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海燕 《大观周刊》2012,(35):260-260
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自我成长,在反思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课堂上教师就要重视反思,鼓励学生反思,并巧妙地利用反思,使学生在乐思、巧思、善思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会学习,最终达成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会学习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曹丽琴 《大观周刊》2011,(45):112-112
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自我成长,在反思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课堂上教师就要重视反思,鼓励学生反思,并巧妙地利用反思,使学生在乐思、巧思、善思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会学习,最终达成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会学习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王艳 《大观周刊》2012,(48):297-297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教育界普遍接受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不仅可以改善课堂的学习气氛,还能促进学生主体自我探索和总结,提高的自学能力和认知水平,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笔者以高中英语为例,探索了高效性的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上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4.
薛莉萍 《大观周刊》2012,(19):229-229
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师生之间要建立起和谐的“情感场”,利于学生对老师教育的遵守和接受。在课堂上充分展现教师的激情,鼓舞起学生的自信与勇气。课下,学生对数学学习克服困难,解决困难后的自我满足与提高,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良性的促进。  相似文献   

5.
付引娣 《大观周刊》2012,(52):293-293
初中语文对话教学课堂评价,应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促进学生对话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目的,形成评价目标多元、手段多样、方式灵活、关注对话过程、关注学生体验、关注应用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易长玉 《大观周刊》2013,(10):261-261
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以为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我们只是主导,不仅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增进学生的主体性,更是指教学过程是随学习内部矛盾展开,初中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活动和自我拓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拓展学生潜能。本文以初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分析,谈话等方法,对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张淑宇 《大观周刊》2012,(43):288-288
新课程呼唤和谐课堂。那么,什么是和谐课堂?和谐课堂就是 “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指师生关系、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课堂,因此在和谐的语文教学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与学,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什么是“有效”、如何衡量“有效”、“有效教学”有些什么策略和方法,等等,恐怕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有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说明首先要有一个“预期目的”且这个“预期目的”是正确、明确、适切的,否则就会“缘木求鱼”,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8.
蔡回勋 《大观周刊》2011,(14):152-152
课堂是学生自我成功的天堂。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就本人的教学实践与感悟,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9.
李丽芬 《大观周刊》2012,(48):285-285
新课改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肓的指路明灯.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教师都发现新课改对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展现课堂魅力.大面积吸引学生注意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了一线教师急需探索解决的课题。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深刻感受到.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不适宜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塑自我,走近学生,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这样一定会让自己的课堂呈现出不同的魅力.从而让高效课堂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张晓克 《大观周刊》2011,(52):184-184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用英语表演、演讲、对话、回答问题等。例如,几分钟的情景剧表演、演讲、自我介绍、互相对话等等。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真正起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家娟 《新闻世界》2014,(1):173-174
本文以现在小学生学习语文较为被动,在课堂上参与度不够的现实状况为切入点,以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西门豹》的教学为例,探讨以"三重假设法"实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东西可想,有事可做。  相似文献   

12.
朱凤然 《大观周刊》2012,(32):219-220
课堂评价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以研究学生发展为线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的评价基准,着力研究如何实现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独立的认识主体、思维发展的主体和从事学习活动的主体的评价方法;设计充分体现学生各种能力价值的备课方案的评价方法;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寻求自我发展的评价方法。是数学课改的战略指导,也是素质教育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夏文凌 《大观周刊》2012,(40):176-177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起点,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那么以往的课堂上重视学生书面表达,轻视学生口头表达。课堂上教师讲概念,学生记概念;教师讲例题,学生模仿学习,乏味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当今的课堂教学了。本文从发展学生提问、讨论、讲评、总结”说数学”能力人手,充分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去质疑、猜想、进取,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发挥其潜能。  相似文献   

14.
周黎黎 《大观周刊》2011,(14):57-57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历程中.感悟到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成绩。首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现在有的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爱说好动,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但模仿力极强。如果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这些特点,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只会令他们讨厌,因而也就更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学英语.因此,英语课堂上就显得特别重要,老师的课前准备非常重要,备教材备学生都要精细,让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兴趣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张桂兰 《大观周刊》2012,(11):227-227
随着我校新课改教学模式的探索,如何在学生自主的课堂上,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把说话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欣赏、已成为课堂上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间的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敢讲、敢评、会讲、会评、会听。  相似文献   

16.
王青松 《大观周刊》2013,(2):131-131
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引导着。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要留给学生足够展示自我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被挖掘出来,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讨论、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7.
李娜平 《大观周刊》2012,(31):217-21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师德的真谛。只有关爱学生才能打开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拥有渊博的学识和完美的人格魅力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让时代的活水在课堂上流淌,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对学生的人格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无言的行动会比任何形式的说教更让学生心悦诚服!  相似文献   

18.
程斯斯 《大观周刊》2012,(11):238-238
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来打造。从教室的角度而言就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准备充分,按照大纲实施教学计划、革新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提高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学习热情、整合时间,充分利用有效时间、掌握教学的规律,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学生也应该进行积极的配合,不断的进行自我激发,培养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双方共同的努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陈海莲  陈永辉 《大观周刊》2012,(50):272-272
小学语文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我们要透过生活这面大棱镜,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与空间,实现语文课程的多元化和立体化。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和感悟语文,积累语文素材,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打造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炼就一颗善于思考的心灵,为小学语文构造一个理想的学习与实践的环境。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语文教学才能充满灵气、充满活力,焕发出新课改的青春活力,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20.
沈长华 《大观周刊》2011,(30):225-225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澡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