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西姆·高尔基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社会主义文艺的奠基人。他一生同情、支持中国革命,关注中国进步文艺运动的发展,同时他很喜欢并很了解中国的文化。高尔基从童年和少年时代起,就对中国发生了兴趣。他关心过中国19世纪末爆发的义和团反帝斗争和八国联军进犯天津与北京事件。高尔基在当年7月曾经写信给作家契何夫:“一同到中国去吗?有一次,在雅尔塔,你说你很想到中国去。一同去吧,我非常想到那儿去,并且打算向某家报纸自荐担任通讯员工作。”他在写信给医生斯烈金的信中,非常重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反帝斗争:“要是真正宣战,那我就去。一定去。我认为这次战争具有巨大的意义。……唉!为什么我不是一个中国人!我要让你们看看什么是文明!我要从你们身上  相似文献   

2.
力量的平衡     
我在八、九岁时,写了自己的第一首诗。那时我父亲是好莱坞电影界的巨头,派拉蒙影片公司的负责人。我的母亲参加了许多次知识界组织的活动,帮助将“文化”带入声名显赫的好莱坞。我母亲看了我那首小诗后,禁不住哭了。她说:“巴迪,这首美妙的诗不会真是你写的吧?”我不好意思地、结结巴巴地说是我写的,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母亲对我大加夸奖,“噢,这首诗简直是天才的杰作!”  相似文献   

3.
莫泊桑初学写作时拜福楼拜为师,十分虔诚地将自己的作品送给福楼拜,请这位前辈作家指教。福楼拜很快读完了这些作品,他读得很认真。之后,对莫泊桑说: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在你带给我的作品里面,可以看出你有某些聪明。但是,青年人,你永远不要忘记,照布封的说法,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你努力写吧!”  相似文献   

4.
迟到     
冬季的一天早上 ,某公司一位职员迟到了50分钟。他向老板解释说 :“路上结冰太难走。我每向前迈一步 ,就要向后滑两步……”老板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 ,说 :“你讲的是真的吗 ?如果是这样 ,你又怎么能够来公司上班 ?”“噢 !”职员回答说 ,“后来我打了退堂鼓 ,决定转身往家走 ,结果却来到了这里。”迟到@正华  相似文献   

5.
树中巨人     
红杉“我要把儿子的婚事办得漂漂亮亮的,知道我想怎么个搞法吗?”经常想出些怪招儿,使村里人大吃一惊,而自己瞧着他们惊奇的表情便自鸣得意的库柏先生,抓住了老朋友斯图瓦特,笑眯眯地问他。“这是你办的事情,大概要在飞机上举行婚礼吧!”“不,不,你大概猜不出来。噢,去年是不是有一棵大红杉砍倒了?”“嗯,有那么回事,那又怎么样?”“打算就在那个树墩上举行婚礼,婚礼完后,就在上面举行舞会,怎么样?这个主意够意思吧!”  相似文献   

6.
记得有一回在一位乡先生的座上,谈起清代的著作,他说:“有一个经学家说清代有两部决不朽的著作,你试猜猜是什么?”我说:“经学家所说的不朽的著作,自然是《段注说文》、《周礼正义》一类极浩博的书了。”他说:“不对!”我说:“那么,一定是《尚书古文疏证》、《考信録》,一类极精  相似文献   

7.
盲童     
呵,说吧,什么叫光明, 我永远不能欣赏;什么是“看”的幸福, 呵,请告诉你那可怜的童盲!你谈论光怪陆离的见闻, 你歌颂光辉灿烂的阳光,我感受了他的温暖, 但昼与夜,他究竟是怎样划分?  相似文献   

8.
是否观看过小孩子骑木马,快乐的转着一圈又一圈或曾留心听着窗外的雨声轻轻敲击地上的石板?是否追随过蝴蝶凌乱的飞舞,或曾凝视夕阳淡入天边深处?放慢你的舞步吧,不要跳得那么快,时光短暂,音乐将不再。是否每天奔波着日子如飞?当你问“你好吗?”,可曾听见回应?一天过去,躺在床上,是否还有明天的千百琐事,在脑海里萦绕飞翔?放慢你的舞步吧,W O R LD C U LTU R E不要跳得那么快,时光短暂,音乐将不再。是否告诉过你的孩子,我们明天再做?而在你的匆忙之中,忽视了他的落寞?曾否疏于联络,美好的友谊就这样消亡,因为你没有时间打个电话说声“…  相似文献   

9.
《北京日报》今年6月24日有一篇题名《想起彭德怀的“害怕”》的文章,上海《报刊文摘》(7月2日)加以摘要介绍。我看的是《报刊文摘》,读了几遍,爱不忍释。文章说,巴金曾经描绘彭德怀给部下讲话,“像长者对子弟讲话。”彭总看了觉得很不自在,他给巴金写信,建议将这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彭总说:“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文章的作者说:“原来,彭总是害怕颂扬啊!”  相似文献   

10.
一苇 《大理文化》2009,(Z1):124-125
2008年初夏的一天,我正在电脑前写小说,手机忽然震动起来,吓我一跳,原来是大理市银桥镇副镇长刘利华的电话。他说:"龙哥,我们鹤阳村的环保学校开课,你也来听听吧!"  相似文献   

11.
今天是1998年的最后一大,人忽然有了一种岁末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哪里?是不是仅仅由“岁末”二字引起?如果日历上不标明今天是12月31日,这一天又与别的任何一天有什么区别?而且,“12月31日”或“岁末”,是否对所有的人都能产生这种说也说不明白的感觉,我想,这恐怕就是我进入你的“精神生态”问题的一个入口处?  相似文献   

