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河西 《新闻天地》2005,(11):14-16
每周五晚9点15分,许多观众会守在电视机前收看央视3套的《艺术人生》节目,与主持人朱军一起为嘉宾跌宕起伏的“艺术人生”感慨、垂泪。作为央视名牌栏目的主持人和策划,朱军的印象和主持风格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
大型情感类谈话节目《艺术人生》从2000年年底开播至今,以其内容的真实与栏目风格的平和牢牢站在了收视排行榜的前沿。主持人朱军与节目相互衬托、相得益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人生》成就了朱军,同时朱军也成就了《艺术人生》。在《艺术人生》创办三周年的研讨会上,来自各方面的专家在肯定节目成绩的同时,对主持人朱军的点滴微词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这些点滴微词集中起来就是对于朱军主持风格是否太过煽情的讨论。一《艺术人生》是一个谈话性栏目,带有浓厚的纪实性质。每期节目全长50分钟,相当于半部电影的长度,节目不仅能够清晰地叙述…  相似文献   

3.
李斌 《青年记者》2007,(15):50-51
风友炮轰朱军,说朱军的绝招就是哭。我的看法是,朱军“哭”是一种主持艺术,或者说是风格。这种风格在《艺术人生》前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默罗,二战期间美国最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主持的《这就是伦敦》,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他站在被德军轰炸后的废墟前,用略显抽注的颤音向观众们播报,让多少观众热泪盈眶。我们必须承认,在一定的时空里面,调动观众情绪、吸引观众注意的最好方式之一,是煽情。  相似文献   

4.
进入央视10年,朱军主持了8届春节晚会。今年1月21日大年三十的春节晚会上,朱军不仅主持晚会,而且与冯巩、周涛等表演了相声,后来还得了个一等奖。但是朱军的一个小口误还是引来了不小的“波澜”。在今年春节晚会零点钟声敲响前,他误将“猴年”说成了“羊年”。1月26日,朱军表示,发生这样的错误是自己现场临时发挥心情紧张所致,但他依然觉得自己在晚会中的表现算得上优秀。谈及这次错误,朱军的心情有些沉重:“这是一个低级错误。”他说零点钟声敲响前原本没有他的台词,但是当倪萍说完台词后,离钟声敲响还有20多秒,“如果大家在那里干等着,局…  相似文献   

5.
2005年7月12日,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代表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参加了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首届“金话筒论坛”,以纪念中国电视主持人节目创办25周年暨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诞生25周年。此次“金话筒论坛”也是第三期“十大栏目名主持讲座”活动之一,参加论坛的演讲嘉宾是自1993年“金话筒奖”开创以来历届“金话筒奖”金奖获得者的代表———杨澜、汤聪、刘忠虎、敬一丹、徐浩然、董卿、朱军、张越和王小丫,他们以《我们如何走得更远》为主题,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实践从不同角度对主持人行业现阶段面临的困…  相似文献   

6.
这一阵儿朱军倒霉了,媒体拿他开涮,“下课”的呼声很高。是不是因为《艺术人生》质量下降了?是不是因为他有引起众怒的言论?好像都不是。有人说,是因为出现了毕福剑,出现了《星光大道》。或者说,因为毕福剑在《星光大道》中的表现和朱军在《艺术人生》中的表现有了对比。有比较就有鉴别。于是,也就有了朱军“下课”的呼声。朱军和毕福剑,是怎么比出来的?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朱军坐着,毕福剑站着。坐着是静态,站着是动态。观众看电视,自然对有动感的画面更感兴趣。朱军的节目感情充沛,有时候让人哭,有时候让人笑。毕福剑的节目,让人喜怒哀乐全…  相似文献   

7.
王莉 《传媒》2003,(4):45-46
朱军,这位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从军营中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位优秀节目主持人,其间的艰辛跋涉和酸甜苦辣足以让他刻骨铭心。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朱军出生于甘肃兰州一个军人家庭,兄弟姐妹七人。像中国众多的多子女家庭一样,家境贫寒。16岁高中毕业后,朱军为了尽早独立,减轻家里的负担,选择了入伍当兵。  相似文献   

8.
李骏  舒云 《传媒观察》2006,(10):43-45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过后,在中国的某一大型社区立即就出现了一则关于“朱军现象—央视独特的风景”的评论性文章,其内容主要是提出对当今最红的央视主持人朱军的各种不满之处,此作者在每条他认为的所谓的“罪状”里还列举了各种事实、例子加以证明,此评论文章一出,立马就引来了  相似文献   

9.
我爱我家     
我、爸爸、妈妈,组成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我,一名中学生,在学校是班里的中队长;在家里是一个快乐的“小公主”。爸爸在教研室工作,在我的记忆里,他似乎没有节假日。妈妈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为师以来勤勤恳恳甘为人梯,整天起早摸黑,哎。她太辛苦了。每天晚上,是家中最热闹的时候,妈妈在厨房用锅碗瓢勺演奏着交响乐,她拿起手杖(筷子)敲打着“打击鼓”(碗)演奏着动听的音乐。爸爸在客厅里看杂志,哎。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着迷。我,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做功课。“妈”我扯着嗓子大喊,“哎。我马上就过去。”妈妈一边准备…  相似文献   

