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样本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近几年的3类科技期刊的评价指标的离散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所分析的3类科技期刊,除个别评价指标外,绝大多数评价指标的离散度波动不大;对同一类科技期刊,各评价指标的离散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19日到20日,由上海市科协、江苏省科协和浙江省科协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科技期刊发展专题论坛”在上海举行。该专题论坛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江苏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承办。来自上海、江苏、浙江140余位代表参加论坛,有47位作者向论坛递交了33篇论文,集中收载人大会论文集;该活动集中展示了“长三角”区域科技期刊发展的新面貌,为做大、做好、做强该区域科技期刊提供了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评价中的地位与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文章简要论述了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评价中的地位与影响,包括: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的数量,中国科技期刊国际评价指标的增长趋势,中国优秀科技期刊在国际期刊领域的地位与影响,以及中国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与周边国家(地区)的比较分析等。  相似文献   

4.
中文科技期刊下载计量指标与引用计量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中文科技期刊的下载计量指标和引用计量指标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和深入的定量研究。并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中文科技期刊两类计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问题。通过分析对比统计数据,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对于更好地应用期刊不同类型的计量指标,建立新的学术期刊测度评价体系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的信息密度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信息、信息密度的概念和排版等角度,对国家科委1994年颁布的五大类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中所提出的“信息密度”一指标进行了分析,认为,科技期刊的信息密度作为一项文献计量指标。评价科技期刊是非常有用的,但是该评估标准中对科技期刊信息密度的定义是不够准确的,对科技期刊“信息密度”的准确测量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因为科技期刊的信息密度的测定有许多模糊因素需要考虑,提出了用篇均页数来代替该评价标准中的信息密度,以测定科技期刊载文量。  相似文献   

6.
中文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科技期刊界的热门话题,也是上海科技期刊界备加关注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调研、专家座谈、国内外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上海的中文科技期刊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了影响上海市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上海市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策略。重点就中文科技期刊的定位与精品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构建上海市科技期刊数字化平台和集约化发展;理顺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加快引进、培育科技期刊领军人才;发挥上海市科协及各类协会(学会)的作用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以2001—2005年SCI期刊引证报告(JCR)数据为依据,统计了近五年SCIE收录的我国科技期刊并分析了其各项JCR指标,总结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变化趋势,探讨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并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学术期刊国际化、市场化和产业化调查与探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探索上海学术期刊国际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对145种期刊2003年和2004年全年的版面进行了调查,还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学报》以及由上海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编的《科技期刊发展与导向》进行了论文统计分析;同时,对123种学术期刊编辑部进行了了解。调查表明,上海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对国际化、市场化的认识和实际起步均较早。在国际化方面,目前已有17种英文版期刊,正在向成为“国际性期刊”进军;已有55种学术期刊被国际数据库收录。依据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把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准国际化期刊”,“国际性期刊”,“国际知名期刊”。然而,上海学术期刊整体上真正实现国际化尚“任重而道远”。在学术期刊走向市场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原靠拨款的期刊数的比例已下降到20.3%,而且有19个期刊经费实现完全自立(包括人员经费和办刊经费)。建议:①把学术期刊国际化纳入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迅速制订学术期刊国际化度的评价指标;②应允许不同办刊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期刊编辑部向产业化迈进;但是,拨款加创收相结合的办刊模式目前仍是大多数编辑部(占64.2%)的有效模式;学术期刊具有公益性和非盈利性的特点,主办单位仍应增加对学术期刊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建立科学、完整、客观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改进科技期刊评价、学者评价乃至整个科研评价体系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传统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以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和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报告为数据源,在总结国内外对于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筛选出若干新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信息熵来确定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期刊的综合得分。本文为科技期刊评价研究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动态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已有多项静态指标用于评价科技期刊,运用动态指标评价科技期刊的研究却较少报道。本文就提出的评价期刊质量的动态指标-趋势指数和稳定指标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就其在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以期使这二个指标能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