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镜子背后     
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我们家住在纽约市里,和外公外婆家只相隔一个街区。外公每天晚上都会出去散步锻炼身体,有时我也会跟着他去。一天晚上,我和外公像往常一样去散步,我问起他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他告诉我,那时候没有抽水马桶,人们要到户外上厕所;  相似文献   

2.
多少个夜晚 ,多少次 ,我躺在床上 ,却怎么也无法入眠 ,索性走到窗前 ,把窗户打开。星光在月光的陪伴下一同洒进了我的小屋。我抬起头仰望那高高的天空 ,我在寻找 ,寻找一颗最耀眼的星星……两年前 ,我亲爱的外公离我远去了。“他去了一个再也不能回来的地方。”这是外婆含着泪对我说的。我想 ,如果真是这样 ,我倒宁愿他去了那充满欢声笑语的天堂。我不迷信 ,但在此刻 ,我真希望能有这样的天堂 ,好让外公在那里安享他的晚年。每每想起外公那慈祥的面容与爽朗的笑声 ,我都忍不住黯然泪下……其实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 ,我本用不着那么伤心。…  相似文献   

3.
外公和他的蟋蟀一个旧句子我想洗一洗洗着洗着旧句子洗出一个洞一只小蟋蟀从洞里钻出接着从洞里钻出的是外公我知道这么多年外公丢了外公不知去向原来外公和他的蟋蟀住进了一个句子里孤独了他不怕他有蟋蟀伴着寂寞了他不怕他有蟋蟀唱歌就这么着在一个旧句子里住着一住就是几十年小时候的恶作剧小时候太淘气去捉一只小蟋蟀蟋蟀没捉住我穿的那身时光衣服却被它咬破一个洞时光破了又如何去缝如何去补善于缝补日子的母亲拿起针线似在踌躇索性母亲把自己变成一段时光补在衣服的破处长大后时光衣服再没有破过只是有一年春天缝缀的地方线头开了我一…  相似文献   

4.
外公的眼镜     
<正>外公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的,另一副是老花的;一副是年轻时戴的,另一副是上了年纪后戴的。眼镜,陪伴了他一生;眼镜,也陪伴着我的童年。如今他老了,但他对我的爱,并没有老去。外公退休前在这个城市工作,那儿有间不大的屋子,是外公的工作室兼卧室,小时候的我总爱去玩。翻箱倒柜、爬上爬下,在迷宫  相似文献   

5.
外公     
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我仿佛又看见了那双大手,那双满是皱纹的大手。四年前,我和外公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难忘啊!那年学校放假后,我便专心学习打羽毛球,邻居余叔叔是个羽毛球迷,每天吃过早饭,我就到他家去约他,一起去打球。可是,我没有一副像样的球拍;没有球衣也没有球鞋。每每看到别的孩子穿戴整齐地打球时,我就会羡慕不已。我爱打球,但我更爱外公,不想让他老人家在有生之年里再为我操心,因此,我决定放弃打球。余叔叔见我是个打球的料子,就告诉了外公。外公把我拉到他身边,用那满是皱纹的手抚  相似文献   

6.
耗子的功能     
淘猫妈 《家长》2011,(2):27-28
每个周末我们一家人必会一起到老爸那里聚齐,一是看望一下老父亲,使他不会有太过孤单的感觉,二是满足女儿的心理需要,因为她与外公的感情太深厚了,一周不见外公几次,女儿就要闹得我心烦。她到了老爸那里简直是如鱼得水,自由得很,而老爸也常常用好吃的引诱她去自己那边与之相聚,这种行为常常让我这个当女儿的心生嫉妒。  相似文献   

7.
外公     
我的外公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就算遇到一个陌生人,不一会儿他也能和人家说上话。乡里乡亲的人都爱和他说话,都爱去外公家串门子。有好几次,我看到外公家门前的石凳上坐着一个目光呆滞、自言自语的老婆子。她的头发乱得  相似文献   

8.
外公     
我的外公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他中等个子,身体结结实实,说起话来声音哑哑的.他识字不多,可我并不觉得他笨,因为他是一个好学的老人哩. 暑假里,有一次,我来到外婆家,只见外婆一个人在烧饭.我问:"外婆,外公呢?"外婆对我说:"他呀,今天闲着没事,被几个老朋友约去搓麻将了.""噢."我回答道.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育》2006,(6):59-60
1984年5月3日,父亲应金日成主席之邀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那时我的儿子睽睽还没有上幼儿园,一听说外公要出国,便吵着要去送行。因为这是一个能够坐汽车的极好机会,而坐汽车对当时的他来说是最大的心愿。考虑到待在家里的只有他一个孩子,外公平时太忙也没有时间放松,我便带他去火车站,以“代表全家”送送父亲。那时父亲早已独自住在办公室,平时很少回家,这次出国也是从办公室出发。  相似文献   

10.
离殇     
我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大外公,是在去年的四月。清明时节,年过九旬的大外公自台湾回乡,一下飞机,见到同样已是满头银丝的外公,两人的手紧紧相握,他们红着眼眶,哆嗦着嘴唇,却说不出一个字来。刚过晌午,大外公不顾舟车劳顿,坚持要去老屋那边看看。他少年时曾在那里居住过十多年,只可惜经过两拆两建,早已没有了老屋曾经的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幢红墙朱瓦的漂亮新楼。只有那口古井还在,井水依旧清澈,似乎还能嗅到一丝当年的  相似文献   