10.
《中华读书报》2月20日刊载一位家长的文章说,《北京少年报》2002年1月——2月寒假合刊新开辟由“大豆先生主持”的“成人不宜”栏目,是“人类不宜”栏目。比如其内容有:一位署名“轰天大使”的,一早“就把教室的门用自己带来的锁给锁上,然后再偷偷跑回家去睡它一小觉,等睡足了再到学校,哈哈!大家都在玩哪——进不了门呀!”有一位自称“制梦者”,竟想“偷偷在他们(同学)的水壶里放一点摇头丸”。  相似文献   

11.
《新闻天地》2007,(10):50-50
《终端家园》像一朵淡雅的新花,展现在我这位《新闻天地》的老读者面前,不由得连声为这个栏目叫好。这组稿件共有4条稿件,分别介绍了4位在一线从事销售“芙蓉王”、“白沙”的“小老板”,然而。读了之后深切地感觉到“小老板”不“小”,自强不息精神可敬!  相似文献   

12.
《记者下连当兵札记》专栏,是本报继《记者蹲连》、《记者代职手记》之后,连续推出的又一个贴近基层官兵生活的专栏。一年之中,先后有9位记者下连当兵,写出了10组44篇当兵札记,感情真挚,朴实生动,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被赞誉为“最受基层官兵欢迎的栏目之一”。去年第四季度,该栏目又获得了社长奖。回顾开办这个专栏的过程,作为栏目的责任编辑,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记者们的精品意x与敬业精神,是办好这个栏目的可靠保证。一张报纸好比~家商店的橱窗,缺少“精品陈/jtl””、便会失去顾客光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竞争力。按理说…  相似文献   

13.
7月19日,崔永元、朱军、李咏等央视名嘴痛陈内地电视综艺节目的低俗化趋势,《超级女声》被作为“低俗化”的典型代表遭到一致抨击。与此同时,一档同类型节目《梦想中国》在央视火热播放中。  相似文献   

14.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2021,(1):M0001-M0001
“盘点”并不是常设的栏目,却是每年年初几期的重点。图书出版有一个有趣的“内化周期”,一本书出来了,要几个月或者一年后才会真正产生影响力。所以,盘点栏目是很多读者包括图书馆喜欢的栏目。一位北京的图书馆领导告诉我,这个栏目乃是他们每年给读者推荐好的思想类、学术类图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琼 《视听界》2005,(1):48-51
2004年8月,中央电视台对旗下名牌栏目和名主持人的品牌价值做出首次测评。《新闻联播》名列“最具价值栏目”第一位(品牌价值26.6亿元),其次还有(《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幸运52》和(《开心辞典》等栏目。《幸运52》的主持人李咏位居“最具价值主持人”第一位(品牌价值4亿元)。  相似文献   

16.
程世来 《新闻世界》2004,(10):19-21
一个人能从事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是一种幸运,能从自己喜爱的工作中收获到感动和快乐更是一种幸运。“庐大姐”柳溪就是这样一位幸运。今年9月初,记几次电话联系在合肥人民广播电台《庐大姐拉家常》栏目主持人柳溪,想请“庐大姐”谈谈,这位“庐大姐”如约来到记办公室和记拉了回家常。  相似文献   

17.
汉语同音字多,未必是好事,电话通知“全部来”,听成“全不来”,满拧。也巧,几天内收到三封信,都有一个词儿:捅娄子,但写法不同。一位文化界的老友写的是:“此间会议,领导又说千重要万重要,不捅楼子最重要”作“楼子”;一位报界编辑写的是:“老总告诫,谁捅漏子,谁负责”作“漏子”;一位期刊编辑写的是:“言论栏目难办,怕捅娄子也”作“娄子”———那么,到底是“楼子”“漏子”,还是“娄子”?便查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倒是都作“娄子”,《中国俗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却作“捅漏子”,并特意加…  相似文献   

18.
对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崇拜我没有年轻人“追星”的狂热,因此,对周涛和朱军等主持人同时又当2004年春节文艺晚会演员的现象有点遗憾;你们已经很出名了,能否让让有实力而又未出名的新人亮亮相,当然导演首先应有这种义务。一个国家的电视台主办的且又是一年仅一  相似文献   

19.
沛县电视台对农栏目《农村科苑》创办以来,从栏目自身的定位、内容到运作形式,都以追求“三贴近”为特色,成为沛县电视台的一档精品栏目,曾被评为“徐州市十大品牌栏目”和“徐州市十大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20.
赵克强  陈真 《新闻前哨》2002,(11):33-33
栏目是报纸各个版面的骨架,没有栏目,报纸的版面就有如一团乱麻,主次难以分明;栏目更是报纸的品牌,没有好栏目,报纸就难以创立名牌。在狠抓队伍素质、稿件质量的同时,咸宁日报长期不懈地把抓好报纸版面的栏目设置作为一件重要工作来做,想方设法力求让“亮点”更亮。设置“支撑点”本着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咸宁日报努力发掘地方特色,力求既凸现党报特色,又提高宣传水平,给报纸设置了几个“支撑点”——各种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栏目。一、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设置栏目。咸宁地处山区,农村科技相对滞后,在8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