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英 《西北职教》2005,(5):41-42
喧嚣热闹的舞台,色彩绚丽的吧台,晶莹亮丽的酒杯,午夜的城市因酒吧而跃动。闪烁的灯光下,当你捧起一杯装饰着拧檬或樱桃的五彩酒液时,能不为它的色香味而陶醉吗?品味一杯好的鸡尾酒就像欣赏一件艺术品,无论是从视觉还是从味觉上,都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甚至可以使人在美的幻境中无限地发挥自我。于是,调酒师的职业也因酒而变得梦幻起来……  相似文献   

2.
<正>提起人工智能,大家是不是立刻想起了电影中那些无所不能的机器人?无论是《超能陆战队》中温暖可靠的医疗机器人大白,还是《黑客帝国》中令人不寒而栗的矩阵,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想象总是伴随着各种未知而显得天马行空、无穷无尽。你也许听说过AlphaGo打败世界顶级棋手的事,但却没有意识到它会和我们自身产生什么交集。直到去年年底人工智能应用ChatGPT横空出世,它聪明、快捷,不仅能自然地与人交流,甚至还能写论文、完美通过高难度考试、写演讲稿(我甚至听说它写了一篇童话安慰忧伤的人类)。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的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对学生进行美的事物、美的榜样的诱导、启迪,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培养他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情操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还是实用文的教学都可以渗透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多媒体的一个优势,  相似文献   

4.
孙犁的短篇小说 ,无论是在内容上 ,还是表现形式上 ,都显示了其特有的美学理想和创作追求 ,他总是选取“最熟悉”、“最喜爱”的生活中“鲜亮的环节” ,淋漓尽致地表达自我真实的感情以及善良和美好的“极致” ,以诗化的语言、抒情的笔调 ,在优美深远的意境中 ,谱写出一曲曲抗日根据地广大劳动人民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赞歌 ,高度集中地表现了时代的精神 ,达到了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文雨 《甘肃教育》2009,(12):1-1
每年高考来临之际,人的心绪总是难以平静,不管和你有关还是无关,都会受到它的影响。今年也不例外:先是重庆万人弃考,引得舆论沸沸扬扬;后又出了罗彩霞被人顶替上学案,举国瞩目;接着又是对高考加分政策的同声质疑,备受关注,使高考来临之前的紧张气氛陡然加剧。各种媒体对这些事件作出的分析和评论,早已连篇累牍,  相似文献   

6.
Spring     
《中学生电脑》2009,(4):53-53
当春带着她特有的新绿,海一样地漫来时,真能让人心醉;当春携着她特有的温煦,潮一样地涌来时,也能让人断魂。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慢慢舒展的,还是缓缓流淌的;也无论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莺莺絮语的,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他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一句无心的话、一次不经意的行为、一种惯常的态度……教学中微不足道的细末之处往往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决定着教学效率与质量.目前的教学过程总是在不经意中给学生以太多的限制:当学生动手实践时,总是要规定按一定的程式进行;当学生自主探索时,总是怕学生远离教师设定的轨道;当学生合作交流时,总是尽揽对结论有效的信息.一些分组研讨也流于形式,草草收场.新课标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  相似文献   