11.
蝴蝶骨梳     
欧唯 《今日中学生》2016,(28):44-45
我的书柜第三层放着我认为重要的东西,几颗我的乳牙,母亲织的小衣服,也有好朋友送的鹅卵石,摆在最中间最显眼的是一个用绛红色布包裹住的小巧木盒,里面是一把残破的蝴蝶形骨梳. 这把蝴蝶骨梳是外婆送我的. 小时候每一次去探望外公外婆总是那样有趣,外公总有我吃不完的糖,外婆总有我听不完的故事.而每次最让我期待的却是梳头发.  相似文献   

12.
土地     
外公把他的梨园卖了.准确地说,是合同到期了,外公卖掉梨树,把土地还给了人家.而接下来,外公马上又接手了大姑婆家一片荒废的土地,并邀我们前去参观. 下了车,我举目望去,着实吓了一跳:呵,这地方远没有原来的梨园大,除了灰蒙蒙的泥土,几乎没有一点绿色,似乎连杂草都对它敬而远之了.我不禁想念起梨园来,尤其是春天的时候,那里绿叶成阴,洁白的梨花如玉般剔透.  相似文献   

13.
美丽的脆弱     
我有一个朋友,假期没有像有的人那样往风景热闹的地方跑,偏偏跑到当年他插队的地方。那是一个叫做西尔根的地方,很动听也很陌生的名字。走之前,全家没有一个人同意他走。是啊,都离开那里26年了,没有任何的联系,干嘛心血来潮非要去那里?他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脆弱     
我有一个朋友,假期里他并没有像许多人一样往热闹的景区跑,而偏偏去了他当年插队的地方。那是一个叫西尔根的地方,很动听也很陌生的名字。走之前,全家没有一个人同意他去。是啊,都离开那儿26年了,也没有任何联系,干吗非要心血来潮去那里?可是他偏偏要一意孤行,最后只好偷偷地离  相似文献   

15.
丁一 《高中生》2008,(2):59-59
从有记忆开始,我总盼望去一个地方,那里不仅是我的舅舅、姨妈们成长的摇篮,也是我那些已走出家乡甚至走出国门的表哥、表姐们从小都生活过的乐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那里有我慈祥的外公、外婆,有让人流连忘返的青山绿水和美丽的小桥、人家……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们全家和舅父、舅母、哥哥、姐姐一起去  相似文献   

16.
刘恒兆 《家教世界》2023,(34):21-22
<正>小时候,常听爷爷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心里想着:共产党是谁?他怎么会这么神通广大?上学后,我知道了共产党是一个组织,它带领全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迎来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老梨膏”走了创新路我的老家在“酥梨之都”砀山,我的爷爷是一位农民,也是位老党员。听爷爷说,年轻时他就从父辈那里传承了手工制作梨膏和梨膏糖的技术。每到农闲时节,他就会把自己做的手工梨膏和梨膏糖拉到街上和集市上去卖。当然作为“家里人”的我更是没有少吃自家的手工梨膏糖。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脆弱     
我有一个朋友,假期没有像有的人那样往风景热闹的地方跑,偏偏跑到当年他插队的地方。那是一个叫做西尔根的地方,很动听也很陌生的名字。走之前,全家没有一个同意他走。是啊,都离开那里26年了,没有任何的联系,干嘛心血来潮非要去那里?  相似文献   

18.
美丽的脆弱     
我有一个朋友,假期没有像有的人那样往风景热闹的地方跑,偏偏跑到了当年他插队的地方。那是一个叫做西尔根的地方,很动听也很陌生的名字。走之前,全家没有一个人同意他去。是啊,都离开那里26年了,没有一点任何的联系,干吗心血来潮非要去那里宁他偏偏就是一意孤行,只好偷偷地离开家,上了奔向内蒙草原的火车。就像  相似文献   

19.
我的外公     
我有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外公。他的个儿不算高,虽然只有六十多岁,但是由于年轻时干的苦力活太多,身子不再硬朗,头发也已经花白了。外公的皮肤黑,经常穿那些土里土气的衣服,有点像乡下的老头。虽然外公不爱打扮,但他的心肠很好,非常乐于助人。记得有一回,外公得了牙病,他早上八点去牙科诊所,等待医生给他诊治。但是,他听后面的一位乡下老伯伯说,他家的一大堆活儿没有干完,说不定今天可能很迟才回家。外公二话没说,便把位置让给了那位老伯伯,并微笑着说:“那么就先让你吧!反正我再迟些也没有关系。”那位老伯伯特别感谢我的外公,连忙说:“谢谢!…  相似文献   

20.
美丽的脆弱     
我有一个朋友 ,假期没有像有的人那样往风景热闹的地方跑 ,偏偏跑到了当年他插队的地方。那是一个叫做西尔根的地方 ,很动听也很陌生的名字。走之前 ,全家没有一个人同意他去。是啊 ,都离开那里 2 6年了 ,没有一点联系 ,干吗心血来潮非要去那里 ?他偏偏就是一意孤行 ,只好偷偷地离开家 ,上了奔向内蒙草原的火车。就像2 6年前他离开北京去西尔根那天一样 ,也是独自一人 ,傍晚的夕阳火红 ,显得有些凄清。其实 ,上了火车 ,他自己也没明白为什么一根筋似的非要大老远地跑一趟那里。也许就像罗大佑的歌里唱的那样 :“眼看着高楼越盖越高 ,可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