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9年中国春节大年初一,笔者与中国驻圣彼得堡田二龙总领事共同出席旅俄水墨画家《石仑艺术画展》。1月的彼得堡漫天飞雪,寒气袭人,但展厅中却热情洋溢,俄罗斯观众有的伫立画前,细细品味;有的讲述感受,兴致勃勃;有的围于画家身边,交谈咨询……  相似文献   

2.
龙:一种新的解释──读《中国图腾文化》莲子《中国图腾文化》何星亮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406页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与龙有关的神话传说和崇拜习俗,但唯独中国被称为“龙的故乡”或“龙的国家”,只有中国人被誉为“龙的传人’域“龙的子孙”。然而,在龙的研究方...  相似文献   

3.
郝笑 《世界文化》2014,(2):54-55
2013年是韩国综艺之年,很多综艺节目在这一年里如火如荼,《爸爸去哪儿》《两天一夜》《我是歌手》等节目的影响力不仅在韩国,同时还扩散到了海外,韩国综艺在中国的火爆程度不禁让人感叹“韩流”的再度来袭,韩国综艺节目已经成为继韩剧之后“韩流”新的主力军。在这韩国综艺节目“百花齐放”的一年中,还有一个新奇而又有趣的节目出现了,并同样引起了许多韩国观众的关注,那就是韩国tvN电视台于2013年7月推出的一档背包旅行综艺节目——《花样爷爷》。  相似文献   

4.
浮克,一个最早将world music.new age植入中国流行音乐的先行,一位中国名的词曲作家,一个杰出的音乐制作人。始自1995年,他为歌手陈明创作的《远空的呼唤》、《为你》、《快乐老家》……为中国流行乐坛带来了一缕清新的空气。2000年北上京城后.他又以独特的音乐理念首开新民歌先河,广为传唱的《幸福万年长》、《月亮女儿》、《中国红》、《家乡美》……均源自于这位音乐人。  相似文献   

5.
京剧在中国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是最为完整、最具影响的中国戏曲剧种,它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的传统舞台表演艺术_京剧的内容多以演绎中国历史故事为主,如《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三岔口》等,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近年来,京剧在移植国外题材内容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如根据意大利著名歌剧改编的京剧《中国公主杜兰朵》,在中国和意大利演出均获得很大的成功。如今,被称为“北京歌剧”的京剧受到愈来愈多国外观众的喜爱,许多外国朋友前来中国学习京剧。京剧有哪些特点,成为一名京剧演员需要哪些条件,在中国又是如何…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2013,(6):95-95
《华夏瑰宝展》开幕式日前在罗马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举行。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霍玉珍、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罗众议长兹戈内亚、总理蓬塔、外交部长科尔勒采恩、文化部长巴尔布。以及各国驻罗使节和各界代表3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华夏瑰宝展》由国家文物局、罗马尼亚文化部和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联合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罗国家历史博物馆承办,向罗马尼亚观众展示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先秦时代青铜器、宋元明清时期瓷器、绘画及“丝绸之路”沿线文物等上百件中国文物珍品。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是韩国综艺之年,很多综艺节目在这年里如火如荼,《爸爸去哪儿》《两天夜》《我是歌手》等节目的影响力不仅在韩国,同时还扩散到了海外,韩国综艺在中国的火爆程度不禁让人感叹"韩流"的再度来袭,韩国综艺节目已经成为继韩剧之后"韩流"新的主力军。在这韩国综艺节目"百花齐放"的年中,还有个新奇而又有趣的节目出现了,并同样引起了许多韩国观众的关注,那就是韩国tvN电视台于2013年7月推出的档背包旅行综艺节目——《花样爷爷》。  相似文献   

8.
1993年,罗丹的雕塑作品第一次从巴黎来到中国。时隔21年,2014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艺术回顾展》开展,《思想者》再度来到北京,与它一起来到中国的还有《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地狱之门》和《巴尔扎克》等几乎全部罗丹经典作品。观众有幸欣赏到来自罗丹博物馆的140件罗丹雕塑和部分...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代末,中西方音乐元素的融合开始重新流行,且势头相比以往愈演愈烈,这不仅存在于流行音乐界,器乐界也是如此。流行音乐界的王力宏和周杰伦开始崭露头角,器乐界的女子十二乐坊也逐渐为人所知。但中国观众对王力宏和周杰伦两位明星的接受度颇高,却并不十分喜欢女子十二乐坊。王力宏和周杰伦能够对他们创作中所含中国风歌曲的数量做到灵活安排、控制自如。在王力宏的专辑中,有一半的歌曲融入了中国元素,其最具中国风的两首歌曲《在梅边》和《花田错》更是融入了大量中国元素。与女子十二乐坊使中国传统音乐听起来更像西方音乐的做法不同,王力宏和周杰伦试图让西方流行音乐听起来更像中国风音乐。中国观众认可这两位歌手所作的尝试,因为这不仅使他们的音乐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听音喜好,而且还满足了他们的自豪感。而中国传统器乐的西方化对中国观众而言,并不具有任何吸引力。换句话说,在传统中国音乐中加入西方元素不仅降低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纯粹性,同时也减少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0.
吴珊,这个名字对于喜爱外国影视片的中国观众来说,恐怕井不陌生。她差不多是伴随中央电视台“电视译制片”这个栏目,同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10多年来,吴珊不仅导演译制了几百部(集)的外国影视片,还为国内大型古典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三国演义》以及《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篱笆·女人和狗》等现代电视连续剧担任了后期配音导演。吴珊执导译制的电视剧不仅数量多,而且以质量上乘而获得观众和行家的赞许,并曾多次荣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的最佳译制片奖。因工作成绩显著,1985年与1986年她被评为广播电视部及中央电视台的…  相似文献   

