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6月17日,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学研究所与《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汉学研究:海外与中国”学术座谈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会议厅召开。北京语言大学黄卓越教授主持了会议,韩经太教授做了中心发言。此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联络在京的学者,研讨汉学研究近期在国内外发展的有关态势,及如何加强汉学研究界学者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以共同推进汉学研究的进展。会间,被邀专家与北京语言大学的学者们在汉学研究这一学术领域内,展开了广泛与深入的交流。本次座谈会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地探讨。一关于汉学的概念、名称与学科范…  相似文献   

2.
11月 1 5日 ,北京语言大学举行隆重仪式 ,为孔子圣像揭幕 ,此圣像系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所捐赠。北京语言大学同时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孔子与世界文化”学术研讨会 ,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研究他对中华文明及世界文化所做出的特殊贡献。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曲德林、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出席了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来自海内外的 40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会 ,北京大学陈来教授、清华大学葛兆光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黄卓越教授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在中国高等院校中 ,北京语言大学身负向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传播…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6月24日,由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举办的"表述中国:当博物展览与新媒体相遇"暨新媒体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曹志耘在致辞中表示,北京语言大学新成立的新媒体研究中心将在新媒体促进教学、新媒体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多做研究,主动走出去,与不同专业结合,与不同的新技术企业合作,寻找新的增长点与契合点。他透露,北京语言大学将借助新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比较文学研究室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了题为“中国文学理论的跨时空对话”的学术讨论会。来自古代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台港澳文学、民间文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二十余位学者围绕在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中如何进一步拓展学术视野、更好地发展学科研究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精彩的对话。北京语言大学黄卓越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党圣元研究员、文学理论研究室主任高建平研究员主持了会议。会议的讨论内容可分以下两个方面:一 加…  相似文献   

5.
2007年12月15日下午,<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邀请在京的部分重点社科期刊负责人及其骨干作者,就如何提高办刊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服务展开研讨.<中国文化研究>主编韩经太教授、常务副主编杜道明教授、前任主编阎纯德教授,教育部社科司田敬诚处长,<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胡明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学评论>副主编党圣元教授,<文艺研究>主编方宁编审,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教授、李春青教授,北京大学钱志熙教授、傅刚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教授、左东岭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华学诚教授、黄卓越教授、郭鹏教授、李玲教授、段江丽教授、张德建副教授、曾广开副教授、孙海燕博士等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所在。学习汉语一时之间竟也成为一种时尚,吸引了很多外国的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据相关报道,目前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人,大约100个国家的各级各类教学机构教授中文课程,其中教授汉语的大学有2300余所。中国迄今已接收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累计近40万人。全国已有300多所高校接受留学生学汉语,如北大、北外、北语、广外等。而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并作为留学生的主要交汇中心。在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留学生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为此,我们希望通过与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的此次交谈来了解他们学习汉语的一些基本情况,从中寻找出汉语热现象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博雅":一种人文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语言大学承担了"首善之区建设与留学生博雅教育研究"这一研究课题,该课题是"2007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之一。前不久,北京语言大学举办了专题座谈会,邀请在京的部分专家从文化和教育的角度对该项目展开讨论。下面一组文章即为部分与会人员为本次座谈会撰写的笔谈。  相似文献   

8.
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共同举办的“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文学研究与机制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20至2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学者有陶文鹏、蒋寅、李春青、陶东风、赵敏俐、傅刚、陶礼天、韩经太、黄卓越、方铭、郭鹏、张德建、段江丽、钱婉约、李玲等。会议就当前文学研究中的重大和敏感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希望在古典学科和现代生活之间搭起桥梁,为传统话语和时尚话语的会通进行有效沟通。一传统学术方法与当代学术文化之关系有学者指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基本…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12月15-16日,"全球传播和新闻教育的未来"国际学术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谢维和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秘书长陈昌凤教授代表外新史会会长郭镇之教授致欢迎辞。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于运全副主任发言。论坛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和清  相似文献   

