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金融通在新闻出版业改革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一句早几年流行的顺口溜:“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新闻出版业而言,可以说是“一句顶一句,字字是真理”。进入21世纪的新闻出版业,新闻出版本身再也没有白手起家的可能,资本密集、劳力密集、人才密集、信息密集、科技密集,这五个密集已成为新闻出版生存与成长的关键,而要达到这五个密集,没有资本的力量就如汽车没有汽油,根本无法激活,就此而言,资本是新闻出版业运行的动力。鉴此,2001年8月中办发犤2001犦17号文,从政策上开启了新闻出版融资大门,新闻出版总署于2002…  相似文献   

2.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谈到新闻出版业资本多元化的具体做法时表示:一是上市融资,这是新闻出版业安全的融资通道;二是国家扶持,国家要对国有企业适当投入;三是税收政策支持,对所有转制出版企业,国家有产业政策支持和五年免税的优惠;四是利用社会资本,随着股份制改造的进行,可以吸收其他行业大型国企的资本,在印刷和发行等环节,还可以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 ,利益挑战体制 ,资本挑战体制 ,发展挑战体制。新闻出版业为了适应国家经济改革的需要 ,实行分类发展战略。在新闻出版业分类发展中 ,管办分离是前提 ,事企分体是起点。管办分离的重点在有效地“管” ,目的是更好地“办”。为此 ,要明晰产权 ,理顺关系 ,以资本为纽带 ,实施分体运行 ,培育市场主体 ,做大做强主导及支柱新闻出版产业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岁末,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先生接受南方周末访问时把上市融资称为“新闻出版业安全的融资通道”(覃爱玲,2008)。新闻传媒行政主管部门高层官员的这一观点并不鲜见,早在2003年便有研究者认为,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媒介产业是“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何涛,2003),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的“两情相悦”似乎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喻国明,2001)。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出版业的整体蜕变中,并购整合势在必行。因涉及企业的控制权及风险等关键问题,应审慎选择融资途径。本文从我国目前国情出发,结合新闻出版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新闻出版企业并购融资方面的理论及实际操作进行了梳理,追踪政府监管部门在并购融资方面的监管政策变化及资本市场在并购融资工具方面的创新,探究新闻出版企业并购融资方面的特点和成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资本结构是否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新闻出版单位的资本成本、市场价值、治理效率乃至国家文化安全.新闻出版业优化资本结构应坚持资本主体多元化、资本积累社会化、资本形成市场化,并在遵循导向安全、存量调整与增量注入相结合、弹性及提高资本收益率等四大原则前提下,注意优化方法的选择,进行多元化融资,提高内源融资水平,调整股权结构以及股权与债权的比率,并同时与资产结构优化、治理结构优化和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资本运营作为推进我国出版业深入改革的有效手段,已被广泛运用。本文从出版业资本运营基础理论、出版业资本运营现状、出版业资本运营困境、出版业资本运营战略四方面对近五年来我国出版业资本运营的研究状况展开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亮  吕静 《新闻界》2012,(4):41-43
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系统分析新闻出版业强国建设——国际竞争力业提升的五个关健路径,即优化新闻出版业的生产要素、拉动新闻出版产品的消费需求、构建新闻出版产业集群、明晰新闻出版企业的企业战略以及完善政府对新闻出版业调控。  相似文献   

9.
新闻出版业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研究述评,是中国新闻出版业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了解并掌握新闻出版业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已有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进展,才能顺利开展后续新闻出版业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作用研究、提升策略研究等。本文从新闻出版业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概念及内涵、理论与分析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关系及重要性、现状与问题五个方面进行研究进展述评。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新闻出版业的支持持续加力,利好财政政策不断推出,给新闻出版业注入了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制约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投融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破解“信贷难”“融资难”“投资难”等老难题,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业繁荣发展,仍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系统梳理我国政策扶持和市场环境变化出现的新型融资模式,分析我国新闻出版业融资问题,希冀对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