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围棋是中国的国粹,历史文化价值重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能缺失的部分。围棋的源流远长,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到了清朝,围棋发展到了鼎盛局面,清代围棋在我国围棋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围棋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上至皇帝,下至王公大臣、文人学士都以此为乐。梁武帝萧衍对围棋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周小松,是我国清朝末年围棋界著名的国手,并且是非常出色的围棋理论家。他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在了围棋运动的普及和围棋研究中。他留下来的围棋著作和棋谱很多,在围棋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大利 《兰台世界》2013,(11):48-49
刘仲甫,北宋时期著名的围棋国手,北宋围棋运动发展重要的推广者和传承者之一.他幼年学艺,勤奋刻苦,晚年一直致力于棋艺的钻研和普及,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围棋国手,对北宋围棋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棋经十三篇》是宋朝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围棋巨作,它在围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该书中重点阐述了围棋战略战术以及第一次对对局者棋品的评价,通过对该书中战略战术的研究,可以反射出宋朝围棋活动的昌盛。  相似文献   

6.
田峰  许传洲 《兰台世界》2013,(10):158-159
黄龙士是我国著名的围棋国手,他不仅围棋技艺超群,而且性情恬淡沉静,虽然长时间身处胜负世界之中,但并不执着于胜负,反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围棋理论的研究和新锐棋手的培养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围棋泰斗.  相似文献   

7.
围棋活动是中国古代人们最主要的棋类活动之一。以此,结合围棋起源,论及古代女子围棋休闲娱乐项目活跃于在宫廷、民间,说明围棋并不是男子娱乐的专利,女子也不例外,女子围棋活动对古代围棋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8.
围棋活动是中国古代人们最主要的棋类活动之一。以此,结合围棋起源,论及古代女子围棋休闲娱乐项目活跃于在宫廷、民间,说明围棋并不是男子娱乐的专利,女子也不例外,女子围棋活动对古代围棋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
过百龄是我国明代著名的一位围棋宗师,他不仅围棋技艺精湛,而且自身德行操守极佳,对围棋棋理的认识和理解也颇为深厚,为中国古代围棋的兴盛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高海潮 《兰台世界》2012,(24):66-67
围棋作为中华民族一种传统而古老的体育项目,至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文章在翻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科学论述了围棋这一项目的起源及其在历代的发展与表现,进而深入透视其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刘仲甫,北宋时期著名的围棋国手,北宋围棋运动发展重要的推广者和传承者之一。他幼年学艺,勤奋刻苦,晚年一直致力于棋艺的钻研和普及,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围棋国手,对北宋围棋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文刚 《兰台世界》2013,(11):159-160
梁武帝萧衍不仅政治上是位爱民如子的好帝王,文化上也是一位博古通令,德才兼备的帝王雅士.尤其是他的棋艺更是险逢对手,现在萧衍早期的有关围棋的活动记录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其在位期间大力倡导棋艺对弈,且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3.
"当湖十局"是清代著名围棋国手范西屏和施襄夏在浙江当湖下的十盘精彩纷呈的围棋对局,既展现了两位围棋国手精湛的围棋技艺,更体现了清代围棋发展的顶尖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田峰  许传洲 《兰台世界》2013,(30):158-159
黄龙士是我国著名的围棋国手,他不仅围棋技艺超群,而且性情恬淡沉静,虽然长时间身处胜负世界之中,但并不执着于胜负,反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围棋理论的研究和新锐棋手的培养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围棋泰斗。  相似文献   

15.
周小松,清朝末年著名的围棋国手、杰出的围棋理论家。周小松一生专注于围棋活动的普及和研究,传世的著作和棋谱极多,为晚清乃至现代围棋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吴杰 《兰台世界》2013,(28):136-137
陈子仙,清朝末年的一代围棋国手,他的棋素来以厚势见长,给对手以窒息的感觉。陈子仙多年专注于围棋活动的普及,为晚清围棋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围棋作为一种棋盘游戏,有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通过占领棋盘上的领土来决定比赛的胜负。这项运动早在春秋时期就广为流行,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随着围棋运动的发展与普及,唐代的围棋活动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时尚。  相似文献   

18.
曹辉  林寅  喻伟铖  徐灿 《新闻天地》2008,(12):32-34
何云波1963年出生于湖南新田县,从湘潭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俄苏文学、比较文学和围棋文化研究,现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导。在不惑之年由西入中,研究中国围棋文化,其专著《围棋与中国文化》、《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在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被人称为“围棋博士”。  相似文献   

19.
钱中苏 《视听界》2001,(3):57-57
去年《视听界》曾发表笔者拙作《围棋与新闻》,不期引起同为围棋爱好者的新闻同仁的关注。今再将平日对围棋与新闻作比较思考而产生的一些想法稍作整理,凑成本文。围棋博大精深,其原理与多种学科相通。曾有人粗略作过分类:围棋的计算精确,与数学科学一脉相承;围棋的胜负竞技,使之归属于体育;围棋的攻守方略,  相似文献   

20.
梁武帝萧衍不仅政治上是位爱民如子的好帝王,文化上也是一位博古通今,德才兼备的帝王雅士。尤其是他的棋艺更是险逢对手,现在萧衍早期的有关围棋的活动记录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其在位期间大力倡导棋艺对弈,且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