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江苏高考物理卷第9题是一个弹簧双振子问题,因为物理过程比较复杂,所以考生在解题时普遍感到困难.其实在高考复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弹簧双振子问题.所谓弹簧双振子就是一轻质弹簧两端连着两个物块(一般情况下可看作质点),两物块可相对系统质心做简谐振动.弹簧双振子是中学物理有关弹簧问题中较为复杂的一类问题,它的特点是质点在振动过程中无固定的悬点,由于弹簧总是与其他物体直接联系在一起,所以弹簧与其“关联物”之间总存在着力、运动状态、动量、能量等诸多方面的联系.下面就常见的弹簧双振子问题来分析它们运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如图 1所示 ,一根轻弹簧两端各连接着一个小球图 1(或滑块 ) ,这样的装置叫做弹簧双振子 .下面就经常遇到的几个有关弹簧双振子的实例来谈谈弹簧双振子问题的求解 .一、质心静止的情况例 1 有两个相同的系统 ,每个系统由两个质量均为 m的相同物体组成 ,两物体间用劲度系数为 k的轻弹簧相连 .两系统以大小相同的恒定速度 v相向运动 ,运动过程中两个弹簧均处于自然长度 L0 .某时刻两系统互相靠近的两物体间的距离为 L (L >L0 ) ,如图2所示 .问 :经过多长时间后 ,这两物体间的距离又等于 L ?设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 ,而且是瞬间完成的 ;物体发…  相似文献   

3.
郑金 《理科考试研究》2005,12(11):42-43
在弹簧双振子运动过程中,不仅质心平动,而且振子相对于质心做简谐运动,因此运动形式比较复杂.解答这类问题常用相对运动分析法,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如图1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木块,用一根劲度系数为κ的轻弹簧连接,放在光滑的桌面上,这就构成了一个双弹簧振子.它的特点是质点在振动过程中无固定的悬点. 因为振动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故根据质心运动定律,两物体质心处的弹簧应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取决于弹簧压缩以后,两物体是同时释放还是先后释放).因此两质点可看作是以质心为固定端,相对于质心作简谐振动.  相似文献   

5.
在力学中,凡是在一个系统中有相对运动的情况存在时,如大家熟知的人走船退问题,这类问题往往比较复杂,但若借助于系统质心的运动规律来处理这类问题,就可使解题过程大为简化.本文列举数例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 1 弹簧双球的振动如图1,可视为质点的两只小球之间用原长为l,倔强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系统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两球间的弹簧处于压缩或伸长状态时将两球从静止状态释放,求两球的振动周期. 两小球释放后.系统从静止开始运动,但始终不受外力,所以系统的质心位置将保持不变.设系统的质心位置原在O点,由于O点的位置不变,因此如图1的振动系统就可等效为O点的左右分别有两个互相独立的弹簧振子.由系统质心的计算方法,很容易得到等效两个单独弹簧的原长分别为:  相似文献   

6.
<正>弹簧双振子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物理模型之一,其特点是质点在振动过程中无固定的悬点.本模型涉及力和运动,动量和能量等多方面的联系.下面就常见的三类弹簧双振子问题来分析它们运动的一般规律.一、系统质心静止不动,质心系中物体相对质心做简谐振动  相似文献   

7.
如图1所示,质量分别为所mA和所mH的两物块A和B,A、B可视为质点。用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弹簧原长为l0。可以将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装置称为“弹簧双振子模型”。该模型在近几年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屡展出现,从反馈情况来看失分是相当严重的。  相似文献   

8.
弹簧问题是物理学中的重要问题,涉及的定律有胡克定律,其内容是:弹簧的弹力跟其形变量成正比,即F=kx.涉及弹簧常见的运动有弹簧振子做的简谐运动:弹簧振子的回复力与位移大小成正比,与位移方向相反,即F回=-kx.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对两个公式中的物理量总是混淆,  相似文献   

9.
1.根据弹簧振子的振幅确定位移关系. 例1如图1所示,将质量都是Ⅲ的小物块Ⅲ,、Ⅲ:用劲度系数为是的轻弹簧相连,放在倾角为口的光滑斜面上,底端固定一挡板.  相似文献   

10.
一、弹簧中的接触脱离型临界问题 例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口和从开始到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  相似文献   

11.
谭永  杨宇红 《物理教师》2010,31(3):12-13
若物体与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不计物体受到的摩擦或空气阻力,弹簧的质量比物体小得多,可以略去不计,这样的系统叫弹簧振子,这个物体叫振子,弹簧振子有以下几种放置方式(如图1).  相似文献   

12.
谈分离条件     
张学伟 《物理教师》2000,(10):16-17
高中物理中经常会遇到两个物体何时分离的问题.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如图1,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A和mB,mA和一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开始先用作用在B上的水平外力F压缩弹簧.然后撤去外力,问A和B两个物体何时开始分离.  相似文献   

13.
根据质心运动与相对运动建立耦合弹簧振子的动力学方程,通过特征根方程求解,确定系统固有频率,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一、原题如图1,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  相似文献   

15.
如图1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木块,用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放在光滑的桌面上,这就构成了一个双弹簧振子。它的特点是质点在振动过程中无固定的悬点。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中弹簧类问题在历年高考中屡屡出现,而学生往往失分较高.因此,学习了胡克定律、弹性势能及弹簧振子等知识后,教师可结合常见的考点对弹簧类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让学生逐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领会其解题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题如图1所示,有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不放物体时另一端位于A位置.若将物块M放在弹簧上面,静止时弹簧被压缩到B位置,  相似文献   

18.
金彪 《中学物理》2011,(2):62-63
某杂志中有关《非轻质弹簧问题的分析》一文推得“一质量为m的弹簧与物体M(视为质点)组成的一个‘弹簧振子’,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2xM+m/2/k”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弹簧质量对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斌  徐学 《物理教师》2010,31(1):59-59
读了本刊2009年第5期“非轻质弹簧问题的分析”一文,受益非浅.但文中认为,一质量为m的弹簧与物体M(视为质点)组成的一个“弹簧振子”,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T=2π√M+m/2/2(见原文情景延伸3和延伸4).笔者认为此结论有误,当弹簧质量不能忽略时,弹簧振子的固有周期丁与弹簧的质量m、振动物体的质量M和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关系可以推导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物块、弹簧系统”的相互作用中,随着弹簧形状的变化,物块的受力、加速度、速度与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系统的动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此复杂的变化过程中将涉及到力、速度、加速度、能量等的一些很重要的状态及特征;为了弄清过程中的“结”,得先来详细探讨物块与弹簧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