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李老师,李老师,我发现天气越来越冷了,您快帮我写下来,放到我的宝葫芦里。”张周舟小朋友一边追着我一边不停地说着,直到我满足了她的愿望,她才跑开。 “宝葫芦的秘密”这项活动在我们中一班已经开  相似文献   

2.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开始了。科科、轩轩几个小朋友在兴高采烈地拍着球,看他们那么起劲,许多小朋友纷纷拿球拍起来。可是僧多粥少,球不够!“老师,我没有球。”“老师,他抢我的球!”一大堆小朋友嘟着嘴、一脸阴云地聚到张老师面前。张老师想了想建议道:“抢球也蛮好玩,你们就一起抢球玩吧。”那些本想将球据为已有的小朋友一听,也十分赞同:“来呀,来呀,来抢我的球。”一边说着,一边拍着球跑了起来。没拿到球的小朋友也欢快地一窝蜂围了上去,追跑开来。  相似文献   

3.
我们幼儿园的李老师怀孕了,肚子越来越大。那天晨间活动刚结束,我就看见一群小朋友在操场上喧闹。我走过去一看,只见朱晓敏小朋友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神秘地说;“李老师的肚子有这么大,要生小娃娃了!”惹得小朋友都笑了起来。个别顽皮的孩子就跟着起哄:“李老师,大肚子!李老师,大肚子!”有几个女孩子则七嘴八舌地喊:“告诉老师  相似文献   

4.
袖手旁观     
我和班级李老师正在谈话,这时,李老师班的小朋友来报告,轩轩爬高了,因为他的飞机落在门框上了。我们循声望去,果然,只见轩轩正站在一张椅子上,努力地往上够,显然是够不着,还差一大截呢。而旁边的小朋友都在喊着:“小心,小心!”李老师一看,又气又急:“这个轩轩,真能闹,每天都要搞些事来!”说完就要前去阻止,我示意她别去,  相似文献   

5.
星期一早上的升旗仪式,骄阳似火,小朋友们个个满头大汗。我正在队伍中巡视,一只小手轻轻地从背后拉了我一下,我回过头,关切地问:“怎么啦?”只见陶家鑫小朋友一边擦汗一边说:“老师,他们怎么可以在荫凉的地方,我们都快热死了!”  相似文献   

6.
空座位     
看着教室角落那张空着的座位,我心中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座位的主人叫张铁,他同村的学生今天捎给我一张字条:尊敬的李老师:当您看到这张字条时,我已经随别人外出打工了。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很舍不得您和同学们,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我会永远想着您和同学们的。您的学生:张铁看着手中的字条,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留着长发、性格倔强的男孩儿。忘不了那次学校篮球赛,他投了一个漂亮的三分球,兴高采烈地跑到我面前,一边喝水一边问:“哈,怎么样,李老师?”我明知他是希望得到我的夸奖,但求胜心切的我却说:“一开始…  相似文献   

7.
感谢家长     
自由谈话时,浩浩(化名)小朋友问我:“老师,感冒了为什么会发烧?”这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倒真把我难住了,我要在短时内给浩浩一个科学而正确的答案几乎不可能,怎么办呢?忽然想起浩浩的妈妈是医生。于是我就告诉浩浩,由于老师缺乏有关的医学知识,所以不能马上给浩浩很好地解答这个问题,真对不起。不过浩浩的妈妈是医生,她一定知道其中的原因,浩浩可以回去问妈妈。浩浩听我说完后有点失望地走了。  离园时,我写了一张便条给浩浩,让他带给他妈妈,便条内容如下:浩浩妈妈:您好!  小浩浩想知道感冒了为什么会发烧?可是我一时解…  相似文献   

8.
李佳禾 《早期教育》2000,(11):10-10
国庆节后入园的第一天上午。小朋友们按常规去盥洗室饮水,我则精心准备下一节教育活动的内容。突然,吴振、王超然等几个小朋友同时叫了起来:“李老师,我的小毛巾、小水杯都不见了!”“李老师,我的也不见了。”“李老师……”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嚷了起来。  相似文献   

9.
场景一: 张老师正教小朋友一首新歌。大家都坐在椅子上,一边听老师弹琴.一边学唱,只有丁丁在椅子上动来动去。他一会儿推推旁边的嘉嘉,一会儿转过身来,趴在椅背上,看着后面的墙发呆。张老师看了看他,没理会。没多久,丁丁突然站起来,跑到张老师身边,在钢琴上用力敲了几下,钢琴发出一串杂乱的声音。小朋友开始笑起来,张老师生气地拉开丁丁,说:“请你回到座位上!”丁丁一边笑一边跑回座位。但没一会儿,丁丁又站了起来,跑到窗户下,拿起桌上的串珠玩了起来。几个小朋友大声叫道:“老师,丁丁跑开了!”张老师看了看他,说:“不要理他,我们就当小二班没有这个人。”说完领着小朋友继续唱歌。丁丁没有回头,专心地玩着串珠。  相似文献   

10.
告别迟到     
三(1)班的班主任张老师办了退休手续,刚从师大毕业的李老师接替他的工作。交接时,张老师向李老师介绍班上情况,谈到王强同学时摇头叹气:“从一年级入学他就经常迟到,无论老师怎么批评教育,均不见效,每每迟到30分钟以上……”李老师听后,陷入了沉思。  李老师走马上任,第一天进教室上课,王强的座位“虚席以待”,他果然又迟到了。不知过了多久,随着一声“报告”,王强出现在教室门口,全班同学的目光立刻在李老师和王强之间扫来扫去,教室里异常寂静。李老师看了看手表,和蔼地说:“王强同学,张老师已经退休了,以后由我担任…  相似文献   

