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四届南图阅读节《三国演义》主题系列活动,专家围绕“战争与人性”这一主题对《三国演义》进行多角度、有重点的解读,开展了综合研讨会和学术讲座,并展开了多平台联动,多种传播手段并举的方式,与广大读者互动,以极具特色的亮点活动吸引社会大众注意力,有效地激发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升了读者阅读水平,对读者的人生拓展,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影响,是南图在新形势下,为促进全民阅读、改善文化生态而做出的一份努力.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大量描绘战争,沙场的血腥屠杀,幕后的勾心斗角,使不少读者产生误解,以为三国是一个只有毁坏而没有创造,只有战争而没有人性的阴暗时代.论文用六方面的大量事实证明:这一时代又能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多方面展现崭新的风貌,对此后历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在整体的人性上,散发出生气勃勃具有阳光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吕希华 《军事记者》2005,(12):32-32
《诗经》——先民的歌唱。《左传》——诸侯争盟记。《山海经》——神话的故乡。《楚辞》——泽畔的悲歌。《孙子兵法》——不朽的战争艺术。《盐铁论》——汉代财经大辩论。《天工开物》——科技的百科书。《老子》——生命的大智慧。《墨子》——救世的苦行者。《史记》——历史的长城。《庄子》——哲学的天籁。《荀子》——人性的批判。《战国策》——隽永和说辞。《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老残游记》——帝国的最后一瞥。《聊斋志异》——瓜棚下的怪谈。《三国演义》——龙争虎斗。《红楼梦》—…  相似文献   

4.
《双典批判》一书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两部文学经典著作进行的价值取向方面的批判,使人对于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认识.高校图书馆作为经典阅读活动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有义务从科学的角度规范导读活动,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以更好地实践其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5.
新闻选择的定位标准是什么?记得40年代范长江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给我们讲课时,一再号召我们读《三国演义》,说它写的战争场面很多,却从不重复,非常精彩,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难忘。《三国演义》描写的无数战争,在材料使用上繁简有致。有的寥寥数语就把事情交代清楚了,有的演绎成数节数回,情况锚综复杂,场面宏伟壮阔,人物形象鲜明……看起来丰富多彩,却没有琐细之嫌。为什么会  相似文献   

6.
家乡出了个大英雄---武圣关羽,家乡有全国最大的武庙---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自小就耳熟能详关羽的许多故事,少年时期即喜读《三国演义》,先是为“三国连环画”着迷,崇拜关羽、赵云、马超等英雄,稍长读罗贯中原著,更是爱不释手,为曹操、诸葛亮等人的智谋所折服,一度认为《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自然,一直将《三国演义》视为三国历史,后长大经过学习,方知《三国演义》并非三国史,对《三国演义》学术界有七实三虚之说,较之《三国志》其中移花接木、无中生有、虚伪夸大者甚多,仅在《三国演义》中择其有关羽形成文章中加以辩证,文中错误不当之处,祈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7.
论证语义出版的领域本体构建理论运用于文艺作品数字出版的可行性,说明《三国演义》在严肃历史类长篇小说中的代表地位,提出对《三国演义》进行本体构建研究可对其余类型小说进行本体构建起到触类旁通作用。其后阐述领域本体构建在出版领域的应用现状,进一步分析适用于《三国演义》领域本体构建的原则和方法,将“明确性”“一致性”“扩展性”“智能性”“开放性”五大原则作为《三国演义》本体构建的原则,在七步法等国际惯用本体构建方法的基础上拟定九步法作为《三国演义》本体构建的方法论。之后,实际推演九步法中五步可用人工编辑方式验证的步骤用以验证本体构建运用于《三国演义》的可行性。最后,本研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8月初,首部中日合拍动画片《三国演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三国演义》动画片热播之际,强档推出两套三国题材图书——彩色漫画版《三国演义》和《世纪三国》。20册80集彩色漫画版《三国演义》是由台湾  相似文献   

