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精神分析是现代心理学大家庭中一个散发着迷人光彩的学派,同时也是最独特的一个理论体系。在科学心理学诞生后一百多年的历史演变之中,许多心理学派别各有兴衰沉浮,有的甚至今天已难觅踪迹,唯独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运动跨过了100多年的历史长河,至今仍巍然屹立于世,并且流派纷呈、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析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中的一种很独特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的学说思想非常特殊,追随者众多,影响极大,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是现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弗洛伊德于19世界末在奥地利创立的,故而也成为弗洛伊德学派"。psychoanalysis"一词有两种译法:一是译为精神分析,指弗洛伊德对精神病患者治疗时采用的一套方法,包括自由联想,梦的解析以及移情;二是译为精神分析学说,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如心理动力说,人格结构说以及人格发展说。本文通过对精神分析的基础概念和一些代表人物理论的简要描述,进一步了解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以及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以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荣格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分析心理学创始人。曾追随精神分析学派大师弗洛伊德,并极受其器重,但后因理论存在重大分歧而自立门户,创立了分析心理学,毕生致力于人类灵魂及其深处奥秘的探索。他提出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突破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研究思路与领域,对研究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阿德勒(AlfredAdler)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早先与弗洛伊德、荣格一起被称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大人物,后来在1911年与该学派分裂,创立了个体心理学。他的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有很大的不同,反对把性本能作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一、人性自主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决定人性的观点,他认为人性不是盲目的,人的行为并非受制于本我与潜意识内盲目的本能冲动。人性是具有相当自主倾向的。个体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能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他也反对分析人格的结构和要素,而…  相似文献   

5.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对女性心理学的研究非常广泛,影响也很深远。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对于女性心理论述主要集中在俄狄浦斯期。多伊奇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她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上提出一个完整的女性心理发展理论。多伊奇首次系统描述了女性心理发展及其特征,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女性心理学理论基础。她对女性心理学的贡献不仅弥补了古典精神分析忽视女性特质的不足,同时也促使弗洛伊德对女性心理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一、导言 以弗洛伊德为核心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和思想。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地修正和改造,其影响波及到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文化学乃至文艺理论等诸多领域,但至今为止,无论是心理学界或是其它学术界,都对其庞大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争论不休。介绍、评价精神分析学派的论著,撇开国际心理学界不说,仅在我国,已基本上是汗牛充栋。然而,80年代的十年中,我国心理学界在阐释和评价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派的大讨论中,却忽视了对其女性心理学思想的关注。也许精神分析学派的意识分域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心理学派,它和心理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有明显的分歧,现被称为“第三种力量”,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对美国的教育有很大影响。在教学思想方面,有些是我们可以吸收借鉴的。本文简述这一学派的理论和教学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这就是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年)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史上被称为“第三思潮”。它是相对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的精神分析学——第一思潮和约翰·B·华生(J.B.Watson,1878—1958年)的行为主义——第二思潮而言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目前西方最为流行的一个心理学派,在美国被称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影响很广,被心理学界按其创始人称为“马斯洛心理学”。现已有专门的学会和刊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不仅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而且对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文艺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精神分析研究其他学派所忽视的变态行为,着重于神经症的分析治疗.并对人的心理特别是人格作出理论解释。自奥地利的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精神分析学说以来,精神分析理论不断得到发展。除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在我国心理学史论著中得到过介绍和评价的主要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哈特曼、  相似文献   

10.
齐格蒙代·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本世纪的一个新兴的心理学派别——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这一学派从上世纪末开始在欧美各国逐渐流行,并形成若干流派,对医学、心理学和文学艺术各领域产生很大影响.在当代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被应用于研究文艺心理学、艺术批评理论和审美教育等方面.弗洛伊德并不是美学家,但他所创立的学说对西方美学发生着深刻影响,以至渐渐形成一个独立、势力强大的美学流派——心理分析美学.  相似文献   

11.
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是精神分析学派浑然天成的使命。从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到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以至自我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学派等,精神分析学派系开枝散叶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其家族成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与回答方式的流变史。时至今日,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发展依旧瑕瑜互见,这也导致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争议,但是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在心理分析治疗中所作出的贡献是无可訾议的。  相似文献   

12.
人性观是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它决定着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证据的收集和解释,以及心理学理论的构建,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本能论"、华生的"决定论"和罗杰斯的"实现趋向"的人性观,是三大心理学派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13.
三本世纪上半叶在美学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派、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克罗齐的直觉表现主义的影响渐渐超过了移情主义学派。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派本来是没有什么主客体关系好讲的,因为其宗旨在于对人的潜意识进行心理分析。不过,当它涉足美学之时就不能不关系到审美活动,所以还是有个主客体关系问题,不是有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性欲升华”说嘛。在这方面我们就不必去多说,不过迈过弗洛伊德的美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心理学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自提出之日起就备受争议。在历经几次大的学派分离和理论修正之后,当代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改变了古典精神分析的本质特征,远离了它的生物学和物理学假设。精神分析的多次裂变既带来了其元心理学的分裂,也带来了新精神分析的发展。经过历次的修正,客体化倾向已经成为精神分析发展的主要方向,它既是对传统精神分析的颠覆,也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新发展。在这种倾向的指引下,还会有一批跟随者继续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修正,并不断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目前西方较流行的一个心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A·H·Maslow)、罗杰斯(C·Rogers)等。他们于1961年创建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这个学派是针对反对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而出现的,当时号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其影响在现代西方心理学中愈来愈大,地位继续上升。下面仅就这个学派的学习理论作扼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析学派是很重视女性心理研究的。弗洛伊德对女性心理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殖器期,即俄狄浦斯时期;霍妮站在弗洛伊德的对立面抨击弗氏的生理动力论和人格结构学说,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霍妮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建构起她的女性心理学体系,并开创了20世纪女性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不仅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而且对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文艺学等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精神分析研究其他学派所忽视的变态行为,着重于神经症的分析治疗,并对人的心理特别是人格作出理论解释。自奥地利的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精神分析学说以来,精神分析理论不断  相似文献   

18.
弗洛伊德(1856—1939)及其精神分析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弗洛伊德不算最早的心理学家,但在他之前和之后的心理学家却都没有他久负盛名;精神分析不算最早的心理学流派,但在其之前和之后的学派却都没有它经久不衰。在80多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学家波林在《实验心理学史》(1929)中写道:"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诩为一部心理学通史了。"在心理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几乎所有创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奠基人弗基人弗洛伊德的《创作家与白日梦》等文章,尽管有种种不足、缺陷、偏颇,但其开创了人类历史上运用潜意识心理理论分析挖掘作家艺术家创作奥秘的先河,实为现代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发端。  相似文献   

20.
所谓心理历史学是现代西方史学的一个流派或分支学科,是由历史学和心理学相交义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它主要分为两大派别:即美国的心理史学和法国的心态史学。心理史学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生活。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最先把精神分析学运用到历史人物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