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范铮 《档案管理》2017,(4):78-79
为配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实施,标准起草人徐成华等出版了《GB/T 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对标准各条款逐一进行释义,为文秘工作者正确理解、准确应用该标准提供了依据,但仍有一些瑕疵之处,不利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规范化,文章指出瑕疵所在,并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
范铮 《档案管理》2015,(4):72-74
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对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标准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相比,更为科学准确、逻辑严密、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但笔者认为标准部分条目仍存在不准确、不严密、不简洁、不通俗、操作性不强的地方,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条例》第一次统一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规范标准,具有首创性特点;《条例》减少了党政机关公文的种类、简化了"会议纪要"的文种名称、精简了公文处理程序,体现出鲜明的简约性特点;《条例》对公文的格式要素进行了调整、规范公文格式要素的应用、进一步规范了行文规则、强调和重视公文拟制三个环节的程序规范,体现出鲜明的规范性特点;《条例》取消了公文主题词标注,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实施,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文秘工作者对联合行文的规范要求还有些困惑.文章对联合行文的发文主体、发文机关标志、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以及归档等常见病误进行分析,并提出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文作为通用办事工具,应有统一格式标准,以便于人们对之的识别、处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政治体制中的领导地位,使作为行政机关的质检总局不宜发布直接规范党的公文格式标准,而应发布面向社会各种组织其中包括党组织的通用公文格式标准.大多数企事业组织党政行文,过去分别按国家党和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办理,将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改称通用公文格式标准,不仅可使该标准运行更名正言顺,而且,促进全国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范铮 《档案管理》2015,(1):69-70
文章针对公文格式中设置版记项目有无必要进行讨论,兼对郑彦离同志的“格式中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项目应该取消”和“公文文尾部分不宜称版记”提出质疑,认为应把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的“抄送机关”列入“主体”部分,并明确版记是通用公文格式的必备格式要素.  相似文献   

7.
依据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结合学界的研究成果,文章对公文法规未作解释的部分公文格式要素做出解释,指出公文法规中存在"一般"的过度使用,对密级与保密期限的位置关系、版头中的红色分割线、格式要素中的数字与标点符号、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等表述不够简洁、明晰、严谨、存有异议的格式要素,进行了梳理与辨析。  相似文献   

8.
从文件名称和结构、公文写作、公文办理和管理方面,将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与《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了比较,探究其中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许宏伟 《兰台世界》2015,(8):100-101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在内容上有诸多要求不明确之处,导致执行过程中各行其是现象的存在。因而,厘清内容,找出问题,消除歧义,提出合理化建议,指导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依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选定期限内《国务院公报》刊载的国务院批复类公文进行统计,分析"批复"和"函"作为批复类公文的使用频率、文种选用、结构特点和语言要求,对"通知"能否作为批复类公文进行商榷,引导和推动对批复类公文处理规范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杨戎 《北京档案》1999,(7):17-19
一、我国文件标准化事业迈出的第一步 正好十年前,我国文件档案界发生了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GB9704-88《国家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国标公文格式")、GB9705-88《文书档案案卷格式》和GB826-89《发文稿纸格式》等三项国家标准,并分别于1989年3月1日和9月1日正式实施.从此,机关公文从起草、行文到文件的归档管理初步形成一套标准化格式体系,结束了我国没有文件格式国家标准的历史,标志着我国文件标准化事业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为我国文件工作、档案工作及国家整个信息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公文处理工作的几点理解和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卓 《兰台内外》2011,(1):30-30
公文是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本文仅对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有关规定,谈几点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叶建英 《浙江档案》2003,(12):27-28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政机关先后多次发布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对公文处理规范及格式作出了各自的规定。高等院校作为国家重要的事业单位,其公文处理的格式与规范一般参照国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法规性文件的基本精神。就目前而言,高等院校党政部门的公文处理规范性文件无论从文字表达还是内容实质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弊端随之而产生。笔者拟对高校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与格式进行分析,并求教于各位同行。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及格式的主要差异我国现行党政机关的公文处理,有着各自不同的规范与格式。党的机关是根据1996年中…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19704—1999)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和标识规则(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适用于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其它机关公文可以参照执行。标准实施两年来,笔者收集了部分行政机关公文在格式上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一、文件版式《标准》规定,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毫米,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毫米。但…  相似文献   

15.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将公文末尾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项目所在区域称作版记。在今天正式发出的公文上标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无实用价值,而需要时标注的抄送机关项目实用价值超过这两个版记项目,按事物名称以其重要部分决定的惯例衡量,该区域用版记称谓不合适,改用按所处方位命名的方法称谓该区域为"文尾"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16.
国家标准826 89《发文稿纸格式》已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于1989年9月1日起实施。为便于各单位学习、贯彻这一新标准,现将标准制订情况作一简要介绍和说明。一、制订《发文稿纸格式》标准的目的发文稿是撰制机关公文的一个原始纪录,是明确经手公文起草整个过程的各有关人员的责任及注明文件中有关事项的一个凭证。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没有对发文稿纸的格式作过统一的规定,以致目前使用的发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变国家机关公文混乱局面,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国家技术监督局新近发布了《国家机关公文格式》、《发文稿纸格式》和《文书档案案卷格式》。这三个国家标准的实施将涉及我国各部门、各地区的党政军机关、群众团体、厂矿企业、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公文正文三大要素理论基础上,为引导写作者方便、快速、规范成文,彻底解决公文难学难写的历史性难题,提出以"主旨、依据、分旨"三大要素为固定段名,按照文本结构、词语标志、语言形式、内容评价等系统组合规则,循格撰制的"三段式"表格化《党政机关公文正文写作格式》基本思路框架。  相似文献   

19.
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文本表述、党政机关公文的强制属性和伪造公文的司法判定等多个角度,分析无发文机关署名公文、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不加盖印章情形的不切性,并从历次规定中申明会议纪要不属党政机关公文的主张。借鉴我国台湾的公文程式规定,着眼党政机关公文的多重属性,提出党政机关加盖印章应该成为铁律上升为国家法规。  相似文献   

20.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下级机关或其负责人,可以向上级机关或其负责人报送公文.此规定文本本身表述矛盾、不合法理,导致衍生的党政机关法定公文处理规定解释随意、实践多元.取消此规定,可以进一步强化党政机关法定公文的组织属性,有利于清晰区分法定公文与非法定公文,并形成不同的处理通道,促进公权监督,使禁止以机关负责人名义发收法定公文上升为组织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