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度报道,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度的东西,有人把它称为:“难度报道”。正因为难,就要靠规范的策划制度来保证。 策划就是从出点子到实施点子的过程。现在不少报社的老总发出感叹:需要更多的“点子主任”、“点子编辑”、“点子记者”。一个好点子可以办活一张报纸,一个好点子可以在读者中产生巨大效益。 《经济日报》报道之所以在全国读者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主要一点就是精心策划栏目和精心策划深度报道,其中在一版开设的“旧闻新  相似文献   

2.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就是报道内容不是表象的,而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度的东西,有人把它称为:“难度报道”。正因为难,就要靠规范的策划制度来保证。 何谓策划?策划就是从出点子到实施点子的过程。人们知道,对一家亏损企业来说,如果策划一个好点子可以救活这家企业,对报纸来说,要强化深度报道,提高办报质量,同样需要策划好点子。现在不少报社的老总发出感叹:需要更多的“点子主任”、“点子编辑”、“点子记者”。由此可见,精心策划深度报道是多么重要,一个好点子可以办活一张报纸,一个好点子可以在读者中产生巨大效应。 从五届中国新闻奖评比情况来看,江苏《新华日报》连续赢得5块“金牌”,他们最深的体会就是精心策划。《经济日报》报道为什么在全国读者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主要一点也是精心策划栏目和精心策划深度报道,其中在一版开设的“旧闻新篇”和二版开设的  相似文献   

3.
在采写新闻中,时常遇到通讯员让编辑记者帮他想个点子,似乎编辑记者脑子里灌满了点子。“点子”二字,有人解释为“出主意”,把这个意思借用到新闻采写上,即为采写出主意,有了好的主意,就有了正确而新颖的报道思想和准确而新奇的稿件主题。不可否认,从某种程度上说,点子在新闻采写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但是,编辑记者的脑子也和通讯员一样,都不是天生的、任何时候都能冒出点子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所以任何点子,任何主意,都不是奇思异想凭空冒出来的,而是经过艰苦的劳作和不断的实践得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编辑的点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要创新,要有竞争力,就必须有高人一筹的点子。编辑的头脑里点子新、点子巧,报道才能出奇制胜,版面才能一新耳目,甚至在读者群中引起轰动效应。什么是点子,点子是智慧的火花,是“灵感”(inspiration)。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点子就是长期积累,偶一得之的好主意。记得50年代,新华日报有个好传统,编辑记者每天早晨上班:一看、二议、三出点子。一日之计在  相似文献   

5.
点子三题     
近期一些新闻刊物“点子”说越来越多。也想凑凑热闹,就编辑的“点子”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就拟了个题目叫《“点子”三题》。即编辑如何“想点子,出点子,抓点子。”点子——并非总编的专利“总编辑的主要任务是出点子”。这是《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的名言。这种提法已得到新闻界  相似文献   

6.
何为新闻报道“点子”?依笔者看,新闻报道“点子”是记者为提高报道质量,增强报纸宣传效果,所生发的好的主意、好的建议、好的策划、好的办法等。实践证明,记者好的新闻报道“点子”,是灵感的火花,是智慧的结晶,是经验的积累,是成功的真谛。换言之,新闻报道的成败好坏,有没有好“点子”至关重要。可以说,有时候一个好的报  相似文献   

7.
编辑的点子     
报纸要创新,要有竞争力,就必须有高人一筹的点子。编辑的头脑里点子新、点子巧,报道才能出奇制胜,版面才能一新耳目,甚至在读者群中引起轰动效应。什么是点子,点子是智慧的火花,是“灵感”(inspiration)。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点子就是长期积累,偶一得之的好主意。记得50年代,新华日报有个好传统,编辑记者每天早晨上班:一看、二议、三  相似文献   

