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从宋代开始,就己经有人怀疑传世的《顺宗实录》出自韩愈手笔。清人沈钦韩则认为韩愈所修的《顺宗实录》即宋人所称的详本早已亡逸,今传本即宋人所称略本为韦处厚所撰。本文根据唐代史料和韩愈本人的文集,详细考察了《顺宗实录》的撰修、删削经过以及后代流传的情况,断定详本为韩愈原修本,略本为路随删削本,详、略二本都是韩愈手笔。并以《通鉴考异》等书为线索,在《册府元龟》中勾稽出已经亡逸的详本佚文若干条,以显示详本的原貌及其被删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章考辨了《顺宗实录》的真伪、被修改的真实原因,修改后的《顺宗实录》与今天我们所见之《顺宗实录》的关系,以及它的史料价值和韩愈的史识等。  相似文献   

3.
<正>自唐宋而降,关于《顺宗实录》撰者的问题几无人提出异议。清沈钦韩首倡今存《顺宗实录》非韩愈撰说,他针对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所称“详本”、“略本”写道:“韦处厚先撰者三卷,昌黎后撰者五卷。略本是韦,详本出韩”。他以今本《顺宗实录》与《考异》相校,发现“无一事与详本合而适合彼所称略本”,从而得出今本“非韩公本文”的结论。根据这个结论,今本当出于韦作。  相似文献   

4.
据唐《顺宗实录》卷二记载: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官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  相似文献   

5.
谢志勇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7):97-98,122
韩愈兼善史笔,本"实录"之精神修撰《顺宗实录》,记载顺宗朝种种腐败的人和事,既为奸佞暴戾之人,亦为忠勇直谏之士立传;记事书法,必无所苟;一事之叙,必溯原委;一人之见,具详生平。《顺宗实录》虽没有充分展现韩愈的史才,但其史传文学的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6.
《卖炭翁》中的主人公原型是个卖柴人(年青人)。据后·韩愈《顺宗实录》载:一次,一个青年农民用驴驮着柴火到市场卖,恰被从宫廷里出来采购的宦官看中,宦官竟以几尺缯(丝织品)充当代价,令其送进宫去。事隔数日,那青年农民又碰上宦官用同样的办法“买”他的柴。那青年农民把上次给的增退还给宦官。宦官宽厚颜无耻地说:“缯,宫里多得是,要给就把你的驴子给我们吧。”边说边去牵驴子。那青年农民怒不可遏,顺手提起一根柴棒向那些宦官横扫过去,吓得他们抱头鼠窜,落荒而逃。白居易的《卖炭翁》,改青年人为老翁,改卖柴为卖炭,改…  相似文献   

7.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德宗病死,顺宗继位,以王叔文为领导,以“二王、刘、柳”为核心的政治革新集团掌权,着手进行改革,遭到大宦官和一些藩镇、朝官的强烈反对。以俱文珍为代表的大宦官反动势力,勾结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并与朝臣杜黄裳等配合,先迫使顺宗立李淳(后改名纯)为太子,接着迫使顺宗让位给太子,这就是宪宗。宪宗一上台,就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次年杀之),王伾为开州司马(病死于贬所)。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及韦执谊八  相似文献   

8.
韩愈《平淮西碑》被推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因其文以古体撰写而不符合当时公式文体写作要求,也与其自身人事关系复杂,多得罪于军阀、宦官和权贵有关,更主要的还是受到当时政治分野中各派之间权力斗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实录》是记录一朝帝王军国大事的编年体史书.《则天实录》就是记录武则天当政和履行武周皇帝权利时期的编年体史书.唐代诸帝《实录》流传至今的唯有韩愈撰《顺宗实录》5卷,收录于《韩昌黎集》之中,其他《实录》无存,只有在正史中的著录信息.据两《唐书》及《宋史》等史书记载,《则天实录》有多种,编撰者不同、刊刻年代不同、版本不同,歧义颇多.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偶然的,必然有其内在的原因,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文章拟从《则天实录》的修撰、版本、内容等方面复原早已佚失的《则天实录》的概貌,以就教于方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10.
唐后期由于宦官势力的极度膨胀,大大地压制了以宰相为首的士人朝官团,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遂引发了所谓“南衙北司之争”,即以宰相为首的南衙朝官与以枢密使、神策中尉等为代表的北司宦官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唐代枢密使由宦官担任,在宦官专权的彤势下枢密使的权势与地位发展到极至。身为宦官集团最重要的成员之一,枢密使是作为非宦官身份的外朝官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但事实上,由于枢密使在政治中枢的特殊地住使其成为许多外朝官员巴结的对象,同时枢密使与宦官集团的另一权贵——神策中尉之间又时时有权力之争,这就使南衙北司之争复杂化,对唐后期政局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 999年 ,卞孝萱、杨友庭和任晖三位先生 ,分别在《文史知识》和《周口师专学报》上发了关于韩愈对“永贞革新”的态度及对《顺宗实录》评价的文章 ,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卖炭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公元七七二年——八四六年)壮年时期的名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一个卖炭老人横被劫夺的不幸遭遇,尖锐地揭露了宦官依仗权势掠夺民财的暴政,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李唐王朝经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后,国势渐趋式微,到唐德宗、唐宪宗年间,更是政治混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激烈。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八○八年),白居易被调回长安,经过殿试,授官翰林学士,不久又被任命为左拾遗。左拾遗是谏  相似文献   

