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临近毕业,学生请我给他们写几句毕业留言,在留言中,我写道:“智者的一生,应该是怀疑的、冷静的,并且是自由的。你能成为一名智者。”“要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愿陈寅恪的这句名言伴你一路同行!”一学生看到留言后对我说,老师,谢谢你这三年里告诉我“思想”两字。是啊,“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人的生命如芦苇般脆弱,但人之所以显得高贵,全在于他有思想。我想应让学生成为一名具独立意识的人、一名思想者。而我们有些老师又是怎样做的呢?  相似文献   

2.
用爱培植爱     
潘:每次学生毕业,我都沉浸在爱的海洋中。我记得曾有一位学生在毕业之际写了这样一句话:“千言万语浓缩为一句话——我们爱你。”这样的留言很多,每当我看到孩子们给我的这些留言,我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3.
隔阂     
XX年X月X日今天无意翻出小学时的同学录,上面已布满了灰尘。从小学毕业后就再没动过了,记得临毕业前我到处找人写同学录,生怕落下一个人,而他们给我的留言也几乎都是“勿忘我”、“我们永远是朋友”等等等等。那时我们都相互承诺,说毕业后谁也不忘记谁,还很认真地勾了手指。  相似文献   

4.
临近毕业,学生请我给他们写几句毕业留言。在留言中,我写道:“智者的一生,应该是怀疑的、冷静的,并且是自由的。你能成为一名智者。”或是:“要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愿陈寅恪的这句名言伴你一路同行!”一学生看到留言后对我说:“老师,谢谢你这三年里告诉我‘思想’两字。”是啊,“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人的生命如芦苇般脆弱,但人之所以屁得高贵,全在于他有思想。可是,我们想让学生成为一名具独立意识的人,一名思想者,而我们老师对自己又是怎样要求的呢?  相似文献   

5.
张进财 《学子》2012,(4):29-30
“记得去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系着我的梦幻你的童心:今年三月三,我在你的邮箱留言,明年的三月三呢?彩云会把我的祝福带给你”。我品味这梦幻般的“留言”,感慨万千,这是我历任班主任影Ⅱ向最深的九(1)班学生,全班48人,在班序上只能排在第三,全班成员一度因此而感到“羞于见人”。然而时隔不久,  相似文献   

6.
陈健 《求学》2009,(1):37-38
时间,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人最吝惜的东西,跟他们聊一会天,你会发现他们已看手表好几次。林荫路上,牵手闲逛的人太少,背着大书包快步奔走的“拼命三郎”却很多。自习、实验成了学生们的习惯,读研、出国是他们老早就锁定的目标。生活就像是高三的延续,大学就像是一所“放大的高中”。  相似文献   

7.
宋雷 《中学教育》2004,(5):52-52
一、背景描述上学年,我接任了五年级四班的班主任工作,该班学生纯洁、善良,集体荣誉感强,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五年相处,学生之间感情很好。在临近毕业前夕,班级出现了一股互留赠言之风,每个学生人手一本十分精致的同学录,找各自较好的同学留言,也有学生让老师留言。我随意打开看时,发现其中有些赠言内容存在一定问题,如:“祝你找一个苗条的漂亮老婆!”“希望你将来做一个大老板,到时我们天天上饭店吃饭就由你来买单!”  相似文献   

8.
经常看到教师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批上“内容不具体”,其实学生作文写不具体,归根结底在于他们在造句时教师没有注意对其进行写具体的训练。我认为以下五种办法可使学生把句子写具体。一、写清“四要素”写清“四要素”的意思是在造句时适时地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比如,张强想约李明明天去仓坂的三清潭玩,可是李明不在家。于是,他就给李明留言:李明:请你务必和我去玩。张强4月30日想想看,李明看到这样的留言,他第二天能和张强去仓坂的三清潭玩吗?显然不行,因为他没有写清玩的时间、地点。因此,张强应这样写:李明:明天9点,请你务必和我…  相似文献   

9.
水一方 《上海教育》2005,(8A):80-80
最近,笔从媒体上看到了大教育家陶行知的一个小故事,感触很深。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个姓王的学生用泥块砸同学,他当即制止后,令王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去。放学时,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看到那名王姓学生已站在门口。那个犯错的学生正等着挨训,却听到陶行知说:“你很守时,值得表扬。”接着,陶行知又诡“我不让你再打人,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  相似文献   