8.
捧读《社戏》,小说中淳厚的人情、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平桥村的山水令人陶醉,自然纯朴的风尚叫人感动。平桥村人朴实真挚的情感、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特有的江南水乡风光、广阔的空间、自由的空气、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无不溢彩流光,跳动着美的音符,奏响着美的旋律,让人沐浴着美的光辉,享受着美的陶冶。可以说《社戏》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张扬美的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9.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看来,打开学生有意注意的大门,就要多看。多看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1、要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化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有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它告诉我们,只要你事事时时处处留心,就一定会有所得。这其实就是个学会学习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总是抱着学习的目标,那生活中许多小事也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1.
在《感怀与退想》一文中,我曾说过作为一个充满了隐喻意味的象征符号,“乡村”并不总是以真实的面貌出现在中国作家笔下:无论是借乡村俚事的人情之美批判城市文明,还是驻足于旷野大地回望失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孙凤琴 《广东教育》2008,(11):19-21
随手翻开新课标实验区的高考题试卷,无论是2007年还是2008年,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有一种题型你总是可以碰到,那就是程序框图试题.程序框图是新课标必修3中《算法初步》中的内容,它为什么如此倍受命题人员的关注呢?算法语句在新课程不同的版本中使用了不同的语言,但框图却没有改变,从考试的公平性出发,应该在以此命题;另一方面,程序框图的基本思想是处理问题的步骤与方法,这也与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完全一致,因此,它成了一个新的高考热点.为使你在2009年高考复习中取得主动权,本文对这一内容的常见类型与解法进行归纳,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也许你不会相信。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正潜伏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话语套子”。所谓“话语套子”,亦即说话的某种套路和模式。这种套路和模式很有“引力”,以致于我们陷入其中而不自觉。无论是对课文的解读,还是对作文的评点;无论是词语的调用,还是句式的选择;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发言,语文课上的“话语套子”总是如影随行。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最美的语言艺术和文学模式,它集美于一体,又把美传播给千千万万的读者,无论是中国古代诗词,还是新诗或外国自由体诗,其给予人的审美享受都是相同的,是作者内心主观体验情态的美在读者心中的一种复观。要现美,应从以下方面去把握:诗词美的类型,诗词审美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儿童对美的事物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皆美的,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涵,因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在教学中自觉地渗透美育。让语文课堂成为散发着浓郁的美育芬芳的乐园。  相似文献   

16.
李德明 《现代语文》2006,(8):105-106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我们知道,美育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陶冶人的情操,点燃人的理想之光;美育可以锻炼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帮助青少年发展智力;美育可以使人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唐宋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美的矿藏,这为语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在学的历史长河中领略美的情趣、感知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被爱的权利     
每一个孩子都有被爱的权利,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是内向的还是活泼的,也无论是漂亮的还是丑的……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可爱的,老师应给每个孩子以真挚的爱。 单靖筠是我班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总是惹事,我经常批评他,却一直不见成效。渐渐地,我不怎么喜欢他了。有一天站队时,单靖筠突然跑到我面前说:”杨老师,今天你让我来做一次排头吧。”“为什么想当排头?”“可以让老师领着。”他的话使我一怔,就是因为能让老师领着,所以想当排头。我突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平日里只看到孩子的调皮,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忽略了孩子渴…  相似文献   

18.
翟军 《农村教育》2006,(9):62-62
美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有它自己的特点,其中形象化是其最大特点。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美,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都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而美育恰恰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感染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的。感悟美的形象所展示的内容,能给人以情绪情感的感染,使人通过自身的情感经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进而产生共鸣,受到熏陶,而这种熏陶又是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不知不觉地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大众媒介涵括了电视、电影、网络、音乐等。内容上,它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着纷繁多彩的信息,承载着所有使用它的人的思想情感;形式上,它采用复杂的叙事技巧,为人们提供思考现实生活的方式。随着现代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潮流,人们的“个性”引导了创作的趋势,无论是电视、电影还是网络音乐,都慢慢改变了单向度的展示,它们在展示的同时与观众产生了交流。人们的“填充”使这些传达信息的工具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成为了与人对话的“机器人”。大众传媒的叙事策略锻炼着人的理解力,同时也遵循了人的审美需要,使现代人在机器的包围中,感受着人与机器交流的温度。  相似文献   

20.
雨之礼赞     
雨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雨!我撑着伞,走在已湿漉漉的大街上,淅沥的雨丝像那六弦琴,它丁丁冬冬,那么动听。环顾四周,一切都已沉浸在雨的世界中了。那一棵棵大树,原来是那样的灰暗无光,而如今已像洗过澡一样,片片叶子都是如此碧绿而有光泽;那路边的小草、小花,在经过了雨水的滋润后,也更加茁壮,更加显得生意盎然;那脚下原本泥泞的道路也好像抹上了一层润滑油,走起路来的感觉像是在溜冰……雨滋润了整个大地的一切,无论是马路还是街道,无论是高楼还是矮房,无论是树木还是花草,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一切的一切都“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