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课文的出现,不仅为学生推开了一扇历史的天窗,更带给品德课程执教老师一次新挑战。如何让学生亲近历史、走进历史,使历史题材品德课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走出烟雾弥漫的时间隧道,启迪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历史对话,笔者不断地思考与实践着……  相似文献   

2.
历史题材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李时珍》、《赵州桥》、《捞铁牛》、《西门豹》、《火烧赤壁》、《晏子使楚》、《草船借箭》、《将相和》、《詹天佑》等。教学这类课文既要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懂得一点历史知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下面,就历史题材课文教学特点,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县“金秋十月”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上。范新萍老师为我们执教的是人教版三年级课文《孔子拜师》。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三年级学生的语文积淀并不深厚.让孩子走进圣贤孔子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题材教学一直是个难点。笔者聆听了两堂“历史味”较浓的“春天的故事”,探寻了“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的链接点。两位执教老师都在努力整合教材,创设情景,呈现历史,寻找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可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反思历史题材的教学定位、静态历史的激活、让历史与学生共鸣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教师要结合课文,挖掘课文中的爱国主义情愫,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教材在这方面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如《最后一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后一次讲演》等课文中的主人公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中,可进行创新性教学尝试,一是引导学生对文中标点使用、孔子的谈话艺术作出评价;二是比较孔子和庄子的异同,并进行讨论;三是以读联写,让学生引用课文原话写一写“我的老师”,加深对孔子的认识。这种教学创新尝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革命文化题材的文章,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手术台就是阵地》《梅兰芳蓄须》《青山处处埋忠骨》等。这类课文都是通过讲述伟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他们的高贵品质。教学这类课文,最重要的问题还是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的《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例,从“教什么”“怎么教”两方面,简要谈谈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上教研课,我执教了《孔子游春》一课。这篇课文是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材中的一个内容。它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和弟子们一起看水、议水、谈论志向,巧借河水诱导弟子、实施教育的故事,表现了孔子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听一位教师执教《孔子游春》一课,对"孔子与弟子娱乐及言志"一段,教师大体是按以下程序教学的:(1)理解课文。教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子路、颜回、孔子三个人的志向各是什么?问题并不难,学生依据课文很容易回答。教师还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了"温文尔雅"、"从容不迫"、"情不自禁"、"手舞足蹈"等成语的意思,分析了三个人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孙艳萍 《山东教育》2011,(25):26-27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或记叙古代名人故事,或展现神话传说,或咏叹历史建筑、历史名画,美不胜收,益人情智。这些课文的描写都从不同的侧面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本课主要讲述我国古代文化巨人孔子的主要成就,由“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三部分内容组成。执教者认为课文对孔子的评价还不够全面,和学生一起研究,对教材进行充实,增补了“政治家”这一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执教了苏教版第十册的《三亚落日》一课,课中当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深层领悟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时出现了以下情境: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或记叙古代名入故事,或展现神话传说.或咏叹历史建筑、历史名画,美不胜收,益人情智。这些课文的描写都从不同的侧面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4.
案例反思 今年五月,在浙江省品德与生活(社会)“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中,笔者执教了《走进新时代》一课,就历史题材品德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人晳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经典文章。该文是《论语》当中鲜有的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较为典型的人物形象特征的篇章。很多教者以此为例文探究孔子的思想追求,分析人物的个性特征。笔者在执教该文时,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孔子为什么赞赏曾晳?学生在分组讨论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是争论的核心,最后回归到了对字句的理解上。文本中曾晳一  相似文献   

16.
笔者曾听过两位教师执教《雨点》一课。一位教师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便一句一句地讲解,整个一节课下来,学生仿佛都知道教师每一步要干什么似的,总是对答如流,表面上情绪很高涨,实际上学起来是索然无味的。另一位教师则不一样,他充分挖掘教材的空白,启发学生想像,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宗旨是服务于人民,为国家培养出富有时代感的新型人才。近几年,初中教材中出现了几篇以爱情为题材的课文,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老师该怎样去利用教材设计教学思路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呢?我作为一名身处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凭着对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愿与大家一起分享我执教此类课文的心得体会。一.直面现实,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编者能把以爱情为主题的文章审  相似文献   

18.
尤溧敏 《教学随笔》2007,(11):16-16
执教《孔子游春》时,我说,今天,让我们随同孔子一道去春光明媚、风景怡人的泗水河畔感受那独特的风光吧!接着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边思边写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下自己阅读的感受、发现的疑问、提出的挑战;还安排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潜心读书,认真思考,动笔批注;最后请同学们自由交流阅读感受。研读文本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案例背景在我校校级优质课评比中,刘炯炯老师执教的高一语文课《胡同文化》上得很不错,用PPT做的课件也很有效。笔者是评委之一,也是刘老师执教班级的信息技术教师。听课时我想到:若把这节课的内容作为信息技术课网页教学素材,利用学生刚刚学过这一课文的优势,让学生为课文制作  相似文献   

20.
日前,笔者在一次语文阅读教学评优课活动中听了一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执教者为了让学生升华对司马迁“忍辱负重”这一高尚品质的认识,给学生补充阅读了“卧薪尝胆”、“苏武牧羊”及“胯下之辱”这些历史故事,一堂课下来,执教者海阔天空,但却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与文本对话,去理解和体悟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