11.
百年百老汇音乐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老汇音乐剧作为美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世纪以来始终风靡全球。几十年前,根据经典音乐剧改编的《音乐之声》、《窈窕淑女》等影片就被引进中国。近年,随着《歌剧院幽灵》、《悲惨世界》等名剧目的上演,中国观众进一步感受到了百老汇音乐剧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老子》中道论罗炽老子以其道德论而成为春秋末期道家学派的开山祖。其所著《老子》亦因之成为千古不朽的哲理诗。《老子》是一部箴言录,其八十一章不相连属。全书以"中道"一以贯之。老子的道论,作为先秦哲学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圆圈,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于中华民...  相似文献   

13.
王蒙与诗琳通公主第一次见面是1987年的2月。之前,王蒙读过公主的一些作品,如《淘气透顶的小盖珥》和《顽皮的小盖珥》这两部已译成中并受到中国小读欢迎的儿童学作品.还有公主在1980年访问中国之后,所写的表达泰王室和人民对中国深厚感情的《踏访龙的国土》一书。公主的作品给王蒙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京昆艺术中心成立一周年庆贺演出举行,3月14~16日在天蟾逸夫舞台推出“京昆演唱会”、“京昆武戏专场”、2台“京昆文戏专场”。其中,文戏包括《贵妃醉酒》、《虹霓关》、《大登殿》、《锁五龙》、《绣襦记&#183;打子》、《占花魁&#183;受吐》等,武戏有《铁笼山》、《昭君出塞》、《寿荣华&#183;夜巡》以及京昆合演《雁荡山》。尤其在16日“京昆演唱会”上,上海京昆院团老、中、青三代演员齐上阵,戏迷观众大饱耳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四大经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被美国NBA电视台改编、拍摄并取名为《The Monkey King》,它虽在美国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原著和中国文化却进行了肆意扭曲和严重篡改。今年7月11日的《法制日报》刊登了片中观音的扮演者华人演员白灵“为美国版《西游记》申诉”的文章,白声称该片是在向美国观众介绍中国文化,然而在中国观众看来,此片不仅曲解和篡改了中国文化,而且试图用中国的经典名著来推销美国的民主和价值观。此片以唐僧师徒四人和观音一起拯救《西游记》这本书同时也拯救这个世界为主线,讲述了一个“美国人拯救世界”的老话题。令中…  相似文献   

16.
《正大综艺》落伍了,电视连续剧播滥了,娱乐综艺节目也看厌了,正当观众不知该看什么的时候,风靡欧美的电视“真人秀”登陆中国了,观众疲倦的眼球又有了新的兴奋点。《超级女声》的空前成功,令其更加急剧升温,国内各地电视台主办的各类竞技型“真人秀”栏目,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毫无疑问,“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电视界掀起了一股新的浪潮。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在华举办的19位意大利当代艺术家参加的《意大利珍宝》美术展中,阿·弗拉斯乃迪的《寂静的早晨》、《静夜绿色》、《红色起源》和《记忆浮影》等15幅风格特异的作品,是中国观众了解这位意大利传奇画家的一个机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由玉溪市化馆选拔,推荐的青年歌手尤华平(玉溪市花灯团演员)于今年5月20-8月26日在参加首届全国通俗歌手大赛——云南赛区选拔赛中获得“最佳演唱奖”后,赴京进入总决赛,以一首原创演唱歌曲《牵挂》(作词:卢云生作曲:刘晓耕)获得“首届全国通俗歌手大赛”金奖。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是龙年,一张中国龙的邮票,引起人们的争议,反对者认为这种面目狰狞、张牙舞爪的形象令人生畏;邮票设计的主持者却认为邮票虽小,却是国家的名片,这是表现中国的威严庄重,有点凶实际上是信心和力量的表现(参见锺殊:《令人担心疑心害怕的壬辰龙票》,《争鸣》2012年2月1号)。争议实际上已超出构图的本身,而是崛起的中国以什么样的面目走向世界,一张小小的邮票揭示的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1972年举办的《图坦卡蒙宝藏展》是大英博物馆历史上吸引观众人数最多的展览,达到165万人次;排名第二的则是2007年该馆举办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大规模特展——《秦始皇兵马俑展》,参观人数多达85万人次。时隔7年,大英博物馆于今年9月再次推出以中国为主题的大规模特展:《明:盛世皇朝50年》展览。该展将通过一系列精美绝伦的物品,包括瓷器、黄金、珠宝、家具、绘画、雕塑以及纺织品,展现中国历史上的黄金盛世。为何选择这一主题?策展人和博物馆希望观众通过该展览产生哪些新的认识?明星展品有哪些?筹备展览期间又有哪些挑战和收获?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独家专访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主任司美茵(Jan Smart)女士、该展览两位策展人之一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女士,探寻展览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