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古诗词教学通过吟诵的方法如何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下面结合《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的教学实践探究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一、朗读激趣,感受诗韵1、课前预习,搭建"诗心"共通的桥梁由于古诗词创作年代久远,因此学习古诗词必须重视课前预习。除了课前朗读本词,我还要求学生预习时朗读课下注释,初步了解这首词的内容。同时,学生还应对作者及诗词创作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查找资料,  相似文献   

2.
<正>一、吟诵教学简介何为吟诵?吟诵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是中国人两千年来传承古典文化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汉语诗词文赋大部分使用吟诵方式创作的。根据叶嘉莹先生的观点,吟诵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吟诵既不是朗读,也不是唱歌,它介于朗读与唱歌之间。吟诵需要依循古诗词的音韵、节奏,结合自己的理解,用高低抑扬的腔调将古诗词中蕴含的感情、内容表现出来。吟诵是一个细嚼慢咽、不断回味、且在其中伴有自己领悟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在古诗词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进行古诗词的吟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旨在研究在中职院校语文课堂上如何有效地进行古典诗词吟诵教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艺的发展历程中,古诗词和音乐交相辉映,在当今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有大量的古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怎样将二者更好地融合运用在课堂中,让音乐鉴赏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从了解诗词与音乐的创作关系、通过吟诵体验诗词音乐的韵律以及体验诗词音乐的意境等三个方面进行实践,能更好地达到构建多元化音乐课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创作背景对学习语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创作的背景,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学习内容。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讲授诗词类学习内容时,会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做深入研究,这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文化内涵。了解之后再教授诗词内容,教师的内心会底气十足。否则,教师只是把诗词简单地译为现代文,那么初中生学习古诗词时通常以为背诵诗词全文、了解诗词释义即可,往往学习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对诗词理解不透彻,有的甚至不正确。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诗词都是编委们精心选取的,在众多诗词中精选的内容一定不只是想让师生背诵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6.
诗词教学在诗教传统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学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与参与意识。诗词教学必须改革,要注重师生的创作实践,要通过恢复吟诵、互相点评、古今对比分析、广泛阅读及利用网络资源等手段提升学生欣赏与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理念也由之前的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古诗词鉴赏是中小学语文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环节。我国作为自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基础教育中,更应当正确意识到诗词吟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文章基于目前中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现状,重点剖析了如何有效发挥语文教学中的诗词吟诵的积极作用,希望能够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读诗,是一种美的享受,它能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让学生的人格得以提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因而,古诗词教学也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是能做好以下七个步骤,定能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使学生爱上古诗词。一、强调朗读吟诵。二、了解作品作者。三、读懂古语典故。四、把握意象意境。五、品味精彩语言。六、领会诗意主旨。七、推敲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9.
李燕 《学苑教育》2023,(3):44-46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符号,是中国经典阅读的主要素材。开展古诗词吟诵,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涵养人文素养的有效渠道。开展好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其价值已经突破了古诗词阅读教学本身,还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与德育价值。在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读古诗词语言,读出美感;要欣赏古诗词意象,感受意境;要拓展古诗词背景,感受主题;要打造古诗词文化,营造氛围,让学生学会古诗词吟诵的方法技巧并通过古诗词吟诵涵养诗情,传承和发展古诗词文化。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汉字的发展历史来看,汉字本身就与我国深厚的民族情感一脉相承,当人们在朗读古诗词时会深受诗词情感熏陶,而当人们谈起民族情感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吟诵古诗词。那么,这就说明在小学语文中,展开古诗词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小学生进入诗词文化环境,这样就可以在阅读环境的引领下,既让小学生置身其中,又提升小学生的诗词文化理解程度,从而有利于开展古诗词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1.
"情境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创设具有情感氛围的生动场景,引导学生在富有情感逻辑的生活场景中,调动自身思维体验理解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本文以《十五夜望月》为例,以吟诵教学为基础,从学生的思维、情感、兴趣、能力、经验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了基于吟诵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路径,力求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经典诗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独特精妙语言艺术,引导学生在富有情感的吟诵、朗读中,有效实现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变古诗词教学中重讲解分析,轻吟诵朗读造成的低效局面,必须重视吟诵朗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古诗词教学应从吟诵入手,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诵,充分体会古诗词的音乐美,情感美,意境美,遣词美,以达到陶冶情操,积淀语感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3.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块瑰宝。赏析古诗词,经常会强调"意境"一词。那么,何为意境呢?简言之,意境专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组合营造出无穷韵味的诗意想象空间。个别形象是构不成意境的,它必须是以个别形象组合成的整体形象,属于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诗境"顾名思义,就是诗词的意境,诗词创作出来的美好画面以及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在古代诗词中非常突出。因为古典诗词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往往  相似文献   

14.
如何让小学生热爱古诗词,让古诗词的魅力陪伴他们是当代小学语文老师的必修课。给诗词编曲进行歌唱,不仅可以通过声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古诗词,而且能为朗读和理解找到情感的共鸣点、激发学习诗词的兴趣,让孩子们乐学、爱学。  相似文献   

15.
黄继红 《广西教育》2013,(21):77-77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情感基调,不同类型文章的基调更是不尽相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时也要因文而异,找出与文章相应的朗读技巧。一、古诗词的配乐吟诵教师在古诗词朗读教学时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要素,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读出意境。如能将音乐与古诗词结合,诗词的节奏感会更为强烈。如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拥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吟诵是传承下来的一种中国传统读书方式,古代的私塾都是通过吟诵进行古诗词学习的,通过吟诵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词的内涵,熟读诗词,感受古诗词所具有的独特韵味,运用抑扬顿挫的吟诵节奏,营造一个美妙的诗词意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投入丰富的情感。本文主要探讨了吟诵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希望能够为我国教育制度改革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7.
罗雪莲 《上海教育》2014,(25):86-86
中国的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审美功能,无论是吟咏诵读还是品词论句,都既有音乐美,又有文学美。然而在课堂上,学生朗读虽然声音响亮,但经常像小和尚念经似的总是一个语调,毫无吟诵之法。如何进一步还古诗词课堂的语文味?逐步解决古诗词教学言文分离的尴尬处境?我认为,美读是很好的教学抓手。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的教学,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积累,并结合近年中考、高考相关试题出题走向,试从诗词作者、诗句字词理解、诗词鉴赏、诗词朗读等方面,论述中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吟诵是语文教学成为一种美的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本文强调吟诵在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认为吟诵得法,有助于学生感受中国诗歌所具有的强烈的声律美,有助于学生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有助于激发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共鸣。  相似文献   

20.
牛晓丽 《学周刊C版》2023,(13):118-120
古诗词吟诵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古诗词吟诵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也能使学生深入感知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美。本文主要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的实施意义,从创设多媒体情境、指导依字行腔、渗透吟诵技巧以及组织小组吟诵四个方面论述古诗词吟诵教学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人士来带有力参考,从而增强初中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