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永建 《内江科技》1994,15(1):40-42
一、发展现状 一九九二年我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7.2亿元,比上年增长70.7%,其中资阳、简阳、威远均突破10亿元大关。全市乡镇企业总收入达55亿元,比上年增长67.6%。全年实现利润1.9亿元,上交税金1.8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6.6%。现有乡镇企业个数达16.3万个,就业人员为54.14万人,占农村年末劳动力分配总数的13%。乡镇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达13.7亿元,在整个国民经济运  相似文献   

2.
安徽当涂县博望镇是历史悠久的刃具之乡,如今这里的人们吃刃模具饭,发刃模具财,在营造国内知名的刃具大市场的同时,更锻造着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两翼腾飞的钢铁翅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搏击市场万里风云。而博望镇三杨村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个连续3年被评为马鞍山市的“发展乡镇企业十强村”,正成为中国大地上不断涌现出来的发展农村经  相似文献   

3.
“一心一意为农民增收着想,全心全意为农业增效服务”。马鞍山市安康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殷坤才,20多年来以“立志科研,以诚待人”的精神,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先后为县内外培圳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人才3万多人,带动马鞍山市和当涂县及周边地区农村3万多户农民,搞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增收,被人们誉为“农民致富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八五”期间辽宁省粮食平均年产量为153.5亿公斤,肉蛋奶和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40万吨,从而实现了粮食总量供需基本平衡,肉蛋奶等农副产品基本自给有余。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3200亿元,成为全省经济  相似文献   

5.
提出的问题十年改革,我国乡镇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89年,全国乡镇企业已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9200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31%上升到60%,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实践已经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如皋县乡镇企业管理局的支持下,调查了32家“四大一小”乡镇企业,现作粗略的剖析,供决策者们参考。一、基本特征:它是经济过热中的产物,投入产出比例严重失调。投资大——“热”中起步形成规模。从投资比重看,32家“四大一小”乡镇企业固定资产7838万元,其中超过100万元的26家、超过200万元的16家、超过500万元的3家。债务大——“头重脚轻”面临危机。32家企业至1990年6月止,负债6887万元,其中银行贷款4727万元、欠财政周转金348万元、其它贷款1655  相似文献   

7.
<正> 垦利县大力实施“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垦利经济”的战略思想,1993年,全县乡镇企业,共实施科技项目16项,新增产值6687.5万元。利税2109.9万元。其中93年新上项目9项,新增产值2495万元,利税809万元,取得丰硕成果。 近几年来,垦利县把科技兴农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积极推行企业科技进步,把技术进步指标纳入企业承包、考核指标中,有60%以  相似文献   

8.
杨俊杰 《软科学》1992,6(4):29-31
<正> 发展乡镇企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1990年职工人数达到92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1%;总产值9882亿元,占农村社会产值的57.7%,占会国社会总产值的25.2%;乡镇工业  相似文献   

9.
阳泉市地处山西东大门,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地面工业薄弱。通过实施星火计划,初步实现了由采掘业向加工业转移,地下工业向地面工业转移,传统工艺向现代技术的转移,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1993年,阳泉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正式建立。3年来,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1995年在农村总产值中林果业、蔬菜业、畜牧业的比值达到51%。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199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39元。密集区内乡镇企业超常规发展,199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星火项目在乡镇的覆盖率达80%,到目前为止,共组织实施各级星火计划项目175项,实现产值17.3277亿元,利税4.532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乡镇企业已由以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发展中国家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山东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全球知识经济的机遇与挑战。一、乡镇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1.乡镇企业已成为山东省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7年底,山东省乡镇企业发展到112万家,固定资产总值1800亿元。1997年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  相似文献   

