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肇庆市首届“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虽说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那隆重的场面、依然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毕竟这是端砚问世一千多年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文化节,我作为“端砚文化节暨中国文房四宝展”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自然是感想颇多。  相似文献   

2.
王忠 《世界文化》2000,(1):36-37
在俄罗斯,我一直盼着能见识一下俄国人的婚嫁场面。一年过去了,终于传来喜讯:朋友柳芭的儿子要结婚,我们荣幸地受到了邀请。  相似文献   

3.
蒲扇     
许多年过去了,我却仍不能原谅自己,我的内疚与悔恨,永远也无法弥补这段遗憾。  相似文献   

4.
和慧平 《大理文化》2012,(12):65-65
这些年,我无数次趟过月光的河流 像一个被流放的国王 在自己的领地上为一棵小草 折射不到自己的光辉而哭泣 步履维艰 鞋子被月光打湿 两只鞋子在苍白的月色里说着想家的话 可是我不能停下  相似文献   

5.
狮子——马克思:“你把我看作蚂蚁,但是有一天我会成为狮子的。”山泉——恩格斯:“一股汹涌的泉流,呼啸着独自奔出山谷。松树在他面前轰然倒下,它就这样给自己冲出一条大道。我也将和这股山泉一样,给自己开辟一条道路。”蚕——居里夫人:“那些蚕细心地工作着,不懈不怠,令我大受感动,看着它们,我觉得自己跟它们是异物同类……”蜡烛——法拉第:“像蜡烛为人们照亮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火炬——萧伯纳:“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举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礼物     
我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那儿的小学到家步行只需十分钟。也是一个刚刚过去的时代,那时的孩子们都可以回家吃午饭,有母亲老早就在家等候着。这对如今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可我那时却并没当回事,以为做母亲的就是给孩子做三明治,看指画,检查家庭作业。我从没想过,母亲这位事业心很强的聪慧女人,在我出生前有着一份工作,而且后来又能回到职业生涯中去。可在我上小学那几年,  相似文献   

7.
一 城市待久了,我常常想起小时候赤脚奔跑在乡村的日子。 想着想着,我就感觉自己是一个有根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古远清 《寻根》2006,(2):103-106
余光中在《从母亲到外遇》中,曾用风趣的比喻形容自己的经历:“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关于头一句,他这样解释:“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歇着的,所有龙族。还有几千年下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相似文献   

9.
岳力 《世界文化》2008,(1):39-40
北方深秋的午夜,从友人家里出来.风吹在脸上。女人的腿,晃动在银晃晃的路灯下.她们用手勾住男人.像叼着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我内心空落,我丢失了一样东西,那是我自己……我把自己丢了。回到寓所.拧亮了灯,迫不及待地拿出卡尔维诺的书——《寒冬夜行人》,读了几行,我就被字里行间散发出来的气息征服了。老卡似乎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前面的某个地方.等我已经很久很久了,他的小说,不像小说,更像是一个老朋友的来信。  相似文献   

10.
正或许是累了吧,从辞职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定让自己向过去的生活告个别,要活成另外一个样子。套用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一部小说的名字来形容,叫《生活在别处》。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环游世界。到2019年为止,我去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巴尔干半岛算是最特别的那个,没错,就是那个曾被称作欧洲火药桶的地方。心中的瓦尔登湖  相似文献   

11.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哪里人?每当此时我都要哕嗦一番:我的籍贯是江苏江宁,出生在辽宁沈阳,成长在北京,您说我是哪里的人呢?籍贯地、出生地、成长地,过去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会十分明确地指向故乡,但是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后,人们的空间归属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一句就可以回答的简单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相似文献   

12.
荣世敏 《世界文化》2009,(12):33-34
记得刚刚到英国也就半年的时间,我的胃口中还保持着对祖国美食的记忆,天天自己做中餐,和女儿一同享受“中国式的小家”的感觉。一天,我从超市买回了两条鱼,回到租住的“家”之后,一通忙活,女儿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煎鱼,炖鱼,煮饭。诱人的饭香在我们几家房客共用的饭厅里飘浮,  相似文献   

