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电视文化类节目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由于年轻受众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在文化传承中的承上启下作用,电视文化类节目应该注重对年轻受众的吸引。电视文化类节目要抓住年轻受众的心理需要消除存在的障碍,一是因为理念保守导致的对文化类内容的“一刀切”,二是因为认知偏差导致的把特殊内容当作全部,三是因为理解肤浅导致的把握不住文化的真正内涵,四是因为手段落后导致的进入不了年轻受众的心。电视文化类节目在吸引年轻受众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要用年轻受众的思维方式生产节目,二是要用受年轻受众欢迎的传播渠道分发内容,三是要让年轻受众充分参与到节目的生产、传播过程中来,四是要适应年轻受众对新技术的需求和渴望。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形式跟上受众欣赏口味的多元化,如何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大前提下制作出丰富多样的新闻类节目,仍将是一个长期困扰电视工作者的问题。对电视文艺类节目表现形式、其他媒体表现形式和相关艺术门类表现方式的借鉴将是丰富电视新闻节目表现形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付鹤 《记者摇篮》2004,(8):35-35
服务类节目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类节目少了传统新闻节目的正襟危坐,又不像电视专题类节目那样在内容上过于单一,灵活、机动、丰富、轻松是电视服务类节目呈现给受众的传播特点,这也是此类节目成为最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邹苏 《新闻前哨》2014,(8):66-67
本文通过对心理学“暗示效应”的了解及分析来探讨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如何通过心理掌控,引导受众心理,避免“群体盲思”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5.
电视健康类节目是通过电视媒体再现以健康话题为核心的人际传播形态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本文分析了电视健康类节目的传播方式、健康信息流的构成及传播特点,并对电视健康类节目的受众进行解读,提出电视健康类节目民生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威廉斯认为化的“普通”男女“活生生的经历”,这种平民化的定义为我们解读电视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多元的化背景造成了受众群体的“小众化”,而受众多元的化期待必然要求电视化本以多种形式满足受众需求,但电视在传承当代化,满足受众化需求方面,往往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即走过了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本试从受众化期待的多元化来解读谈话类节目形式变化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相亲交友类节目借用了娱乐节目的表现形式,各种婚恋观、价值观的交锋,碰撞出多元化思想的火花。文章将从历史回顾、时代需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电视相亲节目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正业内人士都知道电视媒体法制类节目不好做,做出来的节目很难吸引观众。究其原因在于不少法制类节目过于严肃、拘谨。笔者认为,增强法制类节目的故事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9.
人与人之间的谈话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通、最直接的交流方式,电视谈话类节目正是采用这种方式展开的,因此其具有贴近生活、吸引受众参与的传播优势,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新闻、文艺等其他节目取代不了的,因此,全国各个电视台各类谈话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那么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相似文献   

10.
刘宇晓  李海燕 《新闻知识》2006,(10):61-62,54
自中央电视台的《对话》开播以来,经济类电视谈话节目越来越受到电视传媒工作者和电视受众的重视。这些节目具有时效性强、专业性强、受众群稳定等特点。但另一方面,也正由于受节目本身特点的影响,客观上存在内容雷同、形式死板等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类节目的发展。因此,本文想就经济类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这一层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难题1:访谈类节目的淹没我国的众多电视频道都有访谈类节目,政治类的有《面对面》、《风云对话》,文化类的有《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反映边缘人物生活状态的《冷暖人生》,反映当代人心理状态的…  相似文献   

11.
涂妍  王璇 《新闻世界》2011,(1):28-29
电视情感类节目在中国的发展目前为止经历了两个高峰期。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节目的兴起,是电视情感类节目发展的第二次高峰。本文通过对《非诚勿扰》节目的受众和传播者进行分析,解析其成功之道,同时也分析了其缺陷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的电视节目中,艺术类和娱乐类节目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休闲放松的心理需求。新闻节目和文艺节目是电视媒体传播正能量的主要途径。如果说新闻节目是花朵,那么文艺节目就是绿叶,将这二者融合性的传播十分重要。但现在,由于文艺节目的融合传播还不太成熟,所以探索实践较少。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的文艺节目对于融合传播的应用案例,对融合传播主要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的电视荧屏,经过十多年的蓬勃发展,这一节目形式在我国各级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盛起来。然而,电视谈话类节目在经过一段轰轰烈烈之后遇到了新的挑战,部分节目因收视率一路下滑而遭遇停播,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收视率,使其快速、健康、长远地发展,值得我们进行深刻探讨。  相似文献   

14.
谈话类节目是指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先设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可以通过现代通讯手段与场外受众沟通交流共同参与的节目形式。在国外通常被称为脱口秀,这种起源于西方广播谈话节目的节目形态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当今很多电视节目中的主要节目样式。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栏目的播出可以说是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的标志。随后电视谈话类节目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已经超过150个,形成了当今电视收视的新风暴。  相似文献   

15.
新闻类节目一向被电视媒体所重视,因此,各电视媒体也不惜重金全力打造。尤其是近几年来,大量民生类,社会新闻节目的出现更是给新闻节目增添了一抹亮色。然而,遗憾的是,与其他类别电视节目相比较,我们的新闻节目创新的步伐还是稍显缓慢。电视节目的创新,提高收视率的前提是了解受众心理,紧紧围绕受众的需要制作节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对主持人各方面素质,尤其是对主持人的临场有效控制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谈话类节目中,如何使主持人与嘉宾及观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变得顺畅、有效,越来越受主持人的重视.本文首先探讨了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与嘉宾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与嘉宾的有效沟通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为双方的沟通交流达到理想状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优秀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能够娴熟的运用自身的有效沟通能力,使得与嘉宾之间的沟通交流最终实现了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电视改革中出现了故事化倾向,这是以受众的心理需求为基础的。以新闻资讯类节目为先锋,故事化的表述方式迅速遍及科普节目、娱乐节目、纪录片等领域。正如王魏蔚在《"公共领域私人化"视角下的电视新闻》中所说的那样,在过去,新闻和受众之间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电视天气预报是上世纪80年代由国家气象局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的,作为一档实用性相当强的服务类节目,在其后的20多年中,其节目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随着中国电视气象事业的发展,各省级市级电视台也开始制作自己的天气预报节目。这里,笔者将天气预报节目分为新闻板块的天气预报节目和一般的天气咨讯类节目两大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受众本位"理论出现与实践,天气类节目呈现出许多新气象。  相似文献   

19.
访谈类节目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电视类节目之一,在电视媒体传播新闻、弘扬教育、文化娱乐以及信息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之上,更加突出社会性,反映社会民众真实的生活。因此访谈类节目更加要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在节目的制作上更加贴近社会民众的真实生活,反映节目嘉宾的心路历程。然而近年来由于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很多电视新闻媒体急功近利,过于重视访谈类节目的娱乐性而忽略了真实性,这样毫无疑问是违背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初衷。作为访谈类节目制作人员,要时刻谨记以弘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己任,拉近与社会民众的心理距离,发扬人文关怀精神,讲述社会民众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正谈话类节目是当今电视荧屏上出现频率较高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199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电视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成为迄今为止受众心目中最具影响力的谈话类节目之一。之后全国各家电视媒体对其纷纷效仿,同时也仿效国外谈话类节目的成功经验,不断推出各具特色的节目,如东方卫视制作的《波士堂》《幸福魔方》,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锵锵三人行》等。近年来,受众对电视谈话类节目逐渐显现出审美疲势,内容低俗、模式单一、制作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