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宁乡式"铁矿的选矿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宁乡式”铁矿矿石的以矿地质特征、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及选矿研究,提出了“宁乡武”铁矿利用途径和伴生元素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2.
赵建安 《资源科学》2009,31(10):1640-1646
中国虽然是铁矿资源丰富和开发利用大国,但由于正处在现代化进程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期,钢铁工业发展远远超过原来预期,铁矿资源需求与消费超过国内资源的开发供给能力,进口铁矿资源巳成为满足国内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来源.从世界铁矿资源的赋存和开发利用格局分析,满足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铁矿资源需求将不会存在"稀缺"问题,在我国周边国家的铁矿资源赋存与开发利用格局中,资源和产能均具有较大潜力,目前已有2/3进口铁矿石来自周边国家,能够继续成为我国利用国际铁矿资源的重要区域或主要区域.未来周边铁矿石进口来源国主要是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应逐步提高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进口比重.主要结论与对策包括:周边国家可以成为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主要来源地;构筑进口铁矿石来源全球多元化格局;积极和全面参与周边铁矿资源丰富国家的开发,共同分享和承担在铁矿资源勘探、开发、出口等方面的利益和风险;构建协调与主动的铁矿资源进口价格谈判机制,成为世界铁矿资源市场价格的主导力量,实现"双赢";全力维护与发展周边铁矿资源出口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共同构建区域和谐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3.
我国鄂西鲕状赤铁矿储量达30亿吨以上,但由于铁回收率不高、磷含量难以降低,以及经济成本过高等问题,工业化实施困难,致使该类资源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以鄂西官店鲕状赤铁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类矿产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吸取借鉴国内外相关先进技术,通过深入的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研发该类资源开发利用高效低成本分选技术,实现了鄂西鲕状赤铁矿资源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使该类难利用、呆置资源成为可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在完成内蒙古部分地区近期可开发宜农土地资源调查研究、内蒙古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研究和综合分析其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旨在对内蒙古宜农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作一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王顺久  杨志峰  丁晶 《资源科学》2004,26(6):104-110
针对受多指标影响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问题,作者引入投影降维的思想,建立了关中平原地下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依据评价指标数据的自身结构特征将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转化为单指标评价问题.该模型不但可以对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而且还能计算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率,进而分析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表明,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Ⅲ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其饱和值,开采潜力较小.咸阳和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定潜力.宝鸡情况最为乐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Ⅰ级,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相对较大.对于整个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指标贡献率分析表明,为了提高关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保障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应采取合理控制人口发展规模、注重地下水以外的"开源"工程建设、提高地下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以及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三江平原湿地研究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中的VIP维普中文期刊网1989年~2003年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自1994年~2003年间,以三江平原为关键词,同时包括挠力河和别拉洪河等三江平原典型流域湿地公开发表的湿地研究论文为对象,分别对其加以分析归类.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该区以湿地农业和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主;中后期以资源开发和自然环境变化为研究方向,生物多样性和流域治理领域研究明显加强;2000年之后,从资源开发到湿地环境变化、湿地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湿地结构、功能、湿地评价、湿地研究技术与手段、湿地保护和管理等各项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明显拓宽.论文对三江平原湿地科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研究内容及其在国内湿地研究中的地位作了评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7.
靖江市长江干流岸线评价与开发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不仅是“黄金水道”,而且是重要的生命线。地处水陆交错带的长江岸线,不仅要承担多种功能,而且对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靖江市长江干流岸线实际情况,文章通过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评价单元,对其岸线资源条件及其生态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对岸线资源的评价,主要从港口布局对岸线资源条件的要求入手,选取岸线稳定性、岸线前沿水深两个评价因子,将其划分为一、二、三级;对岸线生态敏感性的评价,是将港口开发作为影响岸线生态系统的外来干扰,综合考虑岸线承担的各种功能的重要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选取水质敏感性、河势稳定性、景观美学等3个评价因子,将其划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3个等级;最后综合考虑岸线资源条件及其生态敏感性,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提出靖江市不同岸段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8.
