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和微分法,从两个不同的路径分析了复杂电容电路换路瞬间各电容电压的突变情况,找到了解决动态元件冲激响应的新钥匙,利用验证法为解决同类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阐述了在电路教学中,选择参考方向对复杂电路以及存在电感、互感电路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本指出了线性非时变电路常规解的复杂性。通过引入冲激函数的匹配原理,非常便捷的解出了此种电路的参数响应,同时总结出线性非时变电路只要满足:电路是线性非时变的状态转换;电路中没有冲激电流(或阶跃电压)的强迫作用于电容或电感;电路要用微分方程表示,其右端要含有δ(t)及其各阶导数;换路期间电容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感中电流不会发生突变,就可以利用此方法来使问题获得方便迅速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理想电感元件并联电路,其稳态建立非常迅速,分流关系与其电痞量成反比关系,对于实际电感元件,由于损耗电阻存在,暂态过程很复杂,本文就并联电感电路的暂态过程加以分析。 图中R是电流源内阻,r_1,r_2为L_1,L_2损耗电阻。  相似文献   

5.
无法直接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求出整个的电路的电阻时,这样的电路可称为复杂电路。解决复杂电路的根本方法,是应用基尔霍夫方程组求解,原则上可以解决任何一个复杂电路。问题是,当回路稍多时解方程组并非易事,并且基尔霍夫方程组不属于我国物理竞赛的内容。因此,本文介绍解决复杂电路的几种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6.
对于复杂电路图,分析与计算电路要应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简化电路是解决复杂问题最好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本文探讨几种常见的电路分析方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不同性质的电路中电感电容具有不同的工作状态的性质做了简要的阐述,然后着重对动态电路中电感电容的工作状态做了分析,在电路换路之前即t=0-时动态电路处于一种稳态中,电感相当于短路,电容相当于开路、在t=0 时该电路进入动态,电感电容的工作状态由动态电路的工作性质决定、t=∞时该电路进入另一种稳态,电感相当于短路,电容相当于开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结点电压法的无伴电压源电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点法是网络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文章通过举例分析,总结并提出应用结点法分析含无伴电压源复杂电路的新方法,以拓宽结点电压法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整流电路缺相保护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借助于滤波电感上谐波电压的变化对整流电路进行缺相保护,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它的构成电路简单,工作可靠,适用于整流并带滤波电感所有电路。  相似文献   

10.
对介观复杂耦合电路量子化和哈密顿量对角化,研究了压缩真空态、真空态下回路中电荷和电流的量子涨落.结果表明,介观复杂耦合电路中存在电荷和电流量子涨落,这种量子涨落不仅与电路器件的参数、压缩因子、压缩角有关,而且还和彼此的互感耦合、耦合电容、耦合电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电工学支路电流法提及两种取独立回路方法应用于较复杂电路。随意取回路易发生概念错误,必须按一定原则取回路,即将较复杂的电路按中间部分,左边部分,右边部分划开,且各部分的电路又须从小到大取越来越大的回路,这样即可保证所取独立回路都含有新支路,使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2.
高瑛 《天中学刊》2001,16(5):111-111
简单电路就是各部分是以串、并联形式联接的电路 ,复杂电路就是至少有一部分电路既不是串联也不是并联的电路 .简单电路一般采用串并联公式进行分析与计算 ,对复杂电路 ,要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去分析 .因此 ,要解决电路问题 ,首先要分清电路的类型 .实际电路的形状既不规范又很复杂 ,如何迅速区分电路类型是化简、分析、计算电路的前提 .本文就二端无源网络谈两种电路的特点和区分方法 .简单电路与复杂电路的特点图 1 ( a)是一个简单的混联电路 ,假定电流从 a点进 ,b点出 ,各支路电流的流向显然是 a→ c→ b,即不论电路参数 (各电阻的值 )如何 …  相似文献   

13.
将电容和电感的电路特性与惯性质量的力学特性进行类比分析,认为电容对电压表现出电惯性;电感对电流表现出磁惯性。运用电磁惯性阐明有关电路现象的电磁本质。  相似文献   

14.
电路分析和电路计算既是初中电学重点又是难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在于正确判断电路的连接.判断电路各元件是串联还是并联的方法很多,如特征法、电流法、开路法、节点法和综合分析法等.本通过例解介绍电流法和节点法这两种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爱琴 《天中学刊》2001,16(5):56-57
讨论了电阻与电感串联电路、电阻与电容串联电路跟直流电源接通的暂态过程中能量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两种用CCⅡ有源器件实现的模拟理想接地电感新电路,这两个电路均只用两块CCⅡ器件及三个无源接地元件,所模拟电感大小可由这三个无源接地元件独立调节,且对有源参数变化不敏感,适当选取无源元件的类型也可实现理想接地频变负阻。  相似文献   

17.
电路分析9至16章,是该课程的第三、四部分。其中9至14章为第三部分:正弦稳态电路。主要介绍单一频率正弦激励下动态电路的稳态响应分析,包括正弦稳态电压、电流的计算,正弦稳态功率的计算,含耦合电感元件电路和含理想变压器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三相电路的计算,双口网络和网络的频率响应等内容。这一部分主要解决单一频率激励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基本的方法是相量法。第15、16两章是课程的第四部分:正弦稳态分析方法的推广。主要介绍付里叶分析和拉普拉斯变换方法,以解决激励为非正弦周期函数和非周期函数线性、非时变电路的分析,基本的方法是付里叶级数的应用和付里  相似文献   

18.
董建设 《物理教师》2000,(10):23-24
识别复杂电路,画出其等效电路图有很多种方法,“减元件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减元件法”就是在较多元件组成的复杂电路中,减(拿)掉一个或多个接法特殊的元件,由于减掉了接法特殊的元件,电路也就容易识别了,最后再把减掉的元件接上去,这样做并未改变电路的结构和性质,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减元件  相似文献   

19.
1.引言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动态电路时,常采用暂态伴随模型的时域分析法。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含有电阻、电容、电感和两种独立源的动态电路,不适用于含有耦合电感和受控源的动态电路。为此,本文首先建立耦合电感暂态伴随模型的串联形式和并联形式,然后推导节点分析法的递推公式.把暂态伴随模型的时域分析法推广。2.耦合电感的暂态伴随模型(1)耦合电感的暂态伴随模型的串联形式如图1(α)所示的耦合电感元件的 V AR 为  相似文献   

20.
朱文莲 《物理教学》2020,(1):56-59,71
复杂条件下的动态电路往往是由一个个简单电路组成的,解决复杂动态电路变化问题一直是每年中考考查的难点之一,涉及电学中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规律、电功率等知识,为此,采用"化繁为简、逐一突破"的解题方法,将复杂条件下繁琐的动态电路转化为常见电路问题,实现复杂电路问题简单化,进而轻松解决动态电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