,突出表现在近年来的重大国际体育盛会的报道上,尤其是1990年的罗马世界杯和北京亚运会。如今,轰轰烈烈的赛事结束了,热热闹闹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哨》2009,(7):7-7
彭广余在2009年第5期《传媒观察》撰文说,近年来,有些报纸特刊偏离了报纸的本质定位.从内容到形式对杂志的过度借鉴,让一些报纸特刊出现了杂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报纸“特刊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刊:不能没有你 特刊起于何时,未曾考证。但几年前,特刊一直悄悄地在平静中运行。报纸创刊多少周年或者报纸本身非常特别的大事往往成为特刊推出的前提。近年来,报纸特刊形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此起彼伏不断推出的一叠叠厚厚的报纸特刊,让人眼花缭乱,也让人拍案称奇。在轰轰烈烈风起云涌的众多特刊中,1997年7月1日,《广州日报》97版香港回归特刊仍然是最亮的一颗星。这一天,《广州日报》在中国报业史上第一次滚动推出97个大版。上午版1—48以“今日零时香港回归祖国”为主线,记录了政权交接,特区政府成立,人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港英政府撤离,港英军撤兵的历史瞬间,以及回归前夕24小时的全香港直  相似文献   

6.
特刊,算不上新鲜事物.早在1997年7月1日,<广州日报>推出"97版香港回归特刊",当时在中国内地受到广泛好评.此后,出版特刊成为各大报纸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十多年过去了,每到重大纪念日、重大赛事、重大事件等,不少报纸都会重兵投入,推出特刊.  相似文献   

7.
特刊,是打破报纸常规版面安排,围绕特定主题编排出版,自成体系的版面组合。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和报纸自身的不断创新发展,特刊日益成为报纸开拓市场,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杨阳 《新闻知识》2007,(10):98-99
一、报纸制胜的"重型武器"细心的报业同仁肯定注意到了这样一种现象:近年来,面向市场的都市类报纸每遇国内、国际重大新闻、重大事件,常常都要倾力推出新闻专题、新闻特刊、新闻聚焦等。报纸出特刊的先例早已有之,只是与现时的新闻特刊不尽相同,往往它关注的新闻不止一宗,内容比  相似文献   

9.
报纸在按计划版面做好经常性采编出版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这在报界业内已是屡见不鲜。而《三峡日报》在重大新闻事件上接连采用特刊专版的形式,结合报纸“双改”,特事出特刊,特刊出特色,在纸质媒体竞争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报纸在按计划版面做好经常性采编出版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这在报界业内已是屡见不鲜。而《三峡日报》在重大新闻事件上接连采用特刊专版的形式,结合报纸"双改",特事出特刊,特刊出特色,在纸质媒体竞争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2010年,《三峡日报》相继推出了  相似文献   

11.
曹鹏 《青年记者》2000,(2):30-30
2000年1月1日前后,国内不少报纸都推出了特刊。其中不少报纸在篇幅上都是破天荒地多,比如广州日报,号称所用的新闻纸全部摊开可绕地球若干圈。千年特刊也好,世纪特刊也好,作为一个特别项目来设计策划,并且成功推出,这本身  相似文献   

12.
地市报星期六、星期天的周末特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味浓、生活气息浓、格调高雅、可读性强等特点和优势,已被大家所熟知和喜爱,不少周末特刊逐渐成了各自报纸的拳头品牌。但同时,不少人包括业内人士也通常把特刊看作是报纸的“副产品”,把特刊仅仅等同于副刊,认为其陶冶情操、休闲还可以,派不上大用场。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3.
曾丽 《新闻世界》2010,(11):65-66
本文对2008年我国4家报纸《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南方周末》、《文汇报》奥运特刊的体育信息传播的体裁变化情况和版面设计模式进行了个案分析,力求全面认识我国报纸体育报道在特刊创作上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在奥运特刊中新闻工作者体现出来的新闻艺术创作和新闻技巧,指出新闻人员在面对这类重大新闻事件时,在出版特刊时要注重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作为对特定新闻事件或新闻事实的集中报道,报纸特刊是展示一家报纸编辑水平、整体协调能力及权威性的重要舞台,近年来为众多报纸所重视。办好特刊,策划至关重要。策划的灵魂在于创新,策划的目标在于特色。2001年1月2日,哈尔滨日报成功策划推出了大型“世纪特刊”———《新世纪,我们的第一天》。特刊一经推出,即受到读者和业内的广泛好评。结合这次大型策划活动的实践,我们从策划的主体、客体及载体3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将特刊办出特色。一、策划主体:选择适当的组织架构是特刊策划的前提特刊策划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5.
所谓报纸"特刊",是指围绕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多角度推进新闻的深度报道,并配合事件主题开辟广告宣传版位,进而推出的系列主题性版面。而报纸特刊的封面,在整个特刊中起着概括、统筹、引领的作用。封面做得是否精彩、抢眼,决定了这份特刊吸引读者的程度,不论最终呈现的是哪种设计风格,让读者看后心中暗自叫一声好,那就是我理解中的好封面。  相似文献   

16.
《声屏世界》2013,(7):102
报道虽好,读者几何?特刊虽厚,效果如何?面对报纸互动性缺乏的媒体特性,三峡晚报在此次特刊推出前后,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推出《从优秀到卓越》特刊的当天,三峡晚报即设置了"读晚报赢大奖"活动,并提前一周在头版显著位置宣传"看三峡晚报,赢欧洲多国豪华游"。为了强化报纸宣传效果,提升对广告客户的服务质量,三峡晚报在特刊推出的当天,即针对重点客户和特刊广告,设置有奖互动问答题100个,并在每个题目中告知了答案参考版面,告  相似文献   

17.
报纸的正报与特刊如何区别掌握?特刊的版面配置的合理原则在哪里?4年来,由我主持创办的《联谊报·月末特刊》在总体定位和编辑方向上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联谊报》是浙江省政协主办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办报宗旨的一张报纸,它的读者对象定位在知识界、文化界和党务政务人士。鉴于此,《月末特刊》的定位不能是轻浮的,但既然是“特刊”,也不能是呆板的。  相似文献   

18.
岁末年初,纸媒争相推出各自的盘点类专刊或专版。怎样通过视觉设计让报纸的版面脱颖而出?本文对三份年终特刊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都市报年终特刊版面设计的一些经验,以期为今后都市报同类特刊的版面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邓海荣 《编辑之友》2012,(3):65-67,81
报纸纪念性特刊,是为纪念某个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发生时间而特意编辑出版的一期报纸.这类特刊的编辑,不仅需要营造隆重庄严、喜庆热烈的纪念气氛,还需要借对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的纪念来启迪现实意义.为突出该类特刊的报道内容和特点,并增强其可读性与影响力,本文通过具体案例从版面设计、内容策划、编辑方法与技巧方面具体分析了编辑纪念性特刊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报纸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这在新闻界已屡见不鲜,《宿迁日报》自2005年以来也陆续推出了十几期特刊。成为党报宣传战役中的突击战。笔者浅谈一下对出版特刊的一点体会。首先,出版特刊是重大主题宣传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