8.
想点子是编辑的魅力所在,一个称职的编辑,往往能够吸引一批记者和通讯员在自己周周。他们的吸引力来自哪里?我在观察中发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些编辑脑袋中装有不少好、新、准、绝的“点子”,对记者、通讯员谈的情况,哪些值得一写,哪些需要补充,哪些要变换角度,他们都能说到“点子”上,叫记者、通讯员心服口服,愿意与他们交朋友,搭档配合。那么,是不是说编辑的水平就比记者高呢?记者和编辑只是分工不同,不存在谁水平高,谁水平低的问题。但是,作为编辑,正因为处于承上启下,内外结合的位置,相对地说,他对编辑部的编辑意图了解得多一些,对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取向明确一些;相反,记者、通讯员在基层的时间多,对实际了解得多,掌握的新闻线索也比较多。二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果二者能够取长补短,有机结合,就能相得益  相似文献   

9.
“经济日报的点子”,此言不虚。这不,一版显著位置,一个别具一格的新栏目《采访随想录》又面世了。这个栏目是登什么稿子的呢?“开栏的话”里说得清清楚楚:记者采访归来,精心采撷与见诸报端的每每不成比例,那“斧屑”之中,不乏最为鲜活灵动、最富真情实感、也最难以割舍的东西,而《采访随想录》就是要把记者们对那些或者构思时被过滤、或者写作时被割爱、或者编辑时被淘汰的“边角余料”认真地  相似文献   

10.
《经济日报》办报的“点子”之多,新闻报道创新意识之强是新闻界有目共睹的。过去读《经济日报》,常为这张报纸的大胆创新之举所吸引,对该报总编范敬宜不免生出几分神秘感,觉得此人定有些“超人”之处,不然,哪有这样多新颖独到的“点子”呢? 近日读到范敬宜同志的文章《在“点子”的海洋里捕捉》  相似文献   

11.
5—6月间,经济日报研究所在报社编委会的支持下,征集本社人员以“关于步鑫生报道的反思”为主题进行笔谈,共征集到15篇文章。这批文章的观点各不相同,表现出一代记者编辑对新意识和新思维的追求,所谈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步鑫生报道本身。“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操纵新闻界的无形之手  相似文献   

12.
改革“灌输式”宣传十三大报告提出的“协商对话”是对我们整个宣传的要求,而绝不能理解成好象只是教给了我们一种叫做“对话”的新闻体裁。不能是只搞了几次领导答群众问之类的报道就算是搞过了“协商对话”宣传;而除过这几次领导答问的报道之外的整个宣传的其他部分跟十三大报告提出“协商对话”之前一样,仍然是因袭旧的“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宣传方式——如果这样,这就只能说是对十三大报告提出的“协商对话”尚未很好的理解,对十三大精神尚未很好的领会,因而对于必须按照十三大精神改革宣传工作尚缺乏应有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长江日报潘堂林同志在《怎样发现新闻》一书中,有段话给人以深刻启迪:“一名记者,一个星期半个月能抓到一个好线索、好点子、好题目,就是一个好记者;经常有好线索、好点子、好题目,他就会在读者中有名气。一张报纸,一天有个好点子,就会有看头;天天有好点子,报纸就会有特色。”事实确实如此。为鼓励记者多抓“好点子”,多出好作品,办出“天天有好点子”的报纸,张家港日报从去年6月起,在全社开展了以“创四好作品好文章、好版面、好标题、好照片、创特色栏目、创品牌版面、创一流市报”为主题的“四创”活动,动员和组织采编人员每月策划采编1…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新闻采访中,常常听到有这样的说法:“你有什么好点子?”“这个点子不错”等等。什么是“点子”呢?“点子”,就是主意,即在采访写作中,触物于何方?立意于何处?寓理于何事?落笔于何点?“点子”是新闻敏感最重要的体现,它的实质是:从哪个角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新闻价值,才能充分地表现新闻价值。“点子”表现在采访写作和编辑的过程中,但在采访写作中又表现较为突出。“点子”在采访写  相似文献   

