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李氏家谱》中代表人物与太极拳起源的渊源入手,再接着联系《李氏家谱》中与太极拳起源相关的拳谱进行探讨,最后分析《李氏家谱》对太极拳的研究价值,希望帮助热爱太极拳的朋友对太极拳的起源有一个更深更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由于延安市富县档案馆热诚、周到服务,积极、主动提供史料,不仅佐证了本县太平、钳二村李氏为闯王李自成之后,而且促成了《李自成家谱》面世,成为延安、榆林乃至陕西档案、史志界和李自成研究领域的一大事件。事情起自2004年11月,太平村李氏族人欲修家谱,委派第十四世孙李志强等专程来到县档案馆查看相关资料。熟悉馆藏的工作人员知道来意后,热情服务,找出《李锦家谱》(第三册·第五世成果文系)、《富县志》、《富县地名志》等史料,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在竹溪县蒋家堰镇发现了一部印证我国人口迁徙史实的李氏家谱--《赞皇家乘》.  相似文献   

4.
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宁宁 《图书馆杂志》1998,17(2):12-13,18
一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佚,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世本》的意义还在于  相似文献   

5.
<正>一、明代档案《李氏家谱》仿真复制背景《李氏家谱》是明代青海所任官职和所封爵位级别最高、势力最大、名声最显赫的家族宗谱,一姓之中出了两位一品武官和伯爵。不仅如此,我国著名史学家李永瑜先生也曾认为,李土司是沙陀李晋王后裔,考证李土司先世是西突厥的一支,原来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号沙陀,姓朱耶氏,后来迁居到河西,进驻宁夏,后效忠于唐王朝。唐懿宗为了奖赏战功,赐姓李氏。此后因救昭宗,李克用晋封为晋王。后唐灭亡后,李晋王的子孙归居于宁夏。西夏灭亡后,又归附蒙古,随着蒙古军队来到青海驻防,然后世代居住在了这片土地上。  相似文献   

6.
家谱一向与正史、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三大支柱,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本文对家谱起源、家谱分期等基本问题逐一论列,并对家谱资源的开发利用表述了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它的起源,学术界至今莫衷一是,诸多材料显示,无论其始创者究竟是谁,它都与戚继光的《拳经捷要篇》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海南家谱收藏保护及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南家谱提要》的出版、《海南家谱数据库》的建设等方面综述了海南省家谱开发现状,提出加强海南省家谱网站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的面世,为我们了解李道子提供了大量信息。与相关史料文献比对研究,这些信息对于现代人研究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和古老的养生文化均非常珍贵。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档案馆自上世纪80年代建馆初期开始档案史料的征集工作,经过 20余年的不懈努力,抢救并征集到了一大批散存于社会上的珍贵档案史料,丰富了馆藏,有效地改善了馆藏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金书铁券》已被列入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青海省档案馆在馆藏建设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档案史料征集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类。家谱类。《李土司家谱》、《中湘南冲刘氏四修族谱》、《赵氏家谱》、《阿氏家谱》、《庞氏宗谱》、《谢氏大房实录》等30余部家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李土司家谱》和《中湘南冲刘氏四修族谱》。珍贵历史档…  相似文献   

11.
李瑞东是清末著名武术家,创出李氏太极拳,为我国太极流派的传承与发扬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以李瑞东习武历程为主线,对李瑞东功夫大成及开宗立派加以重点说明  相似文献   

12.
编撰中国家谱总目弘扬民族历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谱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它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至今对存世的中国家谱数量仍缺乏完整的统计,虽然中华书局于1997年已出版《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共计搜集家谱1.4万余种,但正如该书编者在前言中指出:“本书所收录的家谱目录远非历代遗存的中国家谱的全部,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尚有不少藏书单位和个人收藏的大量家谱未能收入。”常建华先生在“中国族谱收藏与研究概况简说”(载《谱谍学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应重视家谱的收集和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海明 《图书馆论坛》2001,21(6):88-90,101
针对家谱的起源、收藏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了新时期收集和利用家谱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收集和利用家谱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谱牒俗称家谱,家谱又称家乘、族谱、宗谱等,是记述家族世系与事迹方面的书籍。这种谱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约有三千年历史。从地下发掘的甲骨材料证明商代其实已有干支表、祀谱和家谱,可见中国家谱起源甚早。家谱和国志、方志一起构成中国历史学的支柱,是中华悠久史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张峻亭 《图书馆杂志》2002,21(11):66-68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弥补了《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缺憾,两者相互补充,较全景地展示了历史遗存中国家谱的总体面貌,填补了中国(大陆)目录史上编撰家谱专科目录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历史档案》1989年第2期刊出的邓铭培、张杰的《孙中山东莞说质疑》对我参与撰写的两篇文章提出了一些疑问。在此,主要就有关文物、档案的问题作些说明。翠亨《孙氏家谱》翠亨《孙氏家谱》记:“始祖、二世、三世、四世祖俱在东莞县长沙乡居住,五世祖礼赞公在东莞县迁来涌口(按,在香山县)居住。”《质疑》因该家谱所记各代有不少人传代关系不明,对其是否“真品”表示怀疑。翠亨《孙氏家谱》是孙中山的家谱,是可以肯定的。1.它并非近日在其他地方新发现的文物,以前一直由孙中山胞姐孙妙茜保存,她的后人和解放后历届故居的管理人员都可证实。2.国民党党史会工作人员钟公任在《总理幼年事迹报告书》上记录了孙妙茜在1931年4月26日的一段答问:“孙氏始祖在东莞县,至五世始迁中山县。”这与《孙氏家谱》的记载一致。3.翠亨重修、  相似文献   

17.
《兰台世界》2015,(S5):95-97
<正>家谱档案,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档案,它不仅记载了一个家族的起源和迁徙轨迹,同时还包括这个家族的繁衍、婚姻、族规家训等信息。家谱档案的结构一般由序言、世系图、世系表、传志、附录组成[1]。一、家谱档案的历史家谱档案起源和世系有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从考古发掘来看,商代已确有家谱档案。经过秦汉两代,家谱档案有  相似文献   

18.
张峻亭 《图书馆杂志》2002,21(11):66-68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弥补了《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缺憾,两者相互补充,较全景地展示了历史遗存中国家谱的总体面貌,填补了中国(大陆)目录史上编撰家谱专科目录的空白。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在扬州市档案局(馆)的精心安排和努力下,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赶赴扬州的个园旧主——李氏家族的20位后人,齐聚扬州市档案局,向扬州市档案馆无偿捐赠了珍贵的《李氏家谱》。这本家谱较完整地记述了李家从第五世到第十五世(明末清初至民国初年)的历史,特别是其中关于扬州个园的记述尤为珍贵,填补了扬州个园历史的空白,澄清了个园现有记载中的一些谬误,为研究扬州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增加档案馆馆藏资料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我国古代一项传统武术。文章通过对太极拳的起源进行分析,对其无形期、形成期、发展期和鼎盛期进行分析,理清太极拳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