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带着父母爱的叮嘱,带着老师爱的期望走上幼教岗位的。我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但我从小就感受到了仁慈的母爱和深沉的父爱。我是幸福的,尽管我没有超人的天赋,没有讨人喜欢的小甜嘴,可我却有幸地得到了好几位老师的宠爱。是父母和老师无私的爱,让我享  相似文献   

2.
谎言面对面     
王老师与我共事十几年,在我眼里,他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对学生爱得真挚,对教育爱得真诚。可最近他对一位学生的处理方式,使我在旁观静思中突然发现,我们以教育与爱为出发点去教育学生,而爱却常使人盲目、迷失!  相似文献   

3.
日前,拜读了于永正老师撰写的<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一文(<小学教学>2008年第1期),我受益颇丰."我从未感到作文无事可记,无人可写.原因简单得很,就是因为我有素材意识.我留心周围的一切,能随时随地为自己、为学生捕捉到可写的东西.""素材意识来自责任感","来自对生活的热爱","来自学习","来自我的动笔习惯".这些观点的陈述看似浅易,却给了从事语文教学的我太多触动.……  相似文献   

4.
日前,拜读了于永正老师撰写的<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一文(<小学教学>2008年第1期),我受益颇丰."我从未感到作文无事可记,无人可写.原因简单得很,就是因为我有素材意识.我留心周围的一切,能随时随地为自己、为学生捕捉到可写的东西.""素材意识来自责任感","来自对生活的热爱","来自学习","来自我的动笔习惯".这些观点的陈述看似浅易,却给了从事语文教学的我太多触动.……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老师埋怨:现在的学生不懂感情,你爱他们,他们却无动于衷;也常听到学生抱怨:老师整天忙教学,很少关注我们的情感……现在,这种相互不理解的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教师这种"感受"更多,认为自己"要学生学习"、"帮学生补课"都是爱他们,学生不仅没有感激之情,甚至还怨恨教师。其实,我觉得并不是教师没有爱学生,也不是学生不懂教师的爱,关  相似文献   

6.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真诚的、一视同仁的,每个孩子都在老师的爱的教育下成长,尤其是那些存在"问题"的学生和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喜欢优秀的学生是为师者都最愿意做的事,但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向"问题"学生撒播爱的阳光,这也正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爱"字道出了教育的全部智慧。为人师者都知道关爱学生,然而不少老师却走入"以罚代爱"的误区,正在遭遇着或遭遇过不少尴尬。如何走出这个误区?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为人师者不仅对学生要有爱,更要有爱的智慧——爱不可"以罚代爱",爱不可"拔苗助长",爱是尽职,爱是尊重,爱是心灵与心灵最微妙的接触,爱是师与生都能感受得到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近日报载大学语文鸡肋化日趋严重,老师抱怨学生不爱学、学生抱怨老师教不好,尤具讽刺意味的是大学语文教材却如"春秋战乱",仅书名中含有"大学语文"的图书就多达759种.语文教育的失落已是不争的事实,有识之士叹惋"当心象形人变成拼音人"--有些学生能讲流利的英文,但中文却很不乐观,连个通知都写不清楚.作为文化之根的语文教育出现了问题.人们诟病学生、老师乃至教材、科系,虽难避病急乱投医之嫌,其拳拳之心、切切之爱,还是使我读出了悲凉.……  相似文献   

8.
潘艳 《考试周刊》2014,(1):179-179
<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爱是影响学生认识的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教师对学生应该有"爱",应该怎样爱,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常谈的话题。老师都知道"爱"的分量与价值,然而却忽视了如何真正地把"爱"说给学生听。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进入心的深处。"所谓"心心相印",不仅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更要让学生走进老师的内心,感受与分享老师的喜怒哀乐。要让学生走近老师,我们可以从以下  相似文献   

9.
正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的确,成千上万的优秀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但是也有很多老师常常抱怨:好心被当作驴肝肺,学生总是感受不到自己的"爱",很受打击。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想说的是,学生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原因恐怕主要还是在于老师,在于老师的爱是否真诚,是否理智,是否智慧!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有些老师的"爱"的确让学生不能承受。需要申明的是,以下事例绝对是千千万万辛勤耕耘的老师们中极  相似文献   