15.
“特别报道”是《经济日报》一个名牌专栏.创建当年就被中央台、中央电视台摘播达60余次,收到了读者数以千计的来信来稿。那么──特别的策划意识好的策划往往是一个栏目能否脱颖而出的点睛之笔。通常报纸的做法,编辑工作大多局限于把记者的稿件编编就完事,编辑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但在“特别报道”专栏中,这种编辑与记者间普遍存在的被动与主动的关系则倒了个个儿.编辑将策划的主动权把握在了自己手里,主动贴近生活,广泛搜寻新闻线索1解老百姓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并按照自己的设想、意图、要求去迅速地安排有关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16.
赵紫阳总书记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人口控制,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我们邳县广播电视局编委会坚持抓好环保宣传,注重宣传效果。两年来,邳县广播电台编发了  相似文献   

17.
《经济日报》是一张年轻的报纸,青年记者在编辑部占了很大比例。我的同行告诉我,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和其他领导同志都很重视对中青年记者的培养。他们支持罗开富徒步采访红军万里长征路,在记者队伍中引起了“六级地震”,紧接着,驻河北记者董立国骑车采访河北四十六县,又有赵健、邓维的“西藏行”和姜洋的“长江行”……我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经济日报编辑部访问时,无论在记者调度中心,夜班编辑室,还是其他部门,仿佛置身于处处有生气的环境里。在那儿,中青年编辑、记者挑起了大梁。特别是记者调度中心指挥记者采访,编发出一组组组合报道的,竟是几个青年人。我,不由地想起两年前,安岗同志对该报青年同志说过的话:“我喜欢和青年人在一起,有人认为,青年人常招麻烦,我不这样看。我们自己都是从青年过来的,我十七岁参加革命,十九岁从事新闻工作,一直到现在。《经济日报》对青年人来说,是事业的开拓,对我来说,可能就是生命的归宿。”给中青年记者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经济日报社的一支重要力量,也许就是安岗所说的“生命的归宿”所闪现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对改革的成就作足够的估计,对存在的问题作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对改革关键时期的困难和矛盾作充分的精神准备,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按照中央的决策,艰苦创业,渡过改革的关键时期,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这是当前整个舆论宣传的基调,当然也是报纸、通讯社、电台等新闻单位的宣传基调。为什么现在要提出宣传基调的问题? 现在提出宣传基调问题,是不是意味着前一段宣传的基调出了什么问题——比如说是不是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的宣传出了什么偏差?如果是这样考虑问题的话,那就难免把提出宣传基调问题理解为一种“纠偏”,甚至误以为是“政治气候”又有了什么变化,又要“收”了,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宣传基调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问题。十三大前,特别是十三大以后,我们的宣传就有基调,那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尽管当时没有用“宣传基调”这个词,但实际上它是存在的,得到贯彻执行的,并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至于现在提出的宣传基调,是针对我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进  相似文献   

19.
对经济日报的全体同志来说,纪念创刊五周年的最珍贵的礼物,是赵紫阳同志的贺信。在这封贺信里,紫阳同志说:“希望你们坚持改革,不断创新,把这张报纸办得更有生气,更有深度,更有特色,为宣传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改革作出更大的贡献!”紫阳同志的这番话,既是对我们的勉励、鼓舞,又是在实际上针对经济日报的主要弱点和不足,指出了进一步办好报纸的方向。经济日报创刊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全体同志的苦心经营,逐步办出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成为一张在经济战线比较受欢迎的报纸。但是,它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概括起来是生气不足,深度不够,特色不鲜明。这张报纸今后要想再上一层台阶(不敢奢望上一层楼),就必须  相似文献   

20.
点子,对于从纷纭事物中捕获新闻的记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总编辑来说更为重要。有同志认为总编的主要任务是把关,我不完全同意这种意见。总编的主要任务是出点子。关,当然要把。但是如果总编把主要精力放在把关上,就会束缚大家的手脚,限制大家的创造力。卡住什么不出容易,可是靠把关把不出好稿子来。记者都希望写出好稿,关键在于出点子,这就要总编、部主任出更多的好点子。有时候文章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点子出得怎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