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画诗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元素之一,乾嘉时期的邢澍与张澍堪称清代陇右书画界的双子星座。文献记录的《桓上草堂图》《松林读书图》是著名诗人、书画家邢澍的作品,洪亮吉、张廷济等一大批朴学大师皆有题咏。题咏之作高度评价了邢澍的学术、文学、政治方面的成就,赞扬了邢澍勤奋好学、勤于吏事、仕学同贯的大家风范,对研究清代诗歌和陇右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题咏为清代才媛最为普遍的红楼接受模式。这种模式灵活运用于各种场合、各种不同的时空情境,表达她们对《红楼梦》各种议题的所感所思。清代才媛的红楼接受,是文学与生活交织的型态,聚焦于《红楼梦》原著的题咏,无疑是缘自才媛自身现实生活体验的有感而发;聚焦于才媛生活的题咏,亦显然是深受《红楼梦》原著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现实延伸。清代才媛的红楼接受既有较为充分的自足性亦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而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清代才媛的红楼题咏与主流(男性)社会的红楼题咏形成对话关系,得到更为丰富多元且别具性别意涵的表述与发展。不仅体现红楼接受的文学/学术意义,还更体现了清代现实的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的意蕴层由三重层次构成;一是文学审美层,表现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二是政治历史层,反映社会矛盾与政治斗争;三是哲学沉思层,体现佛老哲学。  相似文献   

4.
红楼一出,评者甚众,各流派自成一说,"题咏派"是其中重要一支。对"题咏派"中女性题红诗词历来研究不够,作为"题咏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以女性的独特视角解读《红楼梦》,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清代女诗人范淑是女性题红者中的特立者,其对《红楼梦》立意的见解,表现了作为一个女性高卓的识见,不愧为曹公之知音。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及《文源》采用古文字资料的范围、《文源》不用甲骨文之谜和《文源》引用传统"说文学"资料等三个问题。从取材的角度看,《文源》是一部继承传统文字学特别是清代段、朱"说文学"的成就,同时又结合古文字资料尤其是商周秦汉金石文字资料来探讨汉字本形本义的承前启后的著作,它虽然还没来得及用上甲骨文的资料,但已经充分展示出古文字资料和传统文字学相结合给汉字学研究所带来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6.
2006年湖北省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了一件非常珍贵的瓷器——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这件青花瓷上面所绘制的"四爱图"成为了研究和讨论的焦点。元中后期傅习、孙存吾编辑的《皇元风雅》中收录的《四爱题咏》,其内容与"四爱图"关系十分密切。探究《四爱题咏》的内容和文化内涵,能够丰富"四爱图"的文化背景,同时以点见面,对于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元末文坛的风气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罗时进先生的论文《明清钓鱼岛诗歌及其相关文献考述》是近年钓鱼岛诗歌研究的力作,考证细密、意蕴深远,但其间可补遗处有二:一是其文所列清代册封琉球正使汪楫的钓鱼岛诗歌有《中流》诗二首,实则其《神飙》诗也关涉钓鱼岛;其二,罗文称朱彝尊所作《题汪检讨楫乘风破浪图》诗"似未流传",实则该诗收在朱氏早年刊刻的《腾笑集》中。汪楫等人的钓鱼岛诗歌不仅具有纪行抒怀的文学价值,且对论定钓鱼岛的中国归属权也有重要支撑作用,于此可见"钓鱼岛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8.
清代中期蒙古族家族文学与文学家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蒙古族家族文学研究一直为学界所冷落。清中期的蒙古族家庭文学因其民族融合进程中的文化地位及文学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清中期出现了法式善、和瑛、博卿额等文学家族,这些家族因为有着很好的文化传承和文学修养,家族多能文之士,文学创作也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9.
周淑舫教授的新著《六朝东山谢氏文学生产与林下风绵远影响》,不但科学严谨地提出"六朝东山谢氏家族"全新的学术观点,而且系统地阐释了六朝东山谢氏家族文学生产的宏大规模与创作成就,"咏絮才女"谢道韫更是家族文学生产的一道亮丽风景。其家族以显赫的文学功业彪炳历史,与"谢庭咏雪"诲导出现的众多神童分不开,不拘一格的林下风更对后世有着绵远影响,从唐诗宋词乃至清人以其为题材而创作的大量作品,折射出六朝东山谢氏家族的文学活力,进而显现该部学术著作是一部关于家族文学研究的好书。  相似文献   

10.
常芳的《桃花流水》用梦幻、诗意的手法书写了一个老济南人厉崇熹的个人成长史、百花洲畔三个家族的兴衰史、济南城市的近百年发展史,构建了百花洲这一"桃花源"式济南地理空间。这种手法书写历史与个人,容易达到让人温暖、感动、慨叹、伤怀、超越的文学境界,同时也容易阻隔对历史与个人的深度反思与拷问,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既是《桃花流水》这部新时期以来最全面地构建"文学济南"的长篇小说的特色,也是它的缺憾。  相似文献   