12.
雷鸣 《世界文化》2005,(4):18-18
狄更斯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休闲时经常去一泓清的湖畔钓鱼,以此缓解身体疲惫。一天,狄更斯正在一处山青水秀的水库钓鱼,忽然一位陌生人走到他的身边问道:“怎么,你在这钓鱼呀!”狄更斯直了直腰点头回答:“是的,今天很不走运,钓了半天没钓到一条鱼,可昨天也是在这个地方,却钓上了15条大鱼。”“真的?”陌生人说:“你可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这里管鱼的,此处禁止钓鱼!”说完,陌生人掏出笔写了一张罚单。狄更斯见状不慌不忙地反问:“先生,那么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作家狄更斯,我说钓了15条鱼你不能罚我的款,因为虚构是我的职业。”陌生人听后耸了耸肩,…  相似文献   

13.
1970年夏天,朱莉·安德鲁斯与布莱克·爱德华兹合作在巴黎拍了影片《亲爱的莉莉》。当时安德鲁斯忙于事业,又要操持新婚不久的家务。每当工作完毕后她就急忙往家赶。孩子们早晨起床后也不收拾,甚至连牙都不刷,真让她有点哭笑不得。早晨,安德鲁斯把孩子们叫起来,对他们说:“孩子们,快起来,让我们一起晨练。我们比赛,谁若是输了,我们就罚他。”大女儿詹妮朝气蓬勃,说:“别那么唠叨,你说话可算数?”“当然,”安德鲁斯表示。她认为,作为母亲,自己得以身作则,带动孩子们。果然,在一次跑步中詹妮超过了安德鲁斯。“你准备怎么罚我?”她问詹妮。“…  相似文献   

14.
钓鱼     
有一次,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正在钓鱼,一个陌生人走到他跟前问:“怎么,你在钓鱼?”“是啊!”狄更斯毫不迟疑地回答,“今天,钓了半天,没见一条鱼;可是昨天,也是在这个地方,却钓到了十五条鱼!”“是吗?”陌生人又问:“那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专门检查钓鱼的,这段江上是严禁钓鱼的!”说着,那陌生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发票簿,  相似文献   

15.
笑口常开     
精明猎人对一只年幼的北极熊开了一枪,虽未打中,但小熊吓得昏了过去。这时一位商人走过来要买它。猎人:“你看,这么完整的熊皮,价格要加倍。”于是商人数钱,这时小熊醒了过来,扑向商人。商人求救:“快开枪呀!”猎人:“价格可不能变!”商人:“那怎么行?你看看周围有没有更大一点儿的?!”全身心地投入电视机中正播一部悲剧。掉泪的吉姆太太见佣人柯丽小姐在傻笑时,便教训对方:“我对你说了无数次,凡事都要全身心地投入才好!反正你也看不懂,快去给我放洗澡水吧。”过了好一会儿,还不见柯丽从浴室出来,吉姆太太走过去一看,只见柯丽泡在澡盆中。…  相似文献   

16.
杨凯 《华夏文化》2012,(4):63-64
我十分想念你。听说你身体与精神都健旺,很是高兴。我想望望你,但又胆怯,因为你一再嘱我写的《桥》到今日还无着落。觉得对不起你对我殷切的期望。然而我还是那句话必写出!只要要晚一些。我把这情况也告知李致,这次川剧来京,我费了点时间,还有其他接待事宜也耽误我。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在离开博韦尔学校以前,就已经和杰西·钱伯斯,他书中人物米里亚姆的原型,成为朋友了。他们在哈格斯农场厨房的一间小屋里一起做作业。他常常先做完,然后就在一些小纸片上写些零散的诗句和整首诗,写完也总是随手乱丢。一个星期日的晚上,我妻子和女儿正做晚饭时,我们坐在炉火两边聊天。他突然探过身子大声说:“威利,我将要成为作家了。”我吃了一惊,说道:“是吗,伯特?好啊,如果你认为你有写作的才能,那就干吧。你必须做好经受得住几次退稿的准备。但是只要你有才华,某家出版社会发现你的才华的。”他回答时脸稍微红了一下:“我有创作能力!我知道我有。”我把这句话当做是一个知道自己聪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朋友,假设我们现在共同乘坐在“公元2000·中国龙年”的化旅游船上,在北京这座东方古都的化湖泊里泛游。我若问你——长城的印象如何?你会说OK;故宫呢?你会说OK;天坛、北海、颐和园……呢?你还会说OK。那么,现在我再引你游览一个具有历史化特征和审美价值的去处——恭王府花园。你一定会说OK!也许你说我去过了,那我保证你会再一次说OK!  相似文献   

19.
房子啊房子     
北雁 《大理文化》2015,(3):21-37
1刘金华又一次和媳妇致气了,一副脸好似摔过的布袋一般,全无一点颜色。媳妇给他泡好的茶他不喝,吃饭时给他碗里夹菜他不吃,不吃也就算了,还幅度极大地把菜夹还媳妇碗里,夹回去也就夹回去吧,却还狠狠地骂上一句:谁稀罕了!这么一个来回,全家人都看见了,母亲于是就问:又怎么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隔三岔五的老是吵嘴闹架?刘金华倔得很,愤愤地说您别管!  相似文献   

20.
英伦行(三)     
正"你要去巴斯!"当时在丽兹家,我问她可以到哪里旅游的时候,她斩钉截铁地回答。哈!我说:就是《坎特伯雷故事集》里那个巴斯老妇的巴斯吗?那个骑着高头大马,戴着阔边帽,穿着红色长袜,结过五次婚,仍然与男人们打情骂俏一同去朝圣的巴斯妇人吗?丽兹也大笑。后来有个在这里做博士后的女士也极力推荐巴斯,说巴斯很美,即便是在街上走走感觉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