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载,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中国筹委员秘书长发言人章启月在新闻发布会上,一上台就操着流利的英语侃侃而谈。进行到记者提问阶段,两轮过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用中文向章启月发问,并请发言人用中文回答问题。章启月报以歉意的微笑,仍然用英语解释道: “APEC是一个国际型会议,按惯例工作语言是英语。”章启  相似文献   

2.
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对今天的记者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上海APEC会议期间,有一条章启月“考”记者的新闻让人过目不忘: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她用英语侃侃而谈。这下,台下众多的国内媒体的记者傻了眼,听听不懂,问问不了,纷纷要求章改用中文发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位女记者急得还以正在做同期录音  相似文献   

3.
挑剔媒体     
王乾荣 《传媒》2001,(12):12-13
在上海APACE会议期间,会议筹委会秘书处发言人章启月使用英语发布消息并回答记者提问,一下子使大部分中国记者陷入尴尬——因为他们只有“汉语的耳朵”。有记者还啧有烦言——他的意思是,在中国开会,为什么要用外国语言?这是他没有常识。这个会虽然在中国上海召开,但它是一个国际会议,按惯例要用会议工作语言英语。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9日,章启月作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主持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2005年1月6日上午,在去布鲁塞尔赴任比利时大使之前,章启月在外交部新闻发布厅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东方之子》栏目记的采访。下面的对话主要是围绕她任外交部新闻人6年的经历展开。  相似文献   

5.
舒晴 《新闻实践》2012,(1):37-38
新闻发布会不仅是新闻发言人的舞台,同时也应该是记者的舞台。但一些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拿了通稿就撤,回单位后应付发稿,通篇是会议要求、某某领导指出等。这种冷冰冰的报道显现的突出问题,便是新闻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6.
问题的提出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会渐成新闻学界关注的热点。关于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必要性、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的具体运作、外国的新闻发言人及其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等,已有大量的论著。就在学界为新闻发言人及其制度额手称庆的时候,部分学者清醒地提出了如何规范新闻发言人及其制度的问题。在法治社会,对任何一项制度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终的规范手段是法律手段。本文将专门论证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约束新闻发言人的发言行为。虽然少数学者认为,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新闻执政①,…  相似文献   

7.
2012年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赵启正被问到官员和记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时,他表示,国家的政策需要通过记者传递给公众,而公众监督政府则是通过各方面。其中包括记者。他强调,政府官员和新闻发言人要适应今天这样一个媒体时代,要乐意或者主动地和记者接触,请他们来传递政府的打算;同时也要乐意地接受记者的监督,官员要修养他的新闻观或者媒体观。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9日,章启月主持了她在外交部发言人任期内的最后一场例行记者会。会后,许多中外记者一改往日会后匆匆散去赶回发稿的习惯,纷纷上台与她握手道别,还有很多记者则选择在这个时刻和她合影留念。第二天,不少媒体撰文表达了对章启月的喜爱和尊敬。外电记者评价章启月“很严肃又很亲切”,我想这是记者喜欢章启月的重要原因。外交部的发言人因为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的需要,要做到严肃是比较容易的。而章启月却没有止于严肃,根据见诸媒体的报道,她主持的例行记者会从来不缺少笑声,不少中外记者喜欢和她一起聊天。作为同行,笔者煞是羡慕那些…  相似文献   

9.
6月22日,中共上海市委新闻发言人记者见面会暨首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上海市档案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智敏、程绣明首次亮相。杨智敏作为首场新闻发布会首批发布新闻的四个党委部门之一的新闻发言人,发布了上海档案部门发挥档案优势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九个一"系列活动的新闻,引起媒体记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经建立了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各部委以及省级政府的三级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甚至有些地市级政府和大型企业也在做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尝试。记者提问的水平,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发布会的质量。纵观各种新闻发布会、总结各种典型案例,笔者发现有几类问题,记者在提问时应尽量慎提或者不提。  相似文献   

11.
张全 《今传媒》2004,(Z1):49-51
近年来,各级政府纷纷举办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以适应政务公开的需要。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契机,通过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渠道,了解到更多的新闻内容,成为新闻媒体特别是记者需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对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朱 基总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起,直到 2004 年 3月十届人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政府6月3日正式宣布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首批两位新闻发言人在100多名境内外记者面前亮相,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有记者问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否会造成“新闻垄断”,上海市政府发言人焦扬回答说这项制度本身就是为了给媒体和公众更公正、透明和权威的消息来源。焦扬介绍说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已经成立发言人工作小组,负责与记者的日常联络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关方面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和介绍某种信息和情况,或者在回答记者问题时,新华社的消息每每也使用国际新闻中常见的“透露”这个字眼。一月九日就有一例:“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家主席李先念将应邀访问缅甸和泰国,赵紫阳总理将应邀访问英国和  相似文献   

14.
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萌 《新闻记者》2004,(4):43-44
近来,我国北京、上海、四川、广东、云南、安徽等地纷纷推出新闻发言人制度。人们对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也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但对于同样具有新闻发布性质的记者招待会,人们却极少述及,甚至普遍存在将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相混淆的情况(如2003年7月《新闻记  相似文献   

15.
3月2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作为大会新闻发言人介绍了会议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于3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13日上午闭幕,会期十天。这次会议的重要任务是为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扩大影响,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的许多部委,总局都设立了新闻处,确定专职新闻发言人,经常召开新闻发布会或者记者招待会,向新闻发布会或者记者招待会,向断闻界通报有关情况。然而,有的靳闻发布会效果好,有的扰差些,关健在于新闻发布会有没有析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扩大影响,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的许多部委、总局都设立了新闻处,确定专职新闻发言人,经常召开新闻发布会或者记者招待会,向新闻界通报有关情况。然而,有的新闻发布会效果好,有的就差些,关键在于新闻发布会有没有新闻。要想使新闻发布会收到好的效果,会后“报上有名,电台有声,电视上有影”,以下几点是应当引起注意的。  相似文献   

18.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07,(23):2-3
新政重庆推出自主新闻发布会重庆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推出自主新闻发布制度的城市。自主新闻发布会与专题新闻发布会相对应,是一种定时、定点、定人、开放式的新闻发布形式。新闻发言人代表政府发布新闻并回答问题,允许记者提及与本次新闻发布会主题无关、但涉及本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3月6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邀请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是李肇星部长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与姜恩柱交流意见。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前,盛装的少数民族代表步入人民大会堂。3月3日,“两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2007,(45):10-1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回答了记者有关“华南虎照”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