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附票琐谈     
“附票”与“副票”在我国集邮辞书中,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而已! 在刘广实、邵林主编的《集邮词典》里,无“副票”词目,而撰有“附票”词目,对“附票”解释为“与邮票联印,形似邮票的纸片,  相似文献   

2.
由于再版票套数很多,不可能一套套细说,只能挑选若干作例略加介绍。1955年这是印刷再版票的第1年,带有试验性质。这一年印的数量不多,全是影写版邮票。1.1082-1086(注)《战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082、1084、10863枚票的面值四周有一白圈,原版票的白圈不规整,边缘模糊;再版票的白圈清晰规整。1083票的标语,原版票字体较粗,再版票字体较细。1085票的炉壁,原版票白色面积小;再版票白色面  相似文献   

3.
样票,顾名思义便是做为样子的票品,不是正式发行的邮票。税票,纸币等也有样票,或称为“样张”。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大龙邮票,发行于1878年7月下旬。在此以前为其印制的样票都有哪些?具体情况如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票中票”是以过去发行的邮票为主图的邮票。由于“票中票”表现的对象是邮票实物,理论上可以制作极限片,笔者现就2种“票中票”极限片的销戳地谈一些个人认识(图示片材是否合格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小型张主图是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在天津海关首发,笔者选津海关旧址紫竹林所在地邮局(天津八支,邮编300040)日戳销制  相似文献   

5.
1998年5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民国邮票目录》(修订版)记载上海大业加盖孙中山像烈士像“金圆”改值邮票的发行日期是1948年10月7日。《近代邮刊》第3卷第10期、12期则记载金圆加盖票中的黑字1/2分票发行于1948年10月9日。一直未见有早于10月9日的使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图1:美国著名的“飞机倒”错票,美国集邮界称之为“詹尼倒”,这是1918年发行的一枚24美分的航空邮票,右边的是“飞机倒”错票。图2:1983年发行的20美分《科学与工业》邮票,右边的错票漏印全部黑色。图3:1994年的《大海的奇迹》四方联漏齿错票。  相似文献   

7.
“大龙样票”是我国首套邮票的正式样票。龙为帝王的象征,与当时世界各国均以帝王肖像为票图案吻合,既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又均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8.
黄山 《上海集邮》2007,(1):23-24
有一段时间,我热衷于收集票中票,特别喜欢珍罕邮票的票中票,它们的原票价值连城,不要说买,就是连看也难得一见。如今有了这些票中票,这些“珍罕”邮票现在都静静地躺在了我的邮册内,随时可拿出来欣赏。当然,票中票的选题不只是珍邮,还包括各国的首套(种)邮票,以及其它具有  相似文献   

9.
纪13的图幅     
新中国纪13《和平解放西藏》邮票的原版和再版,在图样上有较多差别,齿度、版铭也不一样。笔者近日发现,两版邮票的票图横幅也不同。原版票的票图长36.5mm,而再版票却是37.5mm。  相似文献   

10.
票题重大失误,而又受欢迎的“庆美纪念票”1939年7月4日,民国时期发行了一套名为《美国开国百五十年纪念邮票》。此票,是典型的“文不对题”。要讲清这套在中国邮票史上对邮票命名的重大失误,首先要弄清美国到底是何年“独立”与“开国”的。  相似文献   

11.
何谓“对剖票封”?1999年7月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集邮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贴有对剖邮票的实寄封。在邮政史上,一些国家短期内低面值邮票售缺而暂时将单枚较高面值的邮票对剖使用,在贴用这种对剖邮票寄递信件时就形成了对剖票封……中国有福州1903年对剖票(飓风票)封、重庆1904年对剖票  相似文献   

12.
《集邮博览》2012年第3期刊登的《无法忘却的带边纸邮票》,将《遵义会议五十周年》邮票旁边的东西称作"边纸",并不妥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该套邮票说明,应叫"附票":"整版邮票的左边有一枚附票,附票规格:  相似文献   

13.
黄山 《上海集邮》2008,(1):F0003-20
“错票”和“变体票”是两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人把设计或拼版时造成错误的邮票称为错票或错体票,把印刷过程中造成错误的邮票称为变体票。这样区分虽然简单,但与国际上通常的说法并不相符。那么人家是怎么说的呢?错票(error),除了设计错误外,还包括严重的印刷错误,如错色,倒印,  相似文献   

14.
说起试机样票,人们想到的大多是邮票的试机样票。那么,现今在我国红极一时的自动化邮资标签(包括电子邮票)和邮资机符志的试机样票是什么样子呢?现就笔者收集到的这种试机样票,简要介绍如下。1.测试试机样票。自动化邮资标签机正试启用前,对机器性能测试、调整时所打印出的邮资标签试机样票。样票上常打印有“测试用签”字样(图1)。与此大同小异的,还有试用试机样票,均采用正  相似文献   

15.
黄山 《上海集邮》2005,(10):37-38,42
本专栏前几期连载了《世界各国的第一种邮票》,介绍最早发行邮票的47个国家的第一种邮票。这些邮票从发行到现在已都过去150多年,其中很多虽然印刷简陋,其貌不扬,但价格之昂,令人乍舌。痴迷的集邮者固然为之倾心,但也不会倾其家产而换之。不过,“拥有”之法还是有的,邮票发行150周年之际,大多数国家都精心设计、印制了票中票,  相似文献   

16.
真假样票     
几年前,北京的一位集邮者通过国外的网站买了一批"样票",由于心存疑虑,特让笔者鉴定。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确实出过一些"样票",如清代海关试办邮政时期,将邮票设计图稿制版、打印成黑色或彩色印样(图1)。另外,在选定以"龙"作为邮票图案时,也印过黑色或彩色样票,面值分别是1分银、3分银、5分银。其中有试模样票、试版样票、试色样票。这些样票有的打了齿孔,有的则无齿孔。但这些样票与这位集邮者购买的"样票"完全不同。后者提供的"样票"虽然也有1分银、3分银、5分银,形似  相似文献   

17.
1990年3月,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邮票全集》(解放区卷)有这样的描述“加盖于实心徽图代邮券”一节中“(9)5角门角(蓝)”(附图)。这枚邮票在其他目录中从未出现。《中国邮票全集》已经出版720多年。未见有人对此提出任何异议。  相似文献   

18.
《集邮博览》2001年第11期第35页发表了《这也是错体票吗》一文,引起我的兴趣,遂对文中提及的邮票进行了研究,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这也是错体票吗》一文,首先提到1994—5《宜兴紫砂陶》邮票第4枚“现代·提壁壶”底图上的诗最后一句中的“情”字误为“清”字。邮票底图中引用的是宋代  相似文献   

19.
《集邮博览》2011年第4期刊出的档案:“(一)按照右令此次发行之‘保卫世界和平邮票’并无‘纪念’二字,似非纪念邮票而系普通邮票。(二)惟邮票底缘上印有‘纪5.3-1’字样,而右令又规定售至1月底为止,则该票似属纪念邮票。(三)公众询问此点时,本股无法答复,请惠予解释。”  相似文献   

20.
伍分银①试色样票也称“色样”。与邮票成品颜色不同的原版印样。最早的试色样票在图案左下角处有三个小圆圈,浅红色,印于薄白纸,无背胶,无齿孔。存世纪录仅有2枚,一为阿格钮(John A.Agnew)旧藏,后归马基,现属贝克曼;另一件为大卫德旧物,后为魏津津,再属黄建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