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重穆、梅向明主编的《实验教材》是以提出问题为出发点,也便于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较高,如讲绝对值这一节,实验教材是让学生自己找有理数与算术数的对应关系而是列出一个表格。有理数: 2, 3 4,0,-2,-3 4,…算术数:2,3 4,0,3 4,…从这个表格而得出一个有理数对应的算术数就是这个有理数的绝对值,这种形式讲绝对值有三点好处:1、在学生可接受的情况下渗透了对应的思想。2、学生在已有算术的知识基础上找了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就推导出了新知识。3、由于表格一目了然,直观地得出每一个有  相似文献   

2.
你会解答吗?     
初一年级3.若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则这个有理数()(A)一定是正数;(B)一定是负数;(C)一定是零;(D)一定不是零.4若三角形内的数是5985.四边形内的数是7980、五边形内的数是9975,则六边形内的数应是十二边形内的数应是.初二年级1·分解因式:2.分解因式:3.已知求的值.解答请看下期你会解答吗?@边冼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里只着重谈谈如何搞好这个衔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中小学双边的共同努力,我认为小学方面应抓好以下几点,为小学毕业生进入中学铺路搭桥.(一)教好数的概念,为初一学习有理数打好基础数的概念是逐步扩展的,小学学的是非负整数,初一引进负数后,数就扩展为全部有理数.所以,由非负有理数过渡到全体有理数就是中小学学习数的概念的衔接点.为使学生顺利渡过这一关,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在有理数一章的教学中,绝对值是一个重要概念。因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以及有理数之间的各种运算,除了它们的符号外,都是在它们的绝对值之间进行的。数的绝对值在整个中学乃至大学数学课程中是一个应用广泛的概念。如在方程、不等式、函数、二次曲线、复数以及极限概念等都要用到数的绝对值。因此,讲清这个概念。并通过经常的复习,  相似文献   

5.
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这使我们认识数的范围从小学学到的内然数、分数、小数扩大到有理数.怎样做有理数的运算呢?  相似文献   

6.
课时一 有理数正整数、负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与零统称有理数 .有理数有一些性质 ,我们常用到 ,如“有理数有无穷多个 ,没有最大的有理数 ,也没有最小的有理数”;“有理数是有顺序的 ,即任意两个有理数都可以比较大小 .在数轴上 ,在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大于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是十分稠密的 ,任意两个有理数点之间有无穷多个有理数点 .即使这样 ,并不是数轴上的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离原点的距离 ,这里的距离是一个非负的量 ,是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表示互为相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人提出“有理数”和“无理数”这两个概念的中文名称是翻译错误所致,并认为应译成“比数”和“非比数”才对。怎样看待这种意见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概念的中文名称的由来。尽管人们认识有理数和无理数并建立起严  相似文献   

8.
大家知道,整数和分数合称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一切有理数都可表成分数 p/q(p、q 互质,p∈N,q∈N),无理数不能表示成分数 p/q。那么,将分数 p/q 化为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循环小数呢?小数的位数或循环节内的数字的个数又是多少呢?本文试图对这两个问题作一些一般性的探讨,供小学数学老师教学这个内容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化归思想.例如,学习过有理数加法以后,在做有理数减法时,则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将减法化归为加法来做,即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做除法时,则利用倒数概念化归为乘法来做,即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这些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10.
本章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算术数集合的基础上,引进了负数,从而把数的概念扩充到有理数集合。在有理数集合里,原来算术数集合中成立的运算律仍然成立,而运算法则却有了一定的发展:有理数的和、差、积、商(除数不为零)仍是一个有理数,即有理数对这几种运算是完全封闭的。 一、有理数教学内容的结构图  相似文献   

11.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它有哪些功能呢?本文逐一为同学们介绍.功能一:助你直观地认识有理数小学学过的整数、小数、分数都是有理数,进入初中后又学习了负数,即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等,这些都是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最常见的有两类问题:(1)给定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数;(2)把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描出来.  相似文献   

12.
初一代数是初中数学的一门起始学科。其中有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点,这些衔接点,恰是学生学习上的分化点,因此,搞好衔接点的教学,使中小学数学教学连续吻合起来,对克服学生学习上的分化,全面稳步地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中小学数学的衔接点有哪些?如何进行这些衔接点的教学?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从算术数到有理数的扩充 初一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是小学生进入中学后学习的第一个代数内容。由小学学习算术数(非负有理数),到中学学习有理数,这对  相似文献   

13.
7.无理数这一节要讲:无理数是怎样的数?无理数同有理数的关系?在数轴上如何表示无理数?要了解什么是无理数,先要了解平方和开平方运算.(1)开平方——无理数的一个来源我们在小学数学中学习了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其中,加和减,乘和除分别是互逆的运算.对任意两个有理数作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运算中的任何一种,运算结果仍然是有理数.  相似文献   

14.
数的发展是中学代数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的内容都无法学习.在初一,首先要学习的新数就是负数,把数发展到有理数的范围.一、为什么要学习有理数学习有理数是生活实际的需要,人们在非洲亚丁湾沿岸,  相似文献   

15.
我们所常见的三角形 ,三个角度数都是有理数时 ,往往含有无理数的边长 ,而三边长都是有理数时 ,它的三个角的度数又往往不都是有理数 .有没有三个角的度数及三边长均是有理数的三角形呢 ?显然 ,边长为有理数的正三角形就是这样的三角形 .我们要问 ,除了正三角形外 ,还有没有其它三角形也满足这个条件呢 ?本文要证明 ,三个角的度数及三边长均为有理数的三角形只能是正三角形 .先证明下面三个引理 .引理 1 若 cosθ为有理数 ,而 m为整数 ,则 cos mθ也是有理数。证明 只对 m为正整数证明即可 .cos mθ+ isin mθ=( cosθ+ isinθ) m =∑mk=0…  相似文献   

16.
一、实数的概念与运算 (2)减法法则摇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 (一)知识要点 郾 1郾 实数的概念 (3 )乘法法则摇两数相乘,同号得 ,异号得 (1 ) 和 统称有理数郾 ,并把相乘.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 郾 (2 )无限 叫做无理数郾 (4)除法法则 摇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 (3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 郾 郾 不能作除数郾 (4 )规定了、 、 的直线叫(5 )运算定律做数轴郾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是 …  相似文献   

17.
人们从生活需要逐步发展“数”的理论.从自然数经过分数、零和负数建立了“有理数”这个概念.大家想过古人为什么给这类数取这个名字吗?是因为有理数有理吗?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有理数,其定义是什么? 有理数的定义是:设m,n∈Z,且n≠0,形如m·n-1=m/n的数称为有理数,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有理数集表为Q,即:  相似文献   

19.
<正>文[1]中提出了一个关于三角函数的问题:对怎样的整数n,sinn°和cosn°当中至少有一个是有理数?文[2]对这个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究.但这两篇文章对n的讨论,仅仅局限于整数集上,笔者基于文[2]的研究基础上,扩大n的数域,再给出了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20.
1.数的回顾前面,我们讲了数,总的说来就是两个表格,一个是这两个表很重要,必须学会看,学会用,会看了,就会用.怎么看呢? (1)这两个表,都是按分类思想制定的.先看上面一个表,从上往下看——实数,分两类:有理数和无理数.有理数,分两类:整数和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