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浮力的概念1.浮力的定义物理学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力 ,如重力、摩擦力、弹力、分子力、电力、磁力 ,还有压力、支持力、吸引力、排斥力、动力、阻力等 .前几种力是根据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命名的 ,后几种力则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 .我们知道 ,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因此浮力是属于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 .而从浮力产生的原因来看 :浮力起因于液体 (气体 )的压强 ,且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 (气体 )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 ,因此 ,浮力本质上是一种压力 .2 .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 ,浮力的…  相似文献   

2.
重力和浮力     
重力和浮力之间存在着许多联系,如在阿基米德原理中,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悬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因此,有人说:浮力就是重力,这句话是不正确的.重力和浮力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力,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区别.  相似文献   

3.
从力的性质来看,浮力属于弹力,而我们把它叫做浮力是根据力的效果来命名的。顾名思义,浮力就是使物体浮在液体(或气体)(以下简写为液体)中的力,亦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叫浮力(buoyancy force)。浮力存在的现象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生产、军事上也都有重要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加深对浮力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浮力     
考测点导航浮力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难点,把浮力与压强、密度、二力平衡、三力平衡综合起来,又成为初中物理力学中重点综合题,在中考压轴题中会频频出现。学习浮力时,知道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浮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相似文献   

5.
本章讲述了浮力、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应用.学习这些知识要应用前几章所学的密度、重力、二力平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液体的压强、压力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学好这一章的关键是澄清下面几种错误认识,正确理解浮力的概念、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一、物体在什么借况下才受到浮力作用常见的错误是“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事实果真是这样吗?为此请你做这样一个实验:你把一个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或沉到水底的物体从水中提出水面,你会感到在水中提时比出水后…  相似文献   

6.
一、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而产生的,即F浮=F向上-F向下,所以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例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1所示,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受浮力的方向应是()A.F1B.F2C.F3D.F4解析: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的方向正好相反的,故正确答案应选C.二、浮力大小的计算1.测重法: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重为G,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出物体的视重视,则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得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G…  相似文献   

7.
向心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它不是某种性质的力,因此,向心力来源的判断依据是:任何一种力或几种力的合力,只要它能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物体所受的向心力.在具体应用时要根据物体受力的实际情况来判定.  相似文献   

8.
正在浮力的各类题型中,题干常会出现"静止"一词,而物体受浮力时处于"静止"状态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二力平衡,即物体只受浮力和重力而处于"静止",此时物体漂浮或悬浮;二是三力平衡,如有绳子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时,物体在重力、浮力及绳子拉力作用下静止在液体中,若没有绳子拉物体,物体则直接沉于容器底"静止",此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浮力。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物体的浮沉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读懂浮力中的"静  相似文献   

9.
浮力浅谈     
邓海波 《甘肃教育》2003,(12):41-41
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浸入”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物体全部浸入,即浸没或没入,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即V排=V物;二是物体部分浸入,  相似文献   

10.
例题 小明想: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对液体一定有向下的压力,那么浮力的大小和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1.
浮力     
《物理教学探讨》2009,(7):72-79,158,159
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1)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上浮、下沉的过程中和处于悬浮、漂浮的状态时都受到浮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浮力问题是初二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许多问题需要灵活运用浮力的计算公式,其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ρ液gV排计算;(2)利用称重法计算F=G空-G液,其中G空表示物体在空气的重力,G液表示物体在液体中的视重;(3)利用物体漂浮和  相似文献   

13.
一、正确理解浮力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物体,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手竖直向上托物体,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看出,用手托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如果把上述物体浸入了水里,比较物体未浸入水里和浸在水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看出物体浸入水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减小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水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也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改用其他液体重做这一实验,当物体浸入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会减小,这表明其他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也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  相似文献   

14.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要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向心力并不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某种力,它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一个力,是由该物体所受到的某个力、或某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提供的.这样在圆周运动问题中,就存在着这样两个不同的量: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记为F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题目有一重为G的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为V1,露出液面的体积为V2。(1)在此物体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使物体刚好完全浸没。此力F1的大小为多少?解析未施力时,V1的体积浸没在液体中,施力后,物体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也就是说,力F使V2  相似文献   

16.
⑾压力与压强 [知识要点] 一、压力 1.物理学中把______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____受压物体的表面.  相似文献   

17.
唐琼 《初中生辅导》2015,(11):42-48
一、知识要点: 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但是并不是所有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浮力的作用,如水中的桥墩,由于其底部深深的陷入河底中,不受液体向上的压力,也就不受浮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浮力这一章是液体压强知识的延续和深化,还与密度知识、力的分析、二力平衡联系密切,所涉及到的题目综合性较强,因此在浮力复习中要切实理解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还要在题目的综合应用上下  相似文献   

19.
一、向心力的来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有力来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是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而不是物体受到的另外一种力,它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它们的合力或者是某个力的分力.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只要力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物体就可以做圆周运动,所以分析圆周运动最关键的是分析其向心力的来源.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每当讲到浮力这一章,就有一部分学生感到学起来很吃力.浮力是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一章既有演示实验,又有理论推导,既有原理,又有应用,需要用到力、力的合成、力的平衡、密度、液体压强等知识,具有综合性很强的特点.其中,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是本章的重点,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是难点.那么,怎样讲才能化难为易,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所理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