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是活人,大概总要吃饭。虽然每个人都离不开吃,但真要说起“吃”的花样,恐怕没有谁能比得上围棋高手们……  相似文献   

2.
同钓有缘     
去年夏末的一天,我到市场上买小米,准备用药酒浸泡后钓鱼打窝。我问老板两种小米哪种便宜,老板反问我是人吃还是喂鸡,我说钓鱼打窝,老板笑着说:“半小时前也有一老头来买小米,说是钓鱼用。鱼还吃小米?”我告诉他是加工后打窝诱鱼。老板健谈,又说:“刚才买米的老头跟我讲价,说找到一个钓鱼的好去处,鱼好钓,钓多了吃不了就拿去卖,每天卖鱼就能挣一二十元,要是米价便宜以后会常来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忙问那老头是哪里人,在什么地方钓的鱼。老板说:“哪里人不知道,钓鱼的地方好像在黄泥沟(排洪道名)附近。”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吃鱼     
钓鱼的人常说:“钓鱼的人不爱吃鱼”。这可能是鱼吃多了,产生了厌腻感,情在理中。但也有钓友这样反映:“平时钓的鱼太腥了,特别是人工饲养的淡水鱼,不但有腥味,而且还有一股很重的泥土味,别说吃,就是闻一下,也会倒胃口。”所以,很多钓友感慨:“如果鱼没有腥味和泥土味的话,那么爱吃鱼的人会更多。”  相似文献   

4.
夏雨龙 《钓鱼》2008,(2):47-47
鳑鮍身体泛着红晕间有蓝色闪光,是名副其实的水中蝴蝶。在鄂东南,鳑鮍因其中看不中吃故有一个不雅的外号“屎广皮”,并由物及人把那些长得好看但没啥能耐的人谑称为“屎广皮”。鳑鮍实在太小了,很小有单个体重超过25克的,上不了讲究实在的钓手们的盛宴,垂钓鳑鮍常为人所不屑不齿。曾有人说.“屎广皮这么小,你也钓得起劲么?”我言之:“不是鱼小,是你心大。”  相似文献   

5.
试应手     
苏延二段 《围棋天地》2010,(23):114-115
苏小驴VS王老虎苏避,性格倔强懒惰,老爸赠外号苏小驴.下棋时期吃得多却很瘦,上了大学,体重猛增,苏小驴变成苏胖驴——据某人说,可以当成“盲人摸象”的“道具”啦。  相似文献   

6.
谭敦民 《健身科学》2005,(12):37-38
你吃的菜,是转基因的吗?相信绝大多数人回答是“不知道”。菜市场上卖的拇指头般大小、既可当蔬菜又可当水果的“圣女果”(又称小柿子、珍珠蕃茄),吃起来味道不错;巴掌大小的鲜嫩“奶白菜”(又称娃娃菜),不仅长得嫩白好看,吃起来也没了一般白菜的水味;还有个头比拳头还大的“太  相似文献   

7.
生日派对     
最近,单位附近的超市搞一个什么“周年店庆”,只要在超市生日周里出生的人,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和会员卡,就可以去另一个蛋糕吃。我忽然发现,最后一天正好是我的生日,于是我也去了。蛋糕到手,果然不出所料,只有巴掌那么大。反正这也行,免费的不吃白不吃,于是我就坐在超市门口的花坛上猛塞了起来。后来我居然吃不了,这真没想到,于是我拿着剩下的蛋糕回了单位,给座位周围的几个漂亮女同事吃了。她们都说我拿“狗剩儿”糊弄人,可她们吃的时候却一点也不含糊。晚上整理欧锦賽的资料,突然发现很多球员都是在赛事期间出生的,数量之多让我大吃一惊。其实葡萄牙足协挺不会办事,也应该给过生日的人蛋糕吃,这样显得多温情脉脉。  相似文献   

8.
体坛素有“一招鲜,吃遍天”之说,“招”者,技、战术之谓也。“一招”即“人无我有”之技,绝活、特长,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夺冠问鼎不可或缺的。赛场上有“一招”是十分必要和很可宝贵的。 赛场上的“招”是用来对付对手的。“一招鲜”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少,二是新。因为少而新,所以一两次使用,对手摸不着头脑,可以频频得手,如全国足球甲A联赛第一阶段中,上海申花队的“抢、逼、围”屡屡告捷,“吃”了不少对手,尔后就不那  相似文献   

9.
居田 《钓鱼》2005,(7):46-46
小于长得乖,细里细气,大概是天府之国的白米吃得不少。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偏偏长了个“兔儿嘴”。说是“兔儿嘴”,外人却看不出来,惟有一个人最清楚?……漂亮的护士小姐!  相似文献   

10.
王祥法 《中国钓鱼》2004,(10):41-41
在日本,80%的人有把钓到鱼做成鱼拓的经历,市场上有专用的工具、颜料、纸张及书籍出售,鱼拓已成为人们垂钓之后的另一种艺术享受,前些时读日本《鲫鱼专科》杂志,内有一篇题目为“中国文化:钓:吃”的文章,讲述在中国的垂钓经历,文章最后两句是“中国人当然不会把鱼放回去,无疑他们是要带  相似文献   

