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刊编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四十年”系列文章自1991年第二期起至今已刊出12篇,按照具体专题对建国四十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本期我们刊出李侃、李占领二同志的这篇文章作为这组系列文章的总结,欢迎大家一读,并就此向给予我们工作大力支持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再次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我刊创刊四十周年,为此,编辑部特约清国内几位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教学的学者撰文对解放以来中国近代史中的一些课题的研究情况作一回顾,以飨读者。这组稿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功、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多篇,从本期起将陆续刊出。读者对这组稿件有什么意见和要求,欢迎来信提出,井在此顺向大力支持我们工作的各位学者和读者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3.
在我并不算粗疏和偏狭的职业阅读中,接触过为数不少的当代文学研究论著。这之中,有很多精彩深刻的新作,催促着文学史的不断解构与重构,值得长置案头;但毋庸讳言,也确有一些趋时庸常之作,由于缺少创新与超越,很快沦为隔日黄花和过眼云烟。在诸多研究论著中,我觉得施津菊的《中国当代文学的死亡叙事与审美》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前一类佳作。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我们需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一些现状进行反思和改革,尤其是在教、学、考方面应该重视阅读,因为这是基础;其次是在布置作业和毕业论文写作方面要注重前期的学术基本功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戏剧经过多年的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的出版,将中国戏剧搬上了研究的舞台。王国维、吴梅、周贻白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戏剧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历代学者重视戏剧的文学性,使得王国维的重文学的治学之法成为主流。进入21世纪,学者们又提出了关于建设完整的中国传统戏剧理论的思想构架,戏剧研究的发展又有了新的目标,本文在总结前人对中国传统戏剧文学性、艺术性、民族性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发现传统戏剧理论建设研究的不足之处,努力探索传统戏剧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1988年1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再复同志在同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部分同志的座谈中,就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问题谈了自己的意见,现将谈话内容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明年,1989年,中国当代文学就进入40年了。40年是个不短的历程,文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也应当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可能会达到一个新水平。研究中国当代文学40年,我认为不光是摆成就,更重要的是深化我们的思考,回顾、反思中国当代文学发展40年的道路,站在历史和理论的新高度,认真总结一下教训,这比泛泛地摆成就,更有利于促进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广文,成长的肥田沃土一粒种子,只有种植在肥沃的土壤里,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广文,就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三年里,在这片丰厚的土地上,我们风雨兼程,我们彼此见证,我们共同成长。学校始终把老师的专业发展当做大事来抓,给老师们创造各种各样的发展机会,搭建流光溢彩的发展平台。于是有了推门听课、每日公开课,有了每周的随笔、反思评选,有了一届又一届的课堂活动月,有了一场又一场的专家报告,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访问团……。公开课,可以让自己摈弃无效环节,打造高效课堂;随笔、反思,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开拓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新路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于今年4月9日在安徽芜湖主办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讨会”。全国各重点高校、科研单位2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最激烈、最集中的论题是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关于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状杨匡汉(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概括了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面临的前沿话题:1.20世纪中国文学的分期问题;2.“大中国文学”或称中国现当代文学版图(两岸四地);3.现代…  相似文献   

9.
与时代同行的当代中国文学60年,走过一条崎岖发展的道路。如何评价当代中国文学,历来都有不同看法。从宏观的视角评述中国当代文学60年,当代文学在整体上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是超过现代文学的。中国当代文学要积极面对全球化的挑战,需要强化三种意识:反思意识、精品意识、原创意识。要以反思的精神总结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构建一个更加适应文学发展的生态环境,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文学精品,以适应变革时代的要求,满足人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韩国韩中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对于亚洲各国的影响”中韩学者双边国际学术研究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韩、美三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家本着各抒己见、求同存异的原则,就中国和平发展对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中韩两国的现代化模式比较和韩国学者眼中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等几个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为了把讨论引向深入,便于相关问题学术交流,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韩国韩中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对于亚洲各国的影响”中韩学者双边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韩、美三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家本着各抒己见、求同存异的原则,就中国和平发展对亚洲各国尤其是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中韩两国的现代化模式比较和韩国学者眼中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等几个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为了加深讨论程度、便于相关问题学术交流,现将有关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陈思和,广东番禺人。1954年生于上海。1982年1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紫江学者、兼职教授。同时兼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文学比较和当代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3.
聂红萍 《济南大学学报》2008,18(1):F0003-F000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对各民族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研究业已成为学术领域中的显学。其中,针对蒙古族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厚,但对构成整体蒙古族的众多蒙古部落的研究却相对滞后,鲜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专著。《阿拉善蒙古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1月)一书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该书的作者是济南大学的梁丽霞副教授,民族学博士。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0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韩国韩中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对于亚洲各国的影响”中韩学者双边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韩、关三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家本着各抒已见、求同存异的原则,就中国和平发展对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中韩两国的现代化模式比较和韩国学者眼中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等几个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为了把讨论引向深入,便于相关问题学术交流,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0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韩国韩中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对于亚洲各国的影响”中韩学者双边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中、韩、关三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家本着各抒己见、求同存异的原则,就中国和平发展对亚洲各国尤其是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中韩两国的现代化模式比较和韩国学者眼中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等几个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为了加深讨论程度、便于相关问题学术交流,现将有关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刊出,以飨  相似文献   

16.
文章是对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研究项目的回顾与总结。作者简要回顾了领军人物的职业历程及其学术思想的轨迹,评析了领军人物对中国教育技术学学术界的寄语与期望,反思了学者思想研究的理路及该项目的缺憾,并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重要作家;2000年之后莱辛受到国内学者重视。全面梳理2000年以来莱辛在中国的研究,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作品译介的相继出现、评述论文的逐年增长及研究专著的先后出版。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应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对莱辛科幻小说及短篇小说研究,重视莱辛与其它作家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8.
我所于1987年曾建立本所兼职研究人员制度并及前定科研课题任务。本刊将陆续刊出上述研究成果。如1988年第4期刊出佛山高等教育科研组的《佛山市经济发展与教教改革》:今年第1期梁之汤同志的《佛山经济发展与农村教育》;现在这一期刊出韶关研究组撰写的《普通中学教育质量评估方案》一文。我们认为,佛山和韶关研究组的同志经过艰苦劳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完成的科研成果,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刊特予发表,以飨读者,并请其他各地的本所特约研究组同志陆续将研究成果寄来,以便考虑刊出,谢谢合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韩两国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受到一般韩国读者的青睐,尤其是到了21世纪,在韩国译介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显著的变化。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在韩国"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以此为中韩当代文学研究提供翔实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由于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界对当代文学制度的研究还比较欠缺.王本朝教授和张钧博士先后出版《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具有理论的开阔意义和启示意义.通过两个版本的比较,可以深入了解当代文学制度发展轨迹并发现当代文学制度研究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