铁矿资源开发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规划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社会经济影响重要等方面的特点.结合对于铁矿资源开发规划特点的分析,对其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总结了在评价中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飞  陈江龙  朱红云  金志丰 《资源科学》2010,32(12):2364-2370
本文以经典的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分析了岸线资源的自然禀赋、岸线区位条件和岸线产业集聚外部性等表征岸线宜港空间成本-效益因子对岸线级差地租的影响,形成了基于级差地租理论的岸线资源开发价值评价的研究框架。在此框架下,按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和开发与保护目标协调化的原则,以镇江市长江岸线资源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首先甄别出镇江市岸线资源级差地租为零的岸线,并对其余岸线进行了分级评价,将岸线段依据开发价值进行排序,排序靠前的岸线段近期是建设开发和优化配置的重点,而开发价值较低的岸线段则应留待自然经济条件改善后进行开发利用。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镇江市岸线资源利用的时空系列,将为岸线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文献资料和部分研究工作,研究了东北木本中药资源概况、综合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利用现状和生产中所面临的问题、讨论了木本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东北地区木本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何露  张永勋  闵庆文  赵贵根 《资源科学》2012,34(11):2026-2033
目前,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居民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各种生物质能源、化石燃料和二次能源电能等,这些能源在生产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为缓解环境问题,近些年国家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三江源地区实施民用太阳能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民用太阳能的开发和普及受当地居民对太阳能资源的认知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法,揭示三江源移民安置居民对太阳能资源认知的现状,剖析影响居民太阳能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并评价居民对太阳能使用意愿。研究结果显示:三江源移民安置区居民基本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有不同程度了解,但认知时间短、水平低;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信息渠道等因素对居民的太阳能认知水平影响极显著;安置区居民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整体上呈乐观态度,但经济成本和居民知识水平是影响太阳能开发利用推广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地方文献的特点、开发地方文献的必要性、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以及地方文献开发的现状和前景等方面论述了对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3.
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健  龙花楼  胡智超 《资源科学》2010,32(5):1006-1013
本文阐明了推进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基于我国粮食需求与开发优势,结合国际粮食生产与贸易格局分析,指出东南亚与南美洲是我国进行国际土地资源投资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区,北美洲、欧洲与大洋洲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只能作为我国进口粮食供应地区。基于目标国家的政局稳定性、开垦意愿、引进资金需求、与我国外交关系及国际合作历史等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选择主要合作国家,并结合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目标国家进行了类型划分,再依据类型划分结果初步探讨了合理开发利用国际土地资源的战略措施,即国际粮食市场直接购买、获利型土地投资开发利用与粮食返销型土地投资开发利用等三种战略,从组建开发企业、建立完善金融保险体制和完善税收与劳务输出体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评价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国内铁矿资源禀赋的约束,中国高度依赖进口铁矿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为了保证中国铁矿资源的供应安全,已有研究重点从中国铁矿石资源供需、贸易或定价的某一维度深入分析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较少同时考虑供需、贸易和定价的综合性供应风险,相应地缺乏多维主体的铁矿石供应风险综合治理措施。本研究采用BGR-VW方法,基于2000—2015年中国铁矿石时间序列数据,从当前市场风险、资源风险、政治风险、市场权力、未来供需趋势等5个方面对中国铁矿石供应资源供应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主要存在于资源和政治风险,综合风险等级处于紧张状态。最后,本文以实现铁矿石资源可持续供给为最终目标,从全球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多维主体分别提出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及其特点、国内学者介绍国外信息资源评估成果、我国信息资源评估等方面对国内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重视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估规划、构建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估模型及其实证应用、有效利用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估结果是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以遥感和GIS技术为支撑,对浙江省低丘红壤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价。以地形、土壤以及气候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P神经网络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综合得分,并将潜力值分为四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适宜开发、允许开发、限制开发和不适宜开发的低丘红壤资源分别为150916.31、183877.23、230796.59和1923219.13 hm2。评价结果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开发潜力与土壤质地和坡度存在强相关。实地考察显示,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海岛海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平斌 《科技通报》2000,16(6):473-478
综合阐述了浙江省海岛海滨旅游资源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类型,在研究旅游开发现状和进行资源类型评价的基础上,对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海岛海滨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海岛旅游主体功能分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广海  刘佳  万荣 《资源科学》2008,30(8):1155-1161
考虑到海岛环境的特殊性、资源承载的有限性、空间开发功能的衍生性,从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和海岛可持续保护的角度,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全国海岛保护与开发规划相衔接,构建海岛旅游功能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海岛旅游资源开发的适宜性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并引入模糊多级综合评判理论,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分结果以及海岛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不同区域海岛旅游开发功能的区划标准,以制定青岛市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功能的区划方案。将青岛市海岛划分为旅游资源优先开发区、适度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根据区划方案进行海岛旅游开发功能空间定位和评价分析,为青岛市海岛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渔业资本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上海渔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上海渔业资本资源现状的研究,分析了上海渔业资本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本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陕南秦巴山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历史文献与作者陕南秦巴山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地考察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本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优势:一是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质量优良;二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大;三是资源开发、用水用电优越。据此,全区已建成了大、中、小工矿企业85家,乡镇及个体厂矿100余家,开发利用矿产40余种,其经济效益逐年增加。但由于人们认识及工作中的失误,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粗放式开发、采富弃盆,回收率低。②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针对以上问题,进而探讨了矿业持续发展方略,同时提出了依靠科技振兴矿业;建立集约型生态经济矿区;强化“废物”资源化系统工程建设;依法治矿,依法管理和保护矿产资源等矿业持续发展的具体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