11.
刘少才 《钓鱼》2005,(8):41-41
“毛里塔尼亚三大怪:土地不长莱,吃乌鱼会发呆,手抓食物不奇怪。”这是我们船员给总结出来的。土地不长菜,是指这里大部分土地面积被沙漠所覆盖,别说长菜,什么都不长。手抓食物,是这里人用餐习惯是用右手抓,不用刀叉更不用筷子。而当地人视乌贼鱼为”木头鱼”,是不食用的,他们认为吃了这种鱼的人就会变笨、变呆。这正好为我们船员提供了钓乌贼鱼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垂钓》2005,5(7):8-9
鲁迅先生对所谓的“勇敢”曾有过一段经典的评论.大概如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蜘蛛也应该有人吃过,只是因为它不好吃,所以后来便无人问津了。直到今天,人们说起开路先锋之类的角色,总会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代之。  相似文献   

13.
女性生理周期的不顺包括“早来”和“迟来”两种,就是依据个人生理周期来算,早来5天以上或晚来5天以上,就是生理不顺,表示身体与精神有了不平衡的现象,这时可以从饮食方面加以调整。月经时常早来的人,应少吃辛香料,少吃肉,少吃葱、洋葱、青椒,多吃青菜,吃饭前要按摩耳朵祛除疲劳,内心如果有不安和紧张情绪应及时化解。若月经总是迟来,宜少吃冷食多吃肉。经期第一二天最好吃姜炒鸡肝或猪肝,多服用补血的食品。另外,在月经前、中、后3个时期,若依据当时的身体状态而采取适当饮食,也可调节女性生理、心理上的种种不平衡,同时…  相似文献   

14.
时下,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因贫穷落后而形成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错误观念已经没有了市场,而“爱清洁,讲卫生”已成时尚,这倒无可非议。然而目前许多人走极端,爱洁成癖:手洗了又洗,单用肥皂还不行,还得用添加了杀菌药物的肥皂才放心;碗筷非得用开水烫一烫,才敢用;吃东西更是挑剔,蔬菜没有虫眼不敢吃,怕有农药,有斑呀点的不敢吃,怕有细菌病毒;如果偶尔出现些腹泻,马上就得使用抗生素,一种药还怕不行,这个素那个素的一起上,来个大包围。这种生活方式最为那些崇尚时尚的人所响应。这并不是说爱清洁、讲卫生有错,…  相似文献   

15.
我们也叫顺嘴了,管韩文海叫“大海”。万达队里都这么叫他:“大海”——听上去有种让人放心的感觉。“大海”是守门员。 过两年,我们也许可以称他为“著名的守门员”。大海前些日子上了戚务生国家集训队的名单。戚务生一定又找回感觉了,他也觉得“大海”这名字听起来令人放心。 其实大海的表现就是这样,张恩华跟他最哥们儿,最了解他的实力及一切,所以张恩华就经常大胆地助攻,他进了好几个球,第一个应该感谢的就是大海。 大海大手一挥,“黑子,顶上去。”意思是,后面有我呢。 那天跟大海一起吃午饭,大海只吃虾爬子,不知道吃了多少,反正吐的虾皮子有半尺多高,来晚的人没捞着吃,有人替他解释:“这玩意吃多了能变成‘八爪鱼’。”  相似文献   

16.
“即使外国选手吃,我们也不吃;即使吃了查不出来,我们也不吃;即使拿不到金牌,我们也不吃。” 吃什么呢?吃违禁药物,也就是兴奋剂;为什么违禁药物还吃?自然是为了金牌。去年有30多瓶“阳性尿样”,就是为了金牌而玷污了金牌。所以国家体委上述的三个“即使”,三个“不吃”,是对金牌上的秽物的清洗,也是对多年来蒙蔽在金牌观念上的污垢的清洗。  相似文献   

17.
王孔兴 《棋牌世界》2004,(12):43-43
区分是“献”还是“捉”,要严格掌握“献”的定义。凡走子符合“献”的条件,应优先考虑对方的子吃去己方所“献”的棋子,否则,即按己方的子吃去对方的子处理。  相似文献   

18.
罗有祥 《垂钓》2002,2(6):27-27
第一次用“锦龙”是2001年4月底。我与几位钓友前往大泉沟水库,垂钓一小时后还没见鱼影。我突想起包里放的“锦龙”鱼饵,取出一包后撕开,一股浓香扑鼻而来,使人闻之都欲吃上一口。我用“锦龙”饵与白面、棉籽饼粉按1:1:5搓成乒乓球大的两块投入窝中,然后直接用“锦龙”饵与白面1:1水搓后挂钩入水。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钓鱼人部落”里好热闹,“我钓我吃”家常鱼馆开张了。一不请名厨大师傅出山,二不用皇家御膳谱指导,咱钓鱼人的鱼馆就请咱钓鱼人掌勺。今天请的是北京农科院的李增玉钓友,他会钓鱼,又会做鱼吃鱼,还格外注意科学膳食,他的“油浸鱼”算是抛砖引玉,希望钓友们部能将自家饭桌上那道最拿手的鱼菜端出来让大家尝尝。——编者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鲢鳙属中上层鱼类,也就是说它们活动或觅食主要是在中上层水域,这是鲢鳙的习性,下底索饵对于鲢鳙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垂钓者们最习惯、最方便、最快捷的垂钓方式则是用手竿底钓。人们喜欢钓底,而鲢鳙喜欢“悬吃”,这就产生了一对矛盾。如何能解决这一矛盾呢?那就是选择陡坡。在陡坡上钓鲢,饵能触底,对钓手来说是“底钓”,而对鲢鳙来说则是“悬吃”。这既方便了垂钓者,又方便了鲢鳙,正是“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