10.
坏孩子     
当我翻开同学录,看到那段歌词:“感谢你给我的光荣,我要对你深深地鞠躬,因为付出的努力有人能懂、”落下的泪滴在那泛黄的同学录中,回忆起那个坏孩子。——题记  相似文献   

11.
在平时批阅学生语文作业和学生试卷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组词。如,吃(吃的),你(你的),红(红的);绑(绑着),拄(拄着);醉(醉了),完(完了);过(洗过),尝(尝过)……像这样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而确属司空见惯。学生认为这样的“词”用得比较多,而且意思也比较固定,这样组词没有什么问题。不少教师在判定正误的时候,也一时难以确定应该算是对还是错,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2.
曹林 《学习之友》2008,(2):11-12
于此,我很欣赏一位有车人在网上给有车族的留言:你已经跑得比行人快了许多,就不要再用响笛和强灯惊吓他们;你已经坐在风雨不侵的空调车内,就不要再把泥浆溅到路边人身上;你已经占了好几个人几辆车(自行车)的位置,就不要再与他们一时地争抢道路;你已经坐在钢铁护甲里面,就不要在乎别人皮肉对你车辆的刮擦……  相似文献   

13.
案例今天上午第二节,我照常搬着板凳、带着笔和听课记录到初一年级去听课,我走进的是初一(6)班。就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无意间发现旁边一名男同学的桌洞内有一本精致的同学录,感觉有些好奇,便小声地问他:"我能看一下这本同学录吗?""可以。"这名同学顺手拿给了我。这是一本十分别致的同学录,我随手翻了几页,其精美的图案和巧妙的设计并未给我留下太多的新意,然而其中的几条同学留言让我大吃一惊,"祝你:精神百倍,老婆排队!"、"祝你早  相似文献   

14.
把学生当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以广 《师道》2005,(3):10-11
也许有人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会感到好笑:这也叫论?告诉你,我可不是在写什么论,对于今天的教育,我真的有话要说:教育必须把学生当人。索里特尔富说过:“如果你把学生看作是负责的人,他们就会有认真负责的行动:如果你把他们看作是小孩,他们将会像孩子似的行动;如果你期望你的孩子去偷东西,他将不会使你失望。”  相似文献   

15.
系紧“小皇帝”的安全带江苏吴堂清当你看到那些天真无邪、充满幻想的学生时,你很难将他们与死亡、中毒、触电、山洪等词联系起来,这样联系既显得残忍,更有违于人的天良。然而,我们却经常看到无端横祸时常肆无忌惮地向中小学生头上飞来,给家长、社会频添了种种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偶见这样一例:一天,某班3名学生迟到,教师分别在他们的课桌上写下了三句话:“A.你迟到了!”“B.你仅仅迟到一分钟。”C“.明天你一定不会再迟到!”后来,在他们三人的日记中,教师发现了他们的不同感受。A:我看到了课桌上的四个粉笔字,有如看到了老师严厉的目光,下次再也不能迟到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上当了     
面对“已经做过好几遍、讲了好几次、强调了好几回的题,学生怎么又错了”这样的抱怨,你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是谁的错?当你让学生仔细审题,学生却没有这样做,原因是什么?如果想不通的话,就和我一起走进华应龙老师执教的“审题”的复习课,或许会带给你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按照艺术教材的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在教学《儿童剧场》单元时,我让学生分组表演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之后,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有一支像马良那样神奇的笔,会画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贾晴 《山东教育》2007,(9):34-34
作文溧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双手握着笔,紧皱眉头;有的唉声叹气,草纸撕了一张又一张;有的忙着翻找作文选,东拼西凑……如何减轻作文课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把写作变成他们的“乐事”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记得刚接这个班的时候,有好几位老师对我说:“林老师,你班的小调皮有好几个,你得留心啊!”“林老师。某某经常上网,你得对他严格些。”我听了心里半信半疑,但发生的一件事马上证实了其他老师的话。第一天的第一节英语课上,铃声一响。我就走进了教室。可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呢?有几个男同学还在一起你推我拉。看到我走了进来才慢吞吞地走回自己的座位上,嘴里还在嘟嘟囔囔地说些什么,而且坐也没有坐相,脚搭到了凳子上,人靠在了墙上。桌上的书也没有拿出来。我朝他们看了好久。他们才慢慢地拿出了书。开始上课了。开头十分钟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听着。认真地思考,积极地举手发言。可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有几位学生坐不住了,开始开小差了,还随便插嘴。一节课好不容易结束了,我已疲惫不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