13.
柯玲 《滇中文化》2000,(3):15-17
过去,群众文化单位是一条腿走路,即公益性事业为主体业务:指导、辅导、活动、创作、调研、编辑、搜集民间文艺资料等等。现在增加了一条腿,即文化产业。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走路要好。但一条腿走路的时候有政府的扶持,比较稳当,两条腿走路便成为你自身的事,走好走坏你自己得兜着。特别在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形势下,大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势,政策放得宽了,天地广阔了,要怎么走,在法律范围内很少有人干涉,是好是坏还得自己心明眼亮,自己把好自己的方向。这是新时期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一份文件,我确定了家庭农场这个称呼将属于我,属于我正在耕耘着的这块山地。因为向往,我很早就对自己拥有一个农场或者牧场作过假想。在没有可能的过去的日子里,假想只是城市的茶余饭后偶尔的闲谈。那些闲谈也许为今天的农场做了奠基式的心理准备,以致让今天我眼前的这块山地,近千亩的果园,真的成了属于我的家庭农场的时候,让我觉得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农场或者牧场,都能让人产生美好的想象。这是一种最贴近自然界的生活,它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文明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5.
完美的匹配     
雪冬 《世界文化》2010,(9):32-33
"我很欣慰能将自己的骨髓和肾脏捐献给一个陌生人。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朗达与我已成了莫逆之交,而我那时给予她的帮助则令我自己也难以想象。"本文作者,美国的一位平凡女性,埃丽·伯特兰迪首次向媒体袒露了自己当年的心境。  相似文献   

16.
妈妈的礼物     
罗纯 《世界文化》2013,(11):F0002-F0002,1
我是在一个小镇子上长大的,从小学到我家,只要步行十分钟。在还不算久远的那个年代,孩子们都可以中午回家吃饭,有妈妈们在家等着他们。对今天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奢侈,但那时的我并不这样觉得。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当妈妈就是要做三明治、要看孩子画画、要陪着孩子做作业。我妈妈非常聪明干练,在我出生之前她有自己的事业,早晚也要回归职场,但我从没怀疑过这位职业女性竟会在我上小学那几年,几乎天天陪我吃午餐。  相似文献   

17.
10年前,网络游戏依靠笨拙的E-mail传递资料,电脑将战棋策略游戏的部署寄给对方电脑分析,然后再用E-mail发回来。而今天,网络游戏不但让成群的坦克履带和炮火演绎着战争交响曲,同时建立起庞大的网络虚拟王国,3D技术也早融入网络游戏中。如果让我展望10年后的网络游戏,那么我可能会将剩余的生命都投入到网络游戏中,让它们完成我过去和将来都无法实现的梦想。  相似文献   

18.
我的心愿     
经过非凡的努力,我终于被选为普林斯顿市市长。刚上任不几天,我便于没事可干的无聊中想出一个极有趣的主意来。我需要给自己选一个副手,而他必须非常善良,而且必须很穷。我希望能有一个穷人跟我享福。过去,我曾是一个流浪汉,也曾向人讨过东西,但现在,我已经成为一个市长,一个显贵。这真使我高兴。我化了装,穿得破破烂烂,走上了大街。街上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小姐、太太们都穿得很阔绰,摇摇摆摆地走着,还有那些高贵的绅士们,他们挺着胸,昂着头。这使我感到讨厌,我对他们一点也不感兴趣。终于物色到一个人选,他是  相似文献   

19.
过去这四年,我埋首书稿,写一部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录,讲述我初涉人生的故事。撰写回忆录的初衷是试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思考我走过的路,打算从体验弗洛伊德关于兼顾爱情与工作的老生常谈开始,到自己对写作生涯的感受收笔。然而,结果远远超出我所有的想像。书稿记录了我与自己的传统意识搏斗的故事,回顾了我脚下密密匝匝的拉脱维亚根系如何在我长大成人的道路上加深我对美国的向往。如果说在回忆录最近脱稿时,我自忖对形成归属感的诸多基本问题终于有些领悟的话,那么在父母和兄弟姊妹看了我写下的体验后,我倏然发现,面对家庭关系和祖籍观念的制…  相似文献   

20.
我的治学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李绍明教授是著名的民族学家和民族史专家,出版和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著。现征得李绍明先生同意,将其治学之路的讲演稿刊布,以飨读者。治学,在学术界历来是一个十分普遍而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在我青少年读书时期,老师就经常讲如何吸取别人的经验对于自己治学的重要意义。今天,我应我所同志之约,扼要地介绍一下自己在数十年民族研究的学术生涯中所积累的点滴体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或可供同志们参考。我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民族学的大学生。1950年,我就读于四川华西大学社会学系,在社会学系的两个专业中,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