10.
2008年4月12日,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成立仪式暨中华文化世界传播座谈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研究所特聘张岂之、曾繁仁、乐黛云等三位资深教授为学术顾问,严绍(盪)、瞿林东、张政文、王宁、杨慧林、曹顺庆、陈跃红、耿异、张西平、党圣元、张晶、王德胜、赵敏俐、邱鸣、李雪涛、刘悦迪、罗小东、李晨光等18位学界专家被聘为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1.
一所著名大学,也许没有一个著名刊物,但一个著名刊物却能够有力地帮助学校成为著名大学.1993年初阎纯德教授和我说起他正在筹备文化类研究刊物的时候,我问他用什么刊名,他说"中国文化研究".我说,太好了,你抢占了一个制高点!创刊艰难,办刊更加不易.阎纯德教授"十年辛苦不寻常",韩经太教授接过了这个接力棒,他们和编辑部同仁兢兢业业,把一个连学报都不是的一个普通期刊,办成了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刊物,和学报<语言教学与研究>一起成为北京语言大学的金名片."中国文化研究"没有辜负这个响亮的名字.许多学人受惠于它,我也是一个受益者.  相似文献   

12.
东亚中国传统文化暨越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届“东亚中国传统文化暨越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 0 0 4年2月1 7日—1 9日在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越国故都绍兴举行。会议由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和韩国祥明大学联合发起,并由绍兴文理学院主办。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共56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开幕式上,绍兴文理学院院长、宋代文学研究专家费君清教授致欢迎词。教育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资深教授章培恒先生代表与会专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代表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向…  相似文献   

13.
稿约     
正《中国文化研究》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NKI中国期刊网收录刊物。自199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学术规范与思想发明相得益彰的办刊理念,栏目调整,与时俱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对比于"新儒学"与"后新儒学","现代"与"后现代",对近十年来的思考发展做一省察。首先,针对的是一九九四以前的一些思想生命史的回顾,而归结于《麦迪逊手记——后新儒学的怀想》。之后,对于"新儒学"与"后新儒学"的对比区分,提出梗概。再者,随着世代的变迁,后现代的存在处境与现代及前现代并不相同,连带地,后新儒学有着新的转折、回返、承继、批判与发展。相对而言,这是由"以心控身"转而"身心一如","内圣外王"转而"外王内圣"的发展。凡此种种,又紧密关联到"存有的连续观"与"存有的断裂观"的对比。在这样的张力中,有一可能的新视点,对于存有论、知识论、实践哲学诸层面展开新的论述,进而有助于人类文明多元互动与交谈之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一、会议介绍为纪念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80周年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校100周年,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经学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经学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5日至6日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和美国的学者一百余人恭与盛会。经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渊薮。然而自上世纪始,经学却被认为与落后、封建密切相连,经学研究日见式微。近年以来,这种局面有所改观,经学对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经学蕴涵的人文情怀逐渐为人所认知,经学研究论著日渐增多,专门…  相似文献   

16.
《对外大传播》2009,(7):61-61
2009年3月20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北京设立了首个全球研究中心,为该校的学生、学者同中国各领域人士的研究合作提供一个专业的平台。该研究中心主任为著名政治学教授吕晓波。  相似文献   

17.
稿约     
<正>《中国文化研究》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NKI中国期刊网收录刊物。自199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学术规范与思想发明相得益彰的办刊理念,栏目调整,与时俱  相似文献   

18.
稿约     
《中国文化研究》是目前国内少数几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刊物之一,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平台系统发布会于2014年3月28日在北京举行。该数据库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于2010年10月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特别委托而承担的大型项目,项目具体实施单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是张西平教授和李雪涛教授。2013年10月22日,"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项目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并由全  相似文献   

20.
稿约     
《中国文化研究》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语言大学主办,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NKI中国期刊网收录刊物。自199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学术规范与思想发明相得益彰的办刊理念,栏目调整,与时俱进,精神追求,始终不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