9.
阅读《水浒传》除了从文学和历史的层面进入,更应从社会和人性的层面给予关照。宣扬社会和人性之善是《水浒传》基本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它被奉为几大古典名著而受到广泛阅读和传颂的原因所在。但如何从更高、更深的文明、人性、人道的角度来剖析《水浒传》所存在的缺陷则显得尤其重要。论文试图通过对"劫富济贫""、杀人""、农民起义"三个问题的讨论来揭示和呈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2009年第七次我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国民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快速而浅显的阅读方式占了主流;58.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在国民最喜爱的图书中,《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经典名著以明显优势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11.
尊严     
汶川地震后有很多人写文章谈到尊严,如:《男子努力给妻子死后尊严》、《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去,让生者有信心地活着》、《感谢日本朋友给死者最后的尊严》,等等。被引用最多的是在地震中痛失妻子的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部的照片。这名男子为了给自己逝去的爱人最后的尊严,忍着悲痛独自骑着摩托车送她去太平间。敬仰鲜活的生命是人性,给死者最后的尊严也是人性。  相似文献   

12.
台港澳之窗     
现在台湾教育学风日趋专门化,引发青少年阅读空间扩大,同时,教育改革要求家长参与教育全过程。这些变化给出版业带来新的良机。过去学生闷着枕头、躲着老师、蹲在租书店里猛啃琼瑶、科幻小说,或一知半解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现在学生阅读兴趣扩大,有了自由阅读的氛围。据最近调查,大专学生阅读智库文化《苏菲的世界》(一本通俗哲学入门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文献研究是指小说文本研究以外的作者、版本、源流的求索考证。纵观二十世纪《三国演义》研究,大略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二十世纪初至1949年,是《三国演义》现代学术研究的肇始期,《三国演义》文献研究开始起步,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第二阶段从1949年到1976年,是《三国演义》研究的一元化阶段,《三国演义》文献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第三阶段为1976年至  相似文献   

14.
姚东敏 《出版广角》2013,(Z1):116-117
《平家物语》作为传统经典故事,已经渗透到日本社会文化各个层面。不了解这样一部经典之作,势必会影响到对日本文学、文化的深入思考。《源氏物语》因被誉为中国版《红楼梦》而广为人知,《平家物语》因堪比《三国演义》而受到国人瞩目。《平家物语》是13世纪成型的日本长篇历史战争小说。在日本家喻户晓,与《源氏物语》并称为日本古典文学的两大巅峰巨著。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所写的内容,主要是蜀和魏的矛盾斗争,而蜀又是作品着力描写的主要方面,全书约有五分之三的篇幅写蜀。因此,四川电台对这部书比较感兴趣。从1982年着手准备改编,于1983年播出了第一部立体声《三国演义》广播连续剧《孙刘联姻》 (四集)。目前已播出31集,尚有60多集的剧本正在编写和加工修改,最后将完成一部100集左右的《三国演义》广播连续剧。已播出的部份受到了有关  相似文献   

16.
自2010年起,南京图书馆每年举办一届阅读节,最大特点是每年选择一部经典名著,确立一个主题,通过论坛、讲座、展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读者深入解读每部名著精义。前四届阅读节已先后选读《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从第五届起,开始陆续选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中国哲学名著,今后还要选读世界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17.
新书推荐     
★《上帝之鞭》王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定价:28元本书解读匈奴人阿提拉、契丹人耶律大石和蒙古人成吉思汗三人的历史,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表达得淋离尽致。他们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掠夺欲望征服欧亚世界,为世界带来战争和死亡,而后又重新为其布局。★《  相似文献   

18.
听过失、空、斩这段京戏的人可能不是很多,但看过《三国演义》,了解这段故事的人相信并不会少,《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讲的是诸葛亮在北伐过程中,没有听从刘备托孤时的劝告,派马谡为大将在街亭抵挡曹操  相似文献   

19.
在2009年惶恐不安的“猪流感”之春,有一部关于日本侵华战争暴行的电影《南京!南京!》也引起了中国舆论的骚动和冲突:一方照例是高深的抽象派,对其“人性高度”或艺术深度大加赞赏;另一方则简单直接地贬斥这种编造屠杀者的“人性”故事乃中国人的二次耻辱,甚至谩骂为“汉奸电影”。  相似文献   

20.
一个半世纪来,摄影见证了人类的历史。从第一张新闻照片(反映火灾)开始,似乎摄影就同灾难相联,在战争的悲容和苦难人生的悲剧冲突中,渺小的,无助的人在最饱和、最激烈的悲情中显现的人性最能打动受众。然而,摄影记者在面对战争、疾病、自然灾害时,该选择什么样的时空交叉点定格瞬间?一名成熟的摄影记者,其职业操守的底线又在哪里?人文关怀是回答这一问题的着眼点。人文关怀是什么?从词义上诠释,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