11.
在江泽民总书记考察江苏乡镇企业发表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4月18日,马鞍山市“十强村”的主任和市县区乡镇企业局的领导汇聚一堂,重温江总书记4.21《讲话》,从战略高度对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深认识,更坚定地发展乡镇企业不动摇。马鞍山市的乡镇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发展环境不太宽松,“四低一小”严重阻碍企业快速发展,即结构优化度低、科技含量低、经营管理低、外向度低、企业规模小。与会者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本乡、本村的实际情况,认真全面地分析当前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乡镇企业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参加这次座谈会的“十强村”中,有70%以上是全市综合考评中连夺“三连冠”,上交入库税金年超百万的先进村。他们紧紧围绕江总书记《讲话》主题,用深刻的哲理、真实的数据,典型事例畅谈乡镇企业改  相似文献   

12.
<正> 普连集镇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普”战略,坚持走区域性、专业化生产的路子,全镇经济得以跳跃式发展。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79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958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843亿元,镇办企业总产值达到3.388亿元,实现利税4400万元,创汇3670万美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589元,名列全县前茅。  相似文献   

13.
大连市实施星火计划十多年来,紧紧围绕科技兴市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以促进农村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为目标,结合大连市的资源特点,将其纳入政府行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地逐项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仅“九五”期间,就实施星火计划477项,投入资金13.1亿元,实现新增产值32亿元,新增利税13.7亿元,为全市培训各类人才83万人次。一、建立创新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创新是发展的不竭源泉。进入新世纪后,农业的竞争以及围绕农业发  相似文献   

14.
信息开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是打破农村单一的经济模式,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立体农村经济模式,发展乡镇企业,扶植庭院经济和各种形式的联合体、专业户,实现多种经营。赵紫阳在“星火计划”的批示中说:“农业结构改造不发展乡镇企业不行,发展乡  相似文献   

15.
《华夏星火》2000,(7):24-24
大连轴承厂始建于1985年,是铁道部指定的铁路机车专用轴承的定点生产厂。当时,只有几十人,几台设备。建厂10年来,该厂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狠抓企业管理,使企业飞速发展。如今,工厂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拥有职工414人,其中科技人员22人,固定资产达6000万元,1999年度实现销售收入7500万元,利税2790万元,职工人均分配1.2万元。企业先后获得了“大连市先进企业”、“辽宁省先进企业”、“国家二级企业”等荣誉,并跻身于中国乡镇企业最大经营规模500  相似文献   

16.
“八五”期间,广西乡镇企业连年翻番,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好。1995年实现收入2500亿元,总产值21O0亿元,利税总额175亿元。广西乡镇企业实现持续快速高效健康的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给“老乡”插上了翅膀。首先,科技进步促进了乡镇企业生产上规模、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和经济出效益。“八五”期间,全区乡镇企业累计投入资金近100亿元,完成技术改  相似文献   

17.
在和平将军张治中的故乡,位于巢湖之滨的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一个明星乡镇企业——安徽富煌集团正冉冉升起。1998年实现产值6352万元,利税554万元,产品发展到七大系列80多个品种,跃升成为安徽省新型轻型建材生产规模最大的厂家。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经济海洋  相似文献   

18.
<正> 为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聊城市重点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九四年上半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28%,实现利税7359万元,同比增长48.06%。 他们采取的主要做法,一是多种形式育人才。市、乡、企业各层次采取委托代培、技术讲座,岗位练兵等形式,同时,完善制订了个人重奖政策。二是不拘一格用人才。目前,全市已有20名  相似文献   

19.
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926)是国家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湖北省“巨人工程”企业。公司拥有资产总额17亿元,净资产8亿元;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北省十强乡镇企业”第一名,199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四次被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评为“最佳文明单位”,200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9亿元,完成利税1.75亿元,出口创汇11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马鞍山市福利实业开发公司,于80年代初期创建,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企业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至1997年底亏损额已近100万元。就在企业危险之际,张定斌临危受命,以年轻人的胆魄和信心,担起重振企业雄风的重任,通过几年奋斗,不仅使企业扭亏为盈,而且在1999年~举实现利税150万元。这个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呢? 才过而立之年的张定斌,全身洋溢着精明过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