13.
宦官伪造的《文宗遗诏》规定裁撤仙韶院,这反映了宦官势力对仙韶院的排斥,说明仙韶院不仅是个提供娱乐的乐舞机构,它还在文宗时期的政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一方面,文宗利用仙韶院观乐、赏赐乐曲等机会笼络大臣,抵制宦官势力膨胀。另一方面,受文宗宠信的乐官干预政治,牵涉到立储,尤其是武宗的继位问题。仙韶乐官因此受到拥立武宗的权宦的仇视,《文宗遗诏》的规定正是宦官势力夺储揽权,铲除异己的举措。它也是政治斗争胜利者对败亡者的安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明太祖不许内侍识字之说,见于王鸿绪《明史稿》和张廷玉等《明史》,而《明太祖实录》不载。《明太祖实录》于宦官机构建置沿革和太祖对前朝宦官窃权干政的评论,均详加记述,独不载这一并非无足轻重的禁令,殊难索解。成书早于《明史稿》、《明史》的《国榷》、《明史纪事本末》、《明书》诸书也均无记载,这当然不是偶然的。曾参与《明史》的后期编撰工作的杨椿,在他的《惠帝论》一文中,列举明太祖时先后  相似文献   

15.
张居正     
张居正(525~1582),明朝大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嘉靖进士,授编修;不久领国子司业,旋迁侍裕王部讲读。穆宗时,任北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总裁《世宗实录》,进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穆宗光,他与宦官冯保合谋,还高拱,代为首辅。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国事都由他主持,前后当国十年。在任期间整饬吏治,加强边各,改革港运,丈量土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一条鞭法,使封建政府的财政情况有所改善。加强内阁和六部事权,裁省冗官等,朝政为之一新。死后被宦官张诚诬劾,遭削籍抄没,子弟戍边。嘉宗时,复官…  相似文献   

16.
韩愈和柳宗元关于"史官"之职产生争论,实际是柳宗元对韩愈产生误会所致,韩愈回信说明原委,柳宗元理解并心悦诚服。二人均是心怀坦荡,坚持正义之君子。韩愈终于完成《顺宗实录》之编撰,对于客观记载那段轰轰烈烈之历史原貌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柳在王叔文集团中实际排名较后,两《唐书.刘禹锡传》于二人在永贞革新中的地位与作用,因突出传主地位,容易造成"误读"。本文从王叔文集团名次排序、武元衡与刘、柳之关系、王叔文集团的内外往来关系、刘柳之交、《顺宗实录》之公案等角度,通过多重考辨,试图对"二王刘柳"并称再作检讨。  相似文献   

18.
唐代南衙泛指以宰相为首的朝官集团,北司是指以神策军中尉和内枢密使为首的宦官集团。两大集团势力的消长对唐中后期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北司势力的膨胀和南衙势力的削弱,导致南衙对北司的依附,使唐中后期外朝士大夫集团对宦官势力的制约大大削弱,是宦官专权局面得以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叶燮的《原诗》产生于对清代顺康时期诗学宗尚的反思过程中。《原诗》的理论集中在对四对范畴即“源流”、“正变”、“盛衰”、“因创”的解释上,以“变”为核心,梳理诗史发展源流、评价唐宋诗的价值。《原诗》为宋诗的广泛传播确立了理论基础,是清代诗学摆脱狭隘宗唐宗宋的朝代之争,走向融通唐宋阶段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是比较特殊的朝代。元朝除用蒙文编修史书外,也很重视用汉文编修当代史,像实录、列传等等。元朝汉文当代史的修史机构是翰林国史院,其前身是翰林学士院与国史院。元朝官修汉文当代史的主要成果是到朝实录的编纂,按进呈时间可分类为五朝实录、世祖实录、三朝实录、仁家实录、英宗实录、四朝实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