10.
儿时的我,最爱玩的游戏就是"扮家家","扮家家"中玩得最多的又是"老师和学生",而我总爱抢着当老师.时间久了,大家渐渐都知道了我喜欢当老师的秘密.以至最后,每次分配角色的时候,竞无人和我争了.  相似文献   

11.
我做小学德育学科教研员十年了,观评课几百节,老师们能正确地解读教材,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熟练地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在教学能力上确实有了提高,我倍感欣慰。作为德育教育,我一直要求老师们一定要言传身教,"身教"更重于"言传",但是老师们在处理课堂上一些"小事"时,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做的却不尽如人意。我就借课堂上的几位青年教师的行为谈谈"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只有心中有学生,教育才会发生"。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爱满天下,教学做合一"的信条一直激励着我在教坛上不懈耕耘,激励着我真诚地呵护着学生,把爱的种子播向学生--尤其是每一位后进生.  相似文献   

13.
<正>"您是我大学的第一位老师,感谢您的教诲","您感动了我,改变了我,你永远都是我的老师"。每逢节日,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团委书记、学生辅导员钟小要的  相似文献   

14.
爱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培养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爱是转变后进生,使他们良好发展的灵丹妙药。学生能做到对老师"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老师无私的向学生奉献爱的回报。参加工作十几年,担任班主任也超过十个年头了,按说经验一定是有的,按说办法也是不少的,可被学生气得在课堂上哭鼻子,这是刚参加工作时很多同行都难免的,然而对于我这个有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来说,竟也在前不久发生了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15.
我们总是在埋怨这埋怨那,埋怨学生"教了几遍都不会。怎么这么蠢呀","怎么会有这么令人头痛的学生"。"唉!现在的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啦!"但我们却忘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前段时间我作为学生家长到自家孩子所在中学开家长会,听了孩子的校长关于赏识教育的报告。我听着,时而共鸣,时而汗颜,时而顿悟:赏识,其本质是爱;  相似文献   

16.
张建英 《生活教育》2014,(15):42-43
一项调查显示,40%的学生觉得老师不爱他们,但95%的老师却认为自己爱学生。这两组数据引发了一个热点问题:学生为何不领教师的情?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只是爱学生爱的不得法,以为出发点好就行了,没有注意教育方法,甚至简单粗暴,学生怎么会感受到老师的爱呢?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是,教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有真爱,并"会爱"。  相似文献   

17.
几天的师德师风学习结束了,可是教育的主心骨——“爱”却留在我的头脑里,成了我教育活动的指南针,调适着我对学生的一颦一笑。霍懋征老师用她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乐章:黄静华老师33年的从教生涯,可用一个字代替——爱。所以她称得上是一位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6)×c=a×c+b×c,这一定律学生运用起来总是不能得心应手,为了学生巧妙记忆和灵活掌握,我教给了学生一种巧妙的记法:"a"代表妈妈,"b"代表爸爸,"×"代表爱,"c"代表我,合起来理解为:爸爸和妈妈爱我,也就是妈妈爱我加上爸爸也爱我,学生非常感兴趣.之后,我又给学生讲了乘法分配律的减法形式:(a-b)×c=a×c-6×c,"小诸葛"李东旭马上举起手来说道:"老师,我知道怎样巧记了:妈妈比爸爸爱我,也就是妈妈爱我比爸爸爱我多多少."我笑着对他说:"这种形式咱们就不用巧记的方法了,因为爸爸和妈妈同样爱你们."李东旭却老大不愿意地说:"妈妈的确比爸爸爱我!"  相似文献   

19.
英国大诗人雪莱说:"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这句名言,其实也就是我们教师应该遵循也正在遵循的道德规范。作为一名老师,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乏爱学生的意识,可很多时候我们却不知怎样爱学生,才能让我们的爱走进学生心里,能影响学生让其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20.
正正能量,这个充满阳光的名词如今日益火爆,它不仅能让人感觉生命的美好,而且能鼓舞每个人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幸福的人生,是否是你期待的?生活的美好,是否是你想要拥有的?衡水市第八中学的老师们说:"只有传递温暖与爱心,你就拥有了正能量!"为了增强学生的爱心意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正确理解爱的含义,学校把"爱"分解为"爱我学校、爱我班级、爱我老师、爱我父母、爱我自己"。通过"五爱"教育,让学生真心理解"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爱是责任"。学校根据三个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实施有效管理,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