11.
叶绍本《兼山堂诗序》云:“自古诗人多出幕僚。”文人游幕是历朝都存在的文化现象,分别在战国、唐代、清代达到三次高潮。而战国乃文学的非自觉时期,游士活动尽管对其时文学产生影响,但很难作为文学专题进行学术研究。唐代,文人游幕极为普遍,亦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戴伟华先生《唐代幕府与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即最早对文人游幕问题进行细致和深入研究的重要成果。而与幕府密切关联的明代中后期文学及清代文学的发展则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在清代,河南文学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诗文创作方面,出现了一批诗文名家。从清代商丘侯氏、宋氏、叶氏、陈氏、高氏五大家族数代人的著述情况来看,都有门弟家传的痕迹,家族著述特点明显。五大家族代表人物侯方域、宋荦等人的文学创作成就对后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古时期人们十分重视"文学"教育,"戒子"、"家戒"一类文章多有文学传统教育之内容.家族对文学"早慧"者多有关注,为之延誉并刻意培养,这种关注有的是舅家来实施的.家族对儿童文学才华的培养,其目的就是"成门户",于是南北朝的"家学"、家族文学传统都比较盛行.  相似文献   

14.
论文由分析《今天》如何想象"自我"为"悲剧英雄"、如何指认"世界"为"他者"入手,描述《今天》的文学立场与文学主张.在此基础上,把《今天》纳入"新时期"的文学格局之中,梳理《今天》作为"同人刊物"如何应对自身的规范化、秩序化,如何面对"伤痕文学"这一新时期"第一个重要成规",如何应对主流文学规范.以《今天》为中心,从这样的三重规范入手,深入新时期文学话语秩序的内部,尝试着还原"新时期文学"如何建构与发生.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巨著,以黛、钗诗词为着眼点,可以纵览全书韵文所反映的文学、文化、语言学特色。从修辞方面来看,二人均善用典故及拟人、复辞等手法。林黛玉善用各种诗词曲赋体例来表达情感,其诗词用韵也呈现多元化特点;而薛宝钗的诗词创作量则明显逊于黛玉,且形式较为单一。仔细研读黛钗诗词,可看出《红楼梦》的诗词有如下特征:“按头制帽”反映人物性格,“一语成谶”预示下文情节,“针砭时弊”暗讽社会腐朽;林黛玉的诗词是女性主体意识的集中爆发,而薛宝钗的诗词则是女性意识在压制下的含蓄表达。此外,黛钗诗词也为“钗黛舍一论”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线索:宝钗或多或少也具有黛玉那种多愁善感的气质和一些反叛特性。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通过"人民"的界定、文艺"为什么人"及"如何为"三个核心问题确立了文艺为人民的基本精神。《讲话》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学艺术艺术理论,其确立的基本理论引导着中国当代文学在资产阶级启蒙文学——新民主主义文学——社会主义文学历程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清代广西家族文学群体的出现,是清代广西文学兴盛和繁荣的重要标志.家族文学群体成为促进清代广西文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对清代广西文学的持续发展及其特点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全州谢氏和蒋氏家族是清代广西古文创作的重要力量.家族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古文创作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强烈的家族认同感,为传承古文优良传统提供了可能;家族传统的精神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代广西文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从明代万历晚期到清代乾隆时期,出现了许多《诗经》文学评点著作。明清之际《诗经》文学评点的兴盛,与宋代以来诗话对《诗经》的文学阐释,晚明评点学的繁荣,明代心学的盛行,及八股文取士等因素有关。评点《诗经》是一种文学读法,但也保留着传统经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唐代“赵州李”文学文化内涵考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州李"文士群体,具有家族地域性、文学文化性,对唐代文学尤其中唐诗文风貌影响显著。以李德裕父子一门为典范,可见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浓郁的文化色彩;可见李德裕平泉诗、贬谪诗独特的诗心情趣与艺术品质。"赵州李"开拓了唐代文学文化的新图景,对于彰显河北一地传统文化资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滨州学院学报》2021,(5):51-55
《武定诗钞》系列包括《武定明诗钞》《国朝武定诗钞》《武定诗续钞》与《武定诗补钞》四种,专收明清时期武定府籍人士诗作。《武定诗钞》系列收录作者多,诗作多;所收诗歌题材广,关注现实的作品多,题材多样;保存了所录诗人的传记等资料。《武定诗钞》系列是研究该地域文学、家族文学的第一手珍贵资料,甚至在明清文学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