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传媒科技》2004,(2):52-52
由“中国新闻技联”新闻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提议,并经“中国新闻技联”常务理事会同意,“中国新闻技联”正式设立“新闻科技进步推动奖”,并于2004年首次开展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2.
开幕致辞     
《中国传媒科技》2011,(8):30-31
在这热情似火的蓉城七月里.我们迎来了“中国新闻技联”第五届年会及庆祝“中国新闻技联”成立20周年大会的隆重开幕。作为是全国性.专业性的一级社会团体,“中国新闻技联”成立20年以来.一直坚持以会员为本.为会员服务.为促进新闻信息化服务。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媒体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推介新理念、新技术、新经验.致力推动我国传媒科技进步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 各位代表、各位理事: 在人类满怀信心跨人21世纪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新闻技联”)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我受第二届“中国新闻技联”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做第二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中国新闻技联”成立于1991年9月,由全国的报社、电台、电视台及通讯社等新闻单位的技术工作者组  相似文献   

4.
15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1991年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时的那一幕我们记忆犹新。值此“中国新闻技联”成立15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感怀两位新闻界元老曾经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虽然他们已经故世,但今天,重温他们的教诲,必将激励广大新闻技术工作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拼搏,开拓创新,为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信息化、现代化作出更大的业绩。这也是我们首次披露吴冷西、穆青这两位已经故世的新闻界的元老在“中国新闻技联”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摘要的初衷。  相似文献   

5.
新闻直通车     
中国新闻技联四届二次理事会暨成立十五周年年会即将举行【本刊讯】8月28日至31日,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四届二次理事会将在长春市召开,此次年会期间适逢中国新闻技联成立十五周年年会。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十一五”新闻传媒科技发展的规划目标和任务。大会将邀请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和报社领导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主题报告;邀请权威人士围绕主题作专题技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表彰2006年度“全国优秀新闻技术工作者”、第三届“十佳新闻技术工作者”和“新闻科技进步推动奖”获得者;召开四届二次理事会,回顾新一届理…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尊敬的新闻技联相关领导:作为在广电基层从业多年的新闻技术工作者,以前从来没有听说“中国新闻技联”这个娘家!第一次知道娘家非常偶然,记得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杂志有一则短消息,是关于评奖的。这让我产生了多年来少有的冲动,就像在外多年的游子突然得到母亲消息的那种激动。今天如愿以偿,我回到了“中国新闻技联”这个属于所有新闻技术工作者的大家庭,并且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娘家人,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像我一样幸运呢?他们也同样像我一样渴望着回到“中国新闻技联”这个娘家来呀!作为娘家的一员,我衷心觉得 “中国新闻技联”的工作还有待加…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03,(4):13-13
“中国新闻技联”3月28日召开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了关于今年召开《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三届三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的有关事宜。“中国新闻技联”理事长孙宝传,副理事郭炎生、李琛、孟凡森、周塞峰、吴建德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常务副理事长华绍和主持。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媒科技》2003,(11):27-27
~~“中国新闻技联”年会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新闻技联”3月28日召开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了关于今年召开《中国新闻技术上作者联合会三届三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的有关事宜。“中国新闻技联”理事长孙宝传,副理事郭炎生、李琛、孟凡森、周塞峰、吴建德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常务副  相似文献   

10.
2004中国新闻技联年会,迎来了全国各地广电、报业新闻从业人员的又一次相聚。中国新闻技联仿佛中国传媒界跨媒体平台的纽带,将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每年的聚会仿佛一个大家庭的大团圆,再一次相聚人们内心充满喜悦与激动,对于中国新闻技联的由衷之情,扣动了业界人士的心弦,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11.
技联动态     
“全国新闻宣传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研讨会在京召开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新闻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组织主办,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新闻宣传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研讨会于7月24至2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宣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大众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天津今晚报社、中国电力报社、中国交通报社、北京大学方正研究院等单位的信息技术负责人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新闻技联”副理事长朱友芹主持,“中国新闻技联”理事长孙宝传、副理事长吴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媒科技》2009,(11):24-25
记者在11月28日召开的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中国新闻技联”)五届一次理事会暨2009学术年会上获悉,第四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简称“王选奖”)颁奖大会今天在武汉举行  相似文献   

13.
我受新闻技联的指派,代表获得“新闻科技进步推动奖”的同志们讲几句话。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媒科技》2003,(12):24-25
本刊讯“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这个反复酝酿一年多的研究课题,在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大力支持下,在新闻界同仁和关心这一课题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下,日前获科技部正式批准立项。这是一个令新闻界人士振奋的消息,新闻界从事技术工作和新闻资料工作的人员多年来渴望有一个统一的新闻信息方面的标准,今天有望可以圆梦了。“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研究课题是由“中国新闻技联”倡导,新华社牵头主持,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广电总局、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等多家中央媒体以及“中国新闻技联”联合申报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题研究项…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新闻技联")成立于1991年,是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国家广电总局牵头成立的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服务于新闻技术工作者的全国性、专业性的一级社会团体。为广大新闻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章程第六条提出:举办相关技术讲座和专业培训班,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03,(11):9-11
尊敬的领导、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三届三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今天在风景如画、全国知名的海滨城市北海开幕了,在此,我代表主办单位“中国新闻技联”、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广西日报社向主席台就座的各位领导和嘉宾,向来自全国各新闻单位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向以各种方式给予大会鼎立相助的公司和厂商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长期与新闻单位和“中国新闻技联”的密切合作,为我国新闻技术的发展作出的一个又一个贡献。“以会员为本,竭诚为广大会员和会员单位服务,为促进新闻媒体信息化服务”是“…  相似文献   

17.
深冬的北京迎来了新年后的第一场瑞雪,“中国新闻技联”2004年第一次工作会议于元月11日在京郊九华山庄举行。在京的常务理事及各分支机构负责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传媒科技网》(www.capt.com.cn)改版了! 《中国传媒科技网》,是由“中国新闻技联”主办的。改版后的《中国传媒科技网》,将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广大会员和网友。 《中国传媒科技网》将以中国新闻技联的会员为本,竭诚为会员服务,大力促进中国传媒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科技》2012,(7):20-36
7月l1日,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简称“王选奖”)人才奖颁奖大会暨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中国新闻技联”)2012学术年会,在“冰城夏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黑龙江省副省长程幼东、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杨殿军、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理事长谢胜和同全国各地报业、通讯社、广电、网络媒体的高层领导、技术主管以及高科技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新闻技术界盛会。  相似文献   

20.
时针指向2006年2月13日上午11时30分,宁静的办公室里突然响起手机短信急促的呼叫声,跳入眼帘的字眼让我目瞪口呆:“惊闻王选院士刚刚仙逝,请速联络其秘书有关吊唁事宜……”这是还在外地旅途中的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中国新闻技联”)名誉理事长孙宝传老师发来的短信。噩耗传来,我心头悲戚莫名,至为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