11.
剪拼正方形     
小朋友们最喜欢上数学活动课了。今天,李老师在数学活动课上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了一张“H”形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我在组织幼儿玩“谁的飞机飞得高”游戏时,开始我只是示范几次,就让幼儿自由玩,我在一旁看。我发现有几个幼儿玩了一会,就不玩了,他们还走到我身边说:“老师 ,我不玩了。”我请他们去和大家一起玩,可他们还是不愿意。这时,我拿起一架纸折飞机,一边向空中丢 ,一边说:“我的飞机飞得好高。”小朋友听见了高兴地围过来,一边玩 ,一边说:“老师,我的飞机也很高。”“我的飞机会转弯。”“我的飞机飞得远 !”那几个说不玩的小朋友也玩起来了,一边玩一边说:“老师,看我的飞到哪里去了 ?”这说明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极易受…  相似文献   

13.
周凌  姚华 《早期教育》2006,(9):14-14
一、变变我的脸。 开学两周以来,张皓杰小朋友还是会不停地哭着叫“妈妈”。一次,老师看到了身边的彩色纸,灵机一动,对他说:“你看这张纸多漂亮!”他没理会,继续哭。老师又说:“我会变魔术哦!”他的哭声小了点,抬起眼看着老师。见奏效了,老师连忙说:“我能变出你的脸,你想看吗?”哭声停了,他瞪大了眼睛看着老师。老师便拿起彩色纸,一边故意用很夸张的动作撕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一边大声地说:“变!变!变!”这一举动让张皓杰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也把所有孩子都吸引住了。老师随手拿起笔,在图形上画上了哭的表情:“这是张皓杰的小脸,想要的话我们一起来变出自己的小脸吧!”孩子们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张老师到我家去过。”“张老师也到我家玩过。”孩子们边玩玩具边漫不经心地说着。这时吕倩茹走到我身边说 :“张老师 ,你为什么不到我家去做客 ,有好几个小朋友都说你到他们家去了。”我摸了摸她的头 ,让她坐到了我身边 ,又招呼其他小朋友过来 ,我们围坐在一起聊了起来。“小朋友 ,你们喜欢老师到你们家做客吗?”“喜欢。”“前几天 ,张老师已经去过好几个小朋友的家了 ,还有好多小朋友的家张老师过几天再去 ,你们欢迎吗?”“欢迎。”“那么 ,小朋友知道张老师到你们家干什么吗?”“做客。”“对 ,小朋友只说对了一点 ,还有一点 ,张老师…  相似文献   

15.
爱在点点滴滴之中,这是我一个深切的体会。有一次,我发现李贤小朋友总是闷闷不乐,躲在一边不和小朋友一起玩。为了把原因搞清楚,我有意识地亲近她,和她聊天。聊天中她告诉我:“小朋友都不愿和我玩,老师,您能和我玩吗?”她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等待我的回答。我连忙回答:“我就愿和李贤小朋友玩,因为你又聪明,又伶俐,还爱劳动,老师很喜欢你。”她看我是真心的,小眼睛眨巴眨巴,高兴地笑了:“嗅,老师和我玩噗,老师喜欢我‘!”这样,我每天坚持和她玩一会儿,并抽出时间向班里的小朋友了解不愿接近她的原因。原来,小朋友不…  相似文献   

16.
1.揭题:今天老师与小朋友一起继续学习“多位数加减法”。 2.出示:三位数减三位数。 要求学生一边做一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3.生算后评:你发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师:小朋友,你们看,黑板上贴了一张“我们都能行”的小组评价表。老师又在每个小朋友桌前放了一张“我能行”的课堂评价表。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棒,得到的红花最多。哪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得最好,为他的小组赢得的红旗最多。  相似文献   

18.
在幼儿园里,各班都设有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所以,活动区深受幼儿喜爱。当然,在活动区开展活动时.也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我讲几个发生在我园的小故事。图书区里的争吵李老师正在表演区指导幼儿活动,图书区的小朋友来向李老师报告:“老师,丁丁和萌萌吵架了!”于是,李老师赶快到图书区。吵架的两个小朋友看见老师来了,都觉得很委曲,争着说自己的理由。原来,她们是在争抢一本图书。李老师正想批评她fo,并命令她ffl:有图书一起看。转…  相似文献   

19.
操场上,几个孩子拉着圈做游戏。琳琳跑过来要加入,可小朋友都把手拉得紧紧的,谁也不让她插进来。张老师赶过来做工作,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她平时总爱打人、抓人,我们就不带她玩。”琳琳被冷落在一边伤心地哭了。面对孩子们的坚决和琳琳的眼泪,若您是张老师,将怎样处理这件事?  相似文献   

20.
当低年级的小朋友跨人中年级的门槛儿时,面对“习作”这个新的玩意儿,他们不明白,也不大清楚。于是我们有些老师大胆提出:“赶着‘乌龟’上山吧!”是的,要看到最美的景物必须攀登到山顶。因此,老师们暂且不管“小乌龟”体力如何,能力怎样,紧紧抓住作文课的有限时间,一边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一边